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斗堂
- 地理標誌: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
- 非遺級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斗堂簡介,斗堂組織,李叔還,斗堂文化:禪和韻,禪和韻起源,禪和曲音樂節,
斗堂簡介
斗堂組織
禮斗是道教祈福禳災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大小道觀舉行齋醮“拜斗”是必修法事。雖然全國的“拜斗”類法事的主法多是:先天斗姆元君摩利攴天大聖。而將斗姆作為核心神明,加以崇祀——斗堂是現今僅存的組織。
歷史上斗堂組織有“禪和斗堂”,“正一斗堂”。“禪和斗堂”多在福州城外;“正一斗堂”多在福州城內。兩者堂友一樣高素質,參與者除功名弟子及其後代外,便是當時社會名流或政府、工商業界的中上層人士,經主事者介紹考核,通過考核後成為堂友。
斗堂的宗旨為:“濟人超幽,修德積功”,勸人為善,提供修行場所,共同學習經典,並在特殊的日子舉行祈福法會或功德道場,為各位堂友祈福或超度先祖,以弘揚中國的孝道精神。
舉辦的活動除每月舉辦的“祈福月斗會”以外,還有堂友生日舉辦的“命日延生斗會”。“正一斗堂”還會定期舉辦一些大型齋醮,祈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如斗堂重要傳承人:張鄧林道長,為民國時期福州道教領袖,曾在1983年(民國二十七年),於蒼霞山舉辦“普度大齋”,並筵請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主壇拜表。
民國38年(1949)前後,公務人員隨國府遷台,福州斗堂音樂亦傳之於寶島。初只於在台福州鄉賢之間傳習,後李叔還老師集合遷台福州同鄉,綜合”集賢堂“、“悟玄堂”、“六合堂”、“一善堂“,創立“集玄合一堂”後又傳法“天壇斗堂”;與原有張鄧林創建之“如意保全堂”,形成三大斗堂。頗受六十三代天師讚許,六十三代天師並多次主持斗堂法會。
現任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之弟子兼機要秘書:張檉長老。作為福州人,也是斗堂的堂友。亦非常贊同斗堂,大力傳播,推為正統經韻,現已成為全台各大宮觀所尊用。福州斗堂音樂在台灣目前有國語和閩南語兩種傳播形式,其中閩南語版在誦經部分使用閩南語,而在經樂讃詞之中保留福州腔特色。
舉辦的活動除每月舉辦的“祈福月斗會”以外,還有堂友生日舉辦的“命日延生斗會”。“正一斗堂”還會定期舉辦一些大型齋醮,祈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如斗堂重要傳承人:張鄧林道長,為民國時期福州道教領袖,曾在1983年(民國二十七年),於蒼霞山舉辦“普度大齋”,並筵請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主壇拜表。
民國38年(1949)前後,公務人員隨國府遷台,福州斗堂音樂亦傳之於寶島。初只於在台福州鄉賢之間傳習,後李叔還老師集合遷台福州同鄉,綜合”集賢堂“、“悟玄堂”、“六合堂”、“一善堂“,創立“集玄合一堂”後又傳法“天壇斗堂”;與原有張鄧林創建之“如意保全堂”,形成三大斗堂。頗受六十三代天師讚許,六十三代天師並多次主持斗堂法會。
現任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之弟子兼機要秘書:張檉長老。作為福州人,也是斗堂的堂友。亦非常贊同斗堂,大力傳播,推為正統經韻,現已成為全台各大宮觀所尊用。福州斗堂音樂在台灣目前有國語和閩南語兩種傳播形式,其中閩南語版在誦經部分使用閩南語,而在經樂讃詞之中保留福州腔特色。
斗堂文化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福州民間禮斗祈福文化,其文化最為核心內容是斗堂禪和曲,即供信俗祈福文化活動中所唱奏的樂曲。發源於三坊七巷天后宮及周邊地區。歷史上斗堂成員中,涵蓋近代史上的諸多名人,是一種超一般法緣與宗教關聯,榕台文化更深層次,更具凝聚力,更具普遍性的同源文化。台灣學界將其列為台灣文化移植最為成功的案例。當代台灣,斗堂禪和曲在宮觀寺廟以及祈福等活動中廣泛使用,台灣宮廟使用禪和曲作為法事用曲者近半。
李叔還
李叔還,號乾道人,原籍雲南,從小遷至福州,後隨國府遷台。抵台時初居台北,後移居高雄,先後創辦正心崇德堂、集玄合一堂、天壇斗堂等,並與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大真人一起推廣道教文化和斗堂文化。當前台灣近半數道教宮廟所使用之“斗堂禪和樂”,均由李叔還與六十三代天師推廣而來。
李叔還為台灣道教嗣漢天師府首席大法師,道教居士會大居士,又為高雄教區道紀司,還曾任高雄市道教會理事長。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也曾經拜在李叔還老師門下為弟子,所以尊稱李叔還老師為“天師弟子,弟子天師”,即是說李叔還老師作為六十三代天師與六十四代天師交接過程中的重要傳承長老。
李叔還為台灣道教嗣漢天師府首席大法師,道教居士會大居士,又為高雄教區道紀司,還曾任高雄市道教會理事長。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也曾經拜在李叔還老師門下為弟子,所以尊稱李叔還老師為“天師弟子,弟子天師”,即是說李叔還老師作為六十三代天師與六十四代天師交接過程中的重要傳承長老。
斗堂文化:禪和韻
禪和韻起源
禪和曲可追溯至唐代,原為宗教音樂。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是斗堂禪和音樂的發源地,經歷代藝人加工、提煉,成為極具福州地方特色的民間音樂,入選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舊時,除了宗教活動,大戶人家在堂會及婚喪等大場面時也會請人演奏禪和曲,營造氣氛並祈福消災。
1949年前後,斗堂文化隨著斗堂團體遷徙傳到台灣。當前,台灣九成左右使用的祈福用曲是斗堂禪樂。這是福州文化在台灣傳播的一個典範。台灣學界將斗堂文化列為台灣外來文化移植最為成功的案例。當前,有關部門正醞釀將斗堂禪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以預見,斗堂文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禪和曲音樂節
由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主辦的首屆“和之韻”榕台斗堂文化及禪和曲音樂節,於2014年12月8日下午在福州三方七巷南后街舉行。台灣基隆代天宮、台北醒天宮等五座台灣宮廟代表共二十多人,親自前來參加音樂匯報演出。
在演出現場,16名台灣禪和樂團人員演奏了四首曲目,其中還與福州禪和樂表演者一起,合奏了一曲《四寶合》。第一次跨海來到斗堂樂發源地——福州三坊七巷的台灣基隆代天宮代表王義富在接受採訪時說:“斗堂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兩岸同文同源,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將中華文化共同傳承下去,這是我們兩岸共同的責任。”
本次音樂節旨在推廣福州百年文化斗堂文化。現場的表演者年齡跨度大,其中最年長者83歲,最小的只有8歲。而作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校的鼓樓區第五中心國小則派出四十多位小朋友參加文化展演,堪稱史上最“年輕”的禪和曲表演。
長期往返於兩岸文化交流的台北醒天宮代表張文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台灣的禪和樂是從福州傳承過去,現在在台灣發展很好,台灣各個地方都有禪和樂的存在。目前台灣至少有30%的宗教活動都使用禪和樂,借道樂頌禮道經。兩岸同根同源。這次我們回到發源地福州來,是希望未來多認識,多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