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鰭白姑魚,也稱作斑鰭彭納石首魚,Pennahia pawak,屬鱸形目石首魚科彭納石首魚屬。體側扁。口腔內為白色,鰓蓋上方具黑斑塊。體背部為銀灰褐色,腹部銀白。特徵是背鰭軟條的基部具數列細鱗,占軟條高度的1/3。尾柄細長,尾鰭楔形。特徵是背鰭軟條的基部具數列細鱗,占軟條高度的1/3。尾柄細長,尾鰭楔形。
背鰭Ⅹ,Ⅰ-23~25;臀鰭Ⅱ-7;胸鰭16;腹鰭Ⅰ-5。側線鱗48~49。
體延長,側扁,背腹緣略呈弧形;體長為體高3.1~3.3倍,為頭長3.1~3.2倍,頭中大,鈍尖;頭長為吻長3.2~3.5倍,為眼徑4.9~5.1倍。吻圓鈍,吻長大幹眼徑;吻上具4小孔,分兩行排列,上行3孔較小,下行一孔較大。眼中大,上側位,在頭的前半部。頭長為眼間隔3.6倍,眼間隔微凸。鼻孔2個,在眼的前方,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橢圓形,口大,前位,斜裂,始於眼下緣水平線之下。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後延至眼的中間或瞳孔後緣下方,唇薄,口腔白色。牙細小,排列成牙帶,上頜外行牙較大;下頜牙2~3行,內行牙較大。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舌中大,游離。頦孔6,中間2孔,兩側4孔,無頦須。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前鰓蓋骨邊緣具細鋸齒,鰓蓋骨後緣有2扁棘,鰓蓋條7。假鰓存在。鰓腔灰黑色。鰓耙4+9,最長鰓耙為眼徑1/2或稍大。
體被弱櫛鱗,吻部、頰部、鰓蓋均被圓鱗,側線上方雜有少數圓鱗。背鰭及臀鰭只基部具鱗鞘。側線完全,直達尾鰭後端。
背鰭連續,起點在胸鰭基底上方,鰭棘部和鰭條部之間具一凹缺;具11鰭棘,23~25鰭條,第一鰭棘短小,第三、第四鰭棘最長,小於頭長的1/2。臀鰭具2鰭棘,?鰭條,起點在背鰭第十二鰭條的下方,第一鰭棘短小,第二鰭棘等於或稍大於眼徑。胸鰭尖形,短於頭長。尾鰭楔形或近圓形。
體腔中大。腹膜灰黑色。腸短,在右側作二次盤繞。 胃粗大,囊狀。幽門盲囊10個。鰾大,銀色,前部圓形,不向兩側突出成短囊,後部尖細,鰾側具24~26對側肢,第一對側肢大,最後三對側肢單枝型。
背側面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鰭鰭棘部灰黑色,在6~9鰭棘間具一深黑色斑塊;背鰭鰭條部上緣黑色,基部灰黑色,中間淺色。尾鰭淡灰色,末端中間黑色。幼魚體側具二行黑斑,一行在背鰭基部的下方,另一行在側線上,每行具5~6個黑斑,黑斑隨年齡增大而漸消失。
生活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喜棲息於混濁度較高的水域。能以魚鰾發聲,一般多認為發聲是作為繁殖期時聯絡同類的信號。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主要棲息於近沿海之砂泥底質中下層水域,以小甲殼類等底棲動物為食。群聚性較弱,一般較少被大量捕獲。
台灣至印尼爪哇海域,包括台灣西、北部海域。
經濟性食用魚,漁民主要以底拖網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