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燕尾指名亞種

斑背燕尾指名亞種

斑背燕尾指名亞種(學名:Enicurus maculatus maculatus)體長25-27厘米,雌雄成鳥大體同色,只是雄鳥黑色或黑褐色部分在雌較多褐色。尾羽較長,呈深叉狀。嘴直而壯,嘴鬚髮達;第1枚初級飛羽大約為第2枚初級飛羽長度的一半;尾比翅長,外側第二對和第三對尾羽最長,最外側兩對尾羽通常為白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比鄰近的一對外側尾羽短;跗蹠長而纖細,色甚淺淡。棲息于海拔800-2000米間的地帶,較其他燕尾更喜山區;常見於多岩石的小溪流。多成對活動。主要以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阿富汗東部,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背燕尾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Enicurus maculatus macul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鶇科
  • 燕尾屬
  • 斑背燕尾
  • 亞種:斑背燕尾指名亞種
  • 命名者及時間:Vigors, 1831
  • 英文名稱:Spotted Forktail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斑背燕尾指名亞種,額至前頭頂白色,頭頂黑褐色,其羽端黑色;眼先、頸、背和兩肩黑色;胸部與腹部交界處的羽毛具白色端斑,背部的白色斑呈新月形。兩肩及背部雜以白色小形圓斑;翅黑褐色,大覆羽端部及次級飛羽基部白色,次級飛羽外翈狹緣以白端;腰和尾上覆羽純白;尾羽黑色,羽基和羽端均白,最外側兩對尾羽純白;頦至胸部黑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雄成鳥大體同色,只是雄鳥黑色或黑褐色部分在雌較多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趾和爪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37-48g,♀36-46g;體長♂232-265mm,♀220-254mm;嘴峰♂17-22mm,♀18-21mm;翅♂98-114mm,♀95-104mm;尾♂121-146mm,♀122-136mm;跗蹠♂27-30mm,♀27-30mm。
(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800-2000米間的地帶,常出沒於林區溪邊和河流旁。較其他燕尾更喜山區;常見於多岩石的小溪流。多成對活動。也見停息在沿溪的樹叢間或村寨中的水溝邊。飛行時發出沙啞的kree或tseek聲甚似紫嘯鶇。停歇或飛行時也發出刺耳的尖聲cheek-chik-chick-chick-chik。
食物以水生昆蟲為主,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昆蟲碎片,還有蝗蟲、蚱蜢、螞蟻、蠅蛆、蜘蛛,及昆蟲的幼蟲等殘塊,僅食少量的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東部,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的西部和中部,中國西藏
南部聶拉木縣樟木。

繁殖方式

營巢於急流附近的岩隙間。巢很隱蔽,不易發現。每窩產卵4枚。巢用苔蘚、短根編織而成,內墊枯葉。也築在村寨中住房後的水溝坎壁的土洞中,土洞上邊以天然岩塊為檐,周圍密生蕨葉和野草。巢呈淺盤狀,由苔蘚和細乾草鋪墊而成;卵為卵圓形,污白色,上布紅褐色斑點;卵4枚,孵卵全由雌鳥擔任,雌雄鳥共同育雛。晚上雌鳥與雛鳥同在巢中,雄鳥則在附近的小樹上歇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綱——低危(LC)。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