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會圖(北宋趙佶等創作絹本設色畫)

文會圖(北宋趙佶等創作絹本設色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會圖》是北宋趙佶以及宮廷畫家共同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該畫作描繪的是文人學者以文會友飲酒賦詩的場景。園林中綠草如茵,雕欄環繞,樹木扶疏,九名文士圍著坐在桌子的周圍,樹下立談的二人,另外有童僕侍從者九人,人物姿態生動有致,呈現出文人學士飲酒賦詩暢談之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會圖
  • 規格:縱184.4厘米,橫123.9厘米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趙佶、宮廷畫家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材質:絹本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形象,名家點評,研究價值,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文會圖》《文會圖》
該畫作描繪文人雅士會集於庭院飲酒賦詩的場面。經年的老柳古槐下,文人們鋪陳巨案,案上的盤碟酒卮排列有序。案旁坐飲者、交耳相語者、顧盼者、持具侍者共十八人,另有兩人樹下立談。
該畫作右上角有作者趙佶的行書自題詩《題文會圖》:“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左上角是蔡京所題的和韻詩:“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
鑑藏璽印有:八重全。“嘉慶御覽之寶”,“宜統御覽之寶”,“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鑒璽”。
收傳印記有:“項墨林鑑賞章”、“樹李項氏士家寶玩”、“真賞”、“項元汴印”、“墨林秘玩”、“項叔子”,“耿會侯鑑定書畫之章”。“信公珍賞”、“公”、“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琴書堂”、“丹誠”、“宜爾子孫”、“珍秘”、”檀庭清玩”、"阿爾喜普之印”、“御賜忠孝堂長白山索氏珍截”等。

創作背景

趙佶一生愛茶,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有時興至還親自動手烹若、鬥茶取樂。曾親自著茶書《大觀茶論》以論茶道。上行下效,使宋人上下品茶之風盛行,《文會圖》即是趙佶描繪當時文人會集宴飲吃茶、飲酒的盛大畫面。《文會圖》可看作宮廷畫家根據宋徽宗趙佶的旨意,因頻頻舉辦茶會、文會應景摹寫、創作而完成的作品,其中不乏趙佶的文化創意,甚至他親自參與創作,與宮廷畫家一起共同促成了此件《文會圖》的誕生。

藝術鑑賞

主題

趙佶及其宮廷畫家們繪製這件作品時應有一定的現實依據,並與唐代以來創作的《文會圖》相結合創意立題,也才有此卷作品的出現。《文會圖》這不僅是朝廷文士雅聚的真實寫照,也是朝廷人才雲集的某種象徵。
趙佶將自己畫的歷史功臣肖像畫《十八學士圖》處理成文人雅集的《文會圖》,由此隱含唐代十八學士的典故,以寫實筆法描繪了”宋代的茶實,展示不以酒而以茶、以文治國的豪邁詩情。
而右上角蔡京所題的和韻詩:“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則顯示趙佶自以為宋朝更勝唐朝,人才濟濟非“十八學士”堪比擬的自負心理。

形象

圖中兩株繁茂的樹木,並無雜亂誇張之感,條理分明且細膩、真實而生生動,這是具有真切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是具有嫻熟繪技法的專業畫家才能松繪製出來的樹木形象。

名家點評

中國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劉凌滄:“畫中的人物、配景、樹石、道具,都用‘雙勾法’,和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宋人《女孝經圖》是同樣的手法。畫面右上角有趙佶的自題詩,左上角有蔡京的題詩。《文會畫》是中國人物畫‘工筆重彩’典型風格的作品。”

研究價值

從歷史角度看,《文會圖》中文上使用及待役人員正在準備的茶具,都是北宋時期才出現的茶器。《文會圖》雖是一幅人物畫,但畫面還呈現出對園林、家具、服飾、髮式、茶事器具等事物的細節描繪,亦為觀者打開了一條視覺性的“接近”歷史真相的通道,具備“以圖證史”的功能。

歷史傳承

該畫作原為項元汴藏,後歸清宮,《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重要展覽

2017年10月04日至2017年12月25日,《文會圖》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活動中被展出。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無嗣,佶以弟繼位。初號建中靖悶,調和熙寧、元豐與元祐間的黨爭。不久即改元崇寧,任蔡京為相,變亂新法,國政日非。宣和二年(1120),遣使約金攻遼,成為導致北宋滅亡的禍囚。宜和七年(1125),金滅遼後乘勢南下,進逼汴京,逐傳位丁子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北宋淪亡後,與其子欽宗趙桓俱被擄北遷,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汀依蘭),年五十四。崇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擅書法,創“瘦金體”。工花鳥,能詩詞。《詩詞雜俎》有《宋徽宗宮詞》一卷(《十家宮詞》三卷)、《疆村叢書》有曹元忠輯《宋徽宗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