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多樣性研究

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多樣性研究

《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多樣性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元少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多樣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元少春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文昌魚為迄今五億多年前出現,現存的最古老的脊索動物。雖然它的基因組僅為人的六分之一,但卻存在數倍於脊椎動物的模式識別受體及接頭分子,比如數十個TLR受體、數百個NLR受體,LRR-only受體和數百個C型凝集素蛋白,在其它已知動物基因組中還沒有發現同類基因有如此巨大的數目擴增,這充分展示了文昌魚先天免疫識別的多樣性及應答的複雜性。因此本項目擬在建立文昌魚各種感染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手段,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鑑定文昌魚識別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受體分子,篩選重要轉錄因子(比如NF-KB, IRF等)所調控的靶基因,最終確定文昌魚應對不同感染的效應分子及作用機制。我們的研究將解釋文昌魚能夠存活至今的重要原因,同時還將發現新的免疫識別和應答的機制,這將為人類抗感染機制的研究和候選藥物的開發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文昌魚為迄今五億多年前出現,現存的最古老的脊索動物。雖然它的基因組僅為人的六分之一,但卻存在數倍於脊椎動物的模式識別受體及接頭分子,比如數十個TLR 受體、數百個NLR受體,LRR-only 受體和數百個C 型凝集素蛋白,在其它已知動物基因組中還沒有發現同類基因有如此巨大的數目擴增,這充分展示了文昌魚先天免疫識別的多樣性及應答的複雜性。本項目在建立文昌魚各種感染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手段,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系統研究了文昌魚NF-κB及IRFs的作用機制,發現了多樣性的TIR接頭分子及保守的泛素化修飾機制在文昌魚TLR信號通路的調節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另外,為了更進一步闡明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的多樣性,該項目還摸索了文昌魚原代細胞的培養條件,並開展了文昌魚免疫識別受體的篩選,為進一步闡明文昌魚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多樣性的機制奠定了基礎。截止目前,該項目共發表論文6篇,其中一篇發表在Cell上,一篇發表在PNAS上,三篇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並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Animal Bioscience 及 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上發表綜述兩篇,參與撰寫《Amphioxus Immunity》及《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免疫學》等書籍的撰寫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