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成縣文化館
- 成立時間:1949年12月
- 地址:文成縣二新街24號
機構簡介:,館舍簡介:,職能簡介:,
機構簡介:
文成縣文化館的前身是瑞安西區民眾教育館,建於抗戰時期。1949年12月,文成文化館正式成立。館內編制數14人,館內在編人員11名,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名,大專以上學歷占全體人員92%以上。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基層文化人始終是文明進步歷程上的播火者,始終是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為黨聯繫民眾、政府溝通百姓、反饋社情民意架起了橋樑,連起了紐帶。從而贏得了黨和政府的信任,人民民眾的歡迎。
館舍簡介:
現館舍位於文成縣二新街24號,館舍建築面積約965.985平方米,設有館長室、辦公室、音舞室、戲曲文學組、輔導部、電子信息室、藝檔室,多功能廳,排練廳,小型培訓室五個等,擁有舞台車、音響、燈光等齊全的硬體設施。新館位於文化中心,館舍建築面積5315平方米,新館建築包括以下幾項功能:一、群文活動用房:影劇院、多功能廳、舞蹈排練廳、戲劇排練廳、視聽室、遊藝室、培訓室、多媒體教室、榮譽展示室等;二、業務用房:文學創作室、視覺藝術交流室、檔案室、錄音室等;三、管理用房:會議室、館長室、辦公室、接待室等;四、輔助用房:燈光音響道具倉庫、管理調控室等。
職能簡介:
1、活動開展。文成文化館在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中,依託“劉基文化”、“畲鄉文化”、“僑鄉文化”、“紅色文化”、“孝文化”和“山水文化”等,積極探索新方法,多渠道開展活動。根據地域性文化特色選擇具有影響力,內涵深厚的活動主題。以二年一度的“劉基文化節”、“太公祭”、民眾聲樂大賽、農村文藝匯演,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風情旅遊節、市民文化節、音舞節、萬種楓情節、魅力文成歌舞晚會等為主打活動,打造文成的特色品牌,在社會上廣具影響。
2、文化下鄉。我館研究文成情況,徵求百姓意願,充分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精心開張各類文化活動,充分發揮館員的能動性,發揮業務幹部在舞蹈、歌曲、攝影、書法、朗誦、文學、主持組織的專業優勢,每年組織“鄉村小舞台村社一台戲”文化下鄉在各文化禮堂和文化廣場演出近100場,足跡踏遍各個鄉鎮,獲得廣泛好評。配合各級部門,豐富活動,積極開展群文工作。如主辦、承辦和協辦各類專題文藝演出活動、文化下鄉、文化走親活動、開展各類賽事等。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到各地進行文化走親,很好的宣傳了文化館的文化精品和本地人文、山水風光,帶給外地民眾清新絢麗的“文成文化風”。
3、免費培訓。我館結合市級相關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對多功能排練廳等廳室給予對外開放。利用本館幹部和社會賢達的文藝才能,面向社會鋪開免費文化培訓,舉辦面對不同群體的藝術類免費培訓班,有力促進了本地文化的傳播和後備人才的培養,推進文成的文化傳承與積澱,贏得了非常好的社會口碑。
4、文藝創作。連續幾年來,文化館專業人員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民眾,在生活中擷取素材,勤奮創作,民眾文藝精品創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如舞蹈《山澗清音》進入全國群星獎複賽;原創小品《紅包》參加浙江省第二十二屆戲劇小品邀請賽中獲得創作和表演雙金獎、最佳男演員獎;表演唱《超市里來了群打工妹》獲浙江省第十二屆音樂新作演唱演奏大賽創作金獎、表演金獎;創作美術作品《畲寨三月三》、《對歌圖》,舞蹈《郁離子》、《糍粑飄香》、《潑妮崽》、《甜》等,歌曲《文成山水情》、《願望》、《誰染霜林醉》、《劉基故里美名揚》、《走進銅鈴山》、《銅鈴山之約》、《畲山美》、《百年僑情》、《家在文成》、《山哈與黨心連心》、《天下第一際漈》等在參加省、市比賽中獲得了不殊的獎項,並被老百姓廣泛傳唱,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應。
5、理論研究。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傳文成鄉音,接文成地氣。通過整理本地作品,做好本土文化探究,發掘弘揚文成文化。共有三十餘篇理論文章獲得國家級、省級的獎項,還有幾十篇群文調研論文在各大雜誌上發表。
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拓寬了全館同志的眼界,提高了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各類文化活動的舉辦亦讓市民走近和了解了嶄新的文化館,文化館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收到了出乎意料的社會效果。近年來,縣文化館多次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縣級先進文化集體、“禁毒工作先進集體”、縣“三級聯創”活動先進集體、“溫州市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工作先進集體”、“溫州民眾滿意基層站所”、溫州市“三級聯創”職工之家、溫州市先進集體獎、浙江省2013年“耕山播海”優秀組織獎等。
文化館圍繞地方民間特色文化建設,積極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正確對待傳統與現代的傳承發展關係、“土”和“洋”的互惠互利關係、原始的和創作創新的思想概念關係,抓好具有地方和民族傳統特色文化的發掘、整理和提升工作,並因地制宜,根據地域性文化特色選擇具有影響力,內涵深厚的活動主題。既帶動了地方旅遊經濟的增長,又推動了文化事業發展,確立了自己不可或缺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