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金線䰾

文山金線䰾

文山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是雲南省文山市的金線䰾屬魚類一新種,以採集地市名命名,新種體側分布有3行縱列圓斑,口亞下位,與分布於相鄰的硯山縣體側布滿不成縱列行的斑點,口亞上位的麻花金線䰾(S.maculatus Li 2000)可明顯區別;新種體側有3行黑色圓斑,側線鱗67~72,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背鰭前長為體長的55.65%~59.50%,與體中有6~8個黑色圓斑,側線鱗74~88,背鰭前長為體長的47.10%~53.70%,同為紅河水系的西疇金線䰾(S.xichouensis Pan et al 2013)亦可明顯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文山金線䰾
  • 拉丁學名: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 Li,Yang,Ii et Chen sp.nov.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金線䰾屬
  • 分布區域:雲南省文山市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近種鑑別,

物種學史

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期間,在雲南省文山州的丘北、硯山和文山等地喀斯特地區考察時,採到一批金線䰾標本.其中有一個新種, 以採集地市名命名文山金線䰾。
文山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Li, Yang, Li et Chen sp.nov., 見圖1.
圖1圖1

圖1:文山金線䰾新種 (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Li, Yang, Li et Chen sp.nov.) 側面(酒精浸泡標本)
正模標本:編號20160725001, 體長106mm,全長130mm, 2016年7月25日采於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喜古鄉; 副模標本4尾編號20160725002-005,體長110~121mm,全長137~148mm,採集時間地點同正模。模式標本數量性狀見表1。模式標本保存在雲南石林縣黑龍潭水庫,此外還保存有一批酒精標本, 分別於2016年7月3日和25日采於模式標本採集地。

形態特徵

背鰭條iii, 7; 臀鰭條ii, 5; 胸鰭條i, 13~15; 腹鰭條i, 7~8; 尾鰭分枝鰭條15~16.側線鱗67~72, 下咽齒3行2, 3, 4/4, 3, 2, 右側第1鰓弓鰓耙7~9.體長為體高的3.26~3.83 (3.62)倍, 為頭長的3.53~3.74(3.61)倍, 為尾柄長的4.42~4.91(4.62)倍, 為尾柄高的7.56~8.84(8.23)倍.頭長為吻長的2.38~3.00(2.62)倍, 為眼徑的6.00~10.33(8.07)倍, 為眼間距的2.83~3.75(3.21)倍, 為頭高的1.25~1.43(1.33)倍, 為頭寬的1.94~2.31(2.0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64~2.00(1.83)倍。
表1文山金線䰾的數量性狀
性狀2016072500120160725002201607250032016072500420160725005
體長/mm
106
115
113
137
148
背鰭
iii, 7
iii, 7
iii, 7
iii, 7
iii, 7
臀鰭
ii, 5
ii, 5
ii, 5
ii, 5
ii, 5
胸鰭
i, 13
i, 15
i, 15
i, 15
i, 15
腹鰭
i, 7
i, 7
i, 8
i, 7
i, 7
尾鰭分枝鰭條
14
15
15
15
15
側線鱗
72
70
67
68
72
占標準長的百分比/%
體高
26.41
26.02
29.2
25.36
30.58
頭長
28.30
26.96
28.30
28.20
28.92
背鰭前長
56.60
55.65
58.40
59.10
59.50
背鰭長
17.00
19.10
19.47
19.01
19.83
腹鰭前長
50.00
50.43
52.20
54.54
52.02
腹鰭長
17.00
16.52
15.08
16.36
16.52
臀鰭前長
67.91
70.87
71.68
71.81
73.55
臀鰭長
15.60
13.91
14.10
15.45
14.05
尾柄長
22.64
22.61
20.35
21.82
23.90
尾柄高
11.32
12.17
12.73
11.82
13.22
占頭長的百分比/%
吻長
33.33
41.93
40.62
38.71
37.24
眼徑
16.67
16.13
12.50
12.90
14.29
眼間距
26.67
32.26
34.37
29.03
31.43
上頜須長
33.33
38.71
34.37
32.68
40.00
口角須長
36.67
41.33
37.50
35.49
40.00
體延長, 側扁.頭呈尖三角形狀, 頭背交界處逐漸上升至背鰭起點為身體最高點, 以背鰭起點逐步下降呈一條斜線到尾鰭基, 使整個背部呈淺弧形.從吻端向後逐漸下降至腹鰭起點, 之後又逐漸上升直至尾鰭基, 使身體腹面輪廓比背部呈更淺的弧形, 整體外形呈一流線形。
頭側扁, 吻端鈍圓, 吻端背面有一5mm× 4mm隆起, 鼻孔位於吻端與眼前緣中點上或略近於吻端, 前鼻孔在鼻瓣中, 緊靠後鼻孔, 後鼻孔開放.眼間距較窄, 寬度約小於吻長.口亞下位, 上頜長於下頜, 口裂馬蹄形.唇薄, 吻皮包在上唇基部, 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 唇後溝向前延伸至頦部, 左、右不相連.須2對, 較長, 吻須後伸達眼後緣, 口角須後伸可達前鰓蓋骨後緣.眼中等大.鰓孔上角在眼上緣平行線上, 下角在峽部相連.右側第1鰓弓鰓耙前端呈退化狀, 後端鰓耙短粗。
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 至吻端的距離明顯大於至尾鰭基的距離.背鰭前長為體長的58.39%(55.65%~59.50%).背鰭後緣略凹, 最末不分枝鰭條為硬刺, 後緣有鋸齒, 背鰭第1分枝鰭條最長.胸鰭起點在鰓蓋骨末端垂直線下方, 胸鰭較長, 但後伸不達腹鰭, 只達胸、腹鰭間距的3/5.腹鰭後伸接近肛門, 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後伸遠不達尾鰭基, 只達至尾鰭基距離的1/2.尾鰭深叉, 外側最長鰭條為內側最短鰭條的2.35(2.08~2.54)倍.
側線完全, 走向略平直, 體鱗細小密集隱於皮下.鮮活時體色淡金黃色, 腹部白色, 經95%乙醇固定後, 體色深灰褐色, 體側各有3行縱列圓形黑斑, 分布於背側、體中側線區和側線下, 以側線區斑點最大, 約15枚.背鰭基黑色, 各鰭灰白色。

分布範圍

目前僅知分布於雲南省文山市喜古鄉五家寨、德厚鎮鐵則村洞穴及河流, 海拔1325m, 北緯 23° 23', 東經 104° 05', 屬紅河水系。

近種鑑別

新種體側分布有3行黑色圓斑, 口亞下位, 馬蹄形, 與分布於相鄰縣硯山縣的體側密布深褐色斑點、口亞上位的麻花金線䰾S.maculatusLi(圖2(B))可明顯區別; 新種體側有3行黑色圓斑, 側線鱗67~72, 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 背鰭前長為體長的55.65%~59.50%, 與體中有6~8個黑色圓斑, 側線鱗74~88, 背鰭前長為體長的47.10~53.70%, 同為紅河水系的西疇金線䰾S.xichouensisPan, Li, Yang et Chen(圖2(C))亦可明顯區別.文山金線䰾與相近種的性狀特徵比較見表2。
在楊宇明等主編的《中國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研究》一書中, 在魚類資源一章, 僅列出一個名錄.其中有貴州金線䰾S.muttipunctatus(Pellegrin 1931) 一種, 分布於盤龍河水系, 但無明確產地, 也沒有文字描述, 更無該種的圖片, 所以把該種定為貴州金線䰾的依據不明.特別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金線䰾物種分化強烈, 出現一洞1種, 甚至一洞2種現象, 已為魚類學界所公認.所謂貴州金線䰾是瑞典學者Pellegrin 1931年依采於貴州烏江的標本命名多斑裂腹魚Schizothorax multipunctatusPellegrin.1983年由武雲飛和呂克強訂正為多斑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muttipunctatus(Pellegrin), 其分布區為貴州烏江、貴陽南明河(烏江水系)和惠水(珠江水系).1985年, 褚新洛、崔桂華把采於雲南宣威西澤的標本訂名為貴州金線䰾(即多斑金線䰾).2000年李維賢在協助肖蘅作博士論文時依肖蘅從事的分子生物學資料, 采於雲南宣威西澤的金線䰾與采於貴州惠水的多斑金線䰾兩者的分子遺傳距離達12.6%~13.4%, 表明二者是親緣關係較遠的2個獨立物種, 故此本文依宣威西澤、霑益德澤、尋甸乾河和三起三落洞穴標本, 合併命名為烏蒙山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 wumengshanensisLi, Mao et Lu 2003(圖2(F)).本文認為貴州金線䰾(即多斑金線䰾)這個物種一直被誤認為雲南已有分布, 在文獻[8-13]中都記錄稱雲南宣威有貴州金線䰾(多斑金線䰾)分布。
圖2圖2

圖2:文山金線䰾及其鄰近種與幾種斑點多的金線䰾
A:文山金線䰾; B:麻花金線䰾; C:西疇金線䰾; D:丘北金線䰾; E:紫色金線䰾; F:烏蒙山金線䰾; G:多斑金線䰾(引自文獻[11]); H:滇池金線䰾
到2016年6月雲南尚未發現有貴州(多斑)金線䰾分布, 故此本文依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喜古鄉的標本, 正式命名為文山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Li, Yang, Li et Chen sp.nov.(圖1與圖2(A)).另外, 由於許多種金線䰾都有斑點(圖2(B), (F), (G), (H)), 特別是雲南的麻花金線䰾的斑點遠比貴州的多斑金線䰾多, 所以建議採用褚新洛訂名的貴州金線䰾中文名取代多斑金線䰾中文名稱更科學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