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偉。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
- 作者:聶偉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定價:42.61 元
- ISBN:9787563374984
《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偉。
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 《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偉。
《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是2008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明銀。內容簡介 《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視角獨特,觀點新穎,既有學術的理論深度,又有藝術的閱讀趣味,既可以作為影視專業的大學教材,又可以作為培養藝術情趣的“修身”讀物。《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以藝術審美作為立論...
《中國影像史-第四卷》是2014年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希景、趙迎新,一部記錄中國影像探索和不斷發展的歷史。從攝影術發明之前中國早期科學家、思想家等對光學和相關化學的探索,一直到1949年影像技術在中國的廣泛使用,反映了影像史的巨大發展、變遷。內容簡介 1.一部記錄中國影像探索和不斷發展的歷史。
優秀作品:1.《一個現實主義詩人的向外拓展與向內挖掘—評》作者:楊清發、2.《四川揚琴“五方傳統”論述》作者:張 強、3.《時代隱喻的影像書寫—陸小雅電影的“作者策略”》作者:曹峻冰(筆名:峻 冰) 楊媛媛、4.《水墨動畫:繪畫—電影的第三次跨媒介革命》作者:苟強詩、5.《在成都邂逅東坡:蘇軾書法...
新時期北京城市影像中的居住空間探析/莫常紅 “後青春期”的中國抒情 ——對“80後小說”的一種觀察/劉芳坤 閆東方 論邱華棟小說中的北京城市空間書寫/馬鑫宇 王德領 第二篇 以北京想像中國 ——論林語堂的北京書寫/沈慶利 “五四”新文化人對北京民間文化的認知與想像/季劍青 “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歷史起源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
特別是對時下的類型化寫作與閱讀市場區隔的相互催生,文學網站經營的全著作權商業模式構建,網路寫手的創作方式與生存狀態,文學讀者群欣賞趣味選擇和消費市場的競爭格局,文化資本的新媒體尋租、產業運作和盈利手段,以及數位技術帶來的文學與影視、遊戲、動漫、視頻影像等多媒體兼容的微妙關聯,還有三網融合、自媒體和信息...
6.《從現代經現實到唯美的創作軌跡——淺析白先勇的文學創作心理與藝術追求》,《廣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6期,第154-160頁。7.《冷戰文化、青春書寫與影像表現——以《星星 月亮 太陽》《青春之歌》和《藍與黑》為中心的文學考察》,《文學評論》,2017年第3期,第121-130頁。8.《光影中的冷戰——以20世紀...
唐國明,現居長沙。學者、詩者、智者,集找到《紅樓夢》80回後曹雪芹文筆,前所未有地發現論證了兩組項數相同數差為1為2的連續數之和的數差規律,開創鵝毛詩、半途主義、詩意流成就於一體,集文學家、哲學家、紅學家於一身的著名作家。一直依靠寫作賺取稿費,來維持生計和建構自己的文學夢。在湖南師範大學讀完...
49.《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0.《文化解禁與新生代電影的多重轉向》,《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51.《鐘惦棐西部電影美學思想的當下闡釋》,《西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52.《電影寫實美學的當代反思與“在地”訴求》,《上海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
近年承擔“中國新生代電影導演研究”、“中國電影產業泛亞區域競爭合作研究”等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多項,出版學術專著《華語電影與泛亞實踐》、《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兩部,編、譯著作五部,發表重要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後百億時代”的大片產業論中國主流大片和主流文化“後百億時代”:以文化自律...
並在海內外發表重要學術論文數十篇。 聶偉,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影視藝術系副主任,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協會員。主要學術方向為泛亞區域電影、華語電影產業文化研究與當代影視文化批評。出版學術專著《華語電影與泛亞實踐》《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兩部,編、譯著作五部。
出版學術專著《華語電影與泛亞實踐》、《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兩部,編、譯著作《電影批評:影像符碼與中國闡釋》、《當代華語電影的文化、美學與工業》、《謝晉電影:中國語境與範式建構》等五部。目錄 導言:在影像的跨國流動中反思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關係/孫紹誼 聶 偉 第一部分 跨境交往中的理論建構 權力格局中的...
“鴛鴦蝴蝶派”電影主要來源是以鴛鴦蝴蝶派文學為主的劇本,以言情、哀情、社會、黑幕、娼門、家庭、武俠、神怪、軍事、偵探、滑稽、歷史、宮闈、民間、公案為題材並有鮮明的類型意識,同時在內容題材和影像敘事上受到文明戲、古典戲曲、古代小說與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的共同影響的商業電影。在1920年代和1940年代形成發展...
第一章 中國傳統的影像觀念與影像實踐l 一、墨經光學八條3 二、冰透鏡和小孔成像8 三、玻璃的製造與透鏡暗箱11 四、繪畫暗箱的套用及《鏡鏡諗痴》13 五、色散現象的發現15 六、鄒伯奇與《攝影之器記》15 七、對感光化學的認識20 第二章 從匠藝到藝術——早期中國攝影的發展歷程22 第一節 西方攝影的準...
第六章 域外版畫傳播與1930 年代的文學生態 第一節 比亞茲萊與1930 年代中國小說現代性建構 第二節 1930 年代文藝大眾化視野中麥綏萊勒的版畫傳播 第三節 左翼文壇脈動與珂勒惠支版畫的傳播 第七章 圖影與中國現代作家的主體性塑造 第一節 影像中的魯迅:自我、身體與國族想像 第二節 看見魯迅:20世紀二三十...
散文詩作為一個獨立的文類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散文詩詩人曾數度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在我國當代文壇,散文詩創作、散文詩研究、散文詩期刊發行、散文詩全國性的學會活動、散文詩年度文選都在發生著重要的影響力,散文詩易於與廣告、手機文學、影像文學文本融合無間,這些都說明散文詩是我國現當代文壇一個不可否認的藝術...
“當作家遇到古典樂”系列演出、“月是莞鄉明”創意影像合唱劇、青年領袖論壇、“中法文化之春”羅蘭·巴特專家見面會、巴拉巴拉巴兒童劇……在廣東省東莞市莞城街道,一系列文化活動正陸續舉行,以此慶祝“文化周末”10周歲生日。從2005年起,莞城以“文化周末”晚會為起點,延展出十大系列文化活動,形成了“文化周末...
趙鐵林,1948年生人。 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學院,後留校任教,1986年調入北京計算機技術研究所。1996年做自由攝影撰稿人,主要從事底層社會的報導。2002年受聘於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任影像工作室主任。1996年至2002年,發表了30餘篇關於底層社會的深度報導,涉及“邊緣女孩”,社會弱勢群體,都市文化等諸多內容,...
139.《電影閱讀的小真相與小孤獨》,載《南方都市報》2012年9月23日RB11藝術版 140.《公路片:影像中的路上行旅》,載《新疆經濟報》2012年9月28日T08版 141.《改編片:影像中的文學敘事》,載《新疆經濟報》2012年11月2日T09版 142.《影像中的伊朗故事:伊朗電影的中國啟示》,載《新疆經濟報》2012年...
影視界曾數度想將該小說搬上銀幕,20世紀80年代末,《四世同堂》的導演林汝為計畫將《大淖記事》拍成電影,還邀汪曾祺親自改編,被汪婉言謝絕擔任編劇;1992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買下《大淖記事》的改編權,並請創作過《都市里的村莊》、《逆光》的上海編劇秦華來負責改編。最終,由於沒有找到用影像來呈現汪曾祺...
莊學本(1909-1984),中國影像人類學的先驅,紀實攝影大師。於1934至1942年間,在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攝了萬餘張照片,寫了近百萬字的調查報告、遊記以及日記,並於1941年舉辦西康影展,20萬人前去參觀。他的照片展示了那個年代少數民族的精神面貌,為中國少數民族史留下了...
146、 《意外的合謀:精英與大眾殊途同歸的重疊影像》--《今天》,1995年。* 147、 《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二十一世紀》(香港),1997年第3 期,12000字。* 148、 《九十年代:文學怎樣面對現實說話》--《北京文學》,1997年,第4 期,26000字。* 149、 《先鋒派之後:九十的年代的文學流向》-...
中國元素的本質及其在民間文化藝術中的獨特表達 上海懷舊與時尚影像中的文化悖論 論上海戲曲的過去、現狀與振興的對策 淺析“不差錢”“魯迅公園現象”研究 6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 現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基本問題論綱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評價 上海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的關係研究:趨勢預測與問題分析 ...
陳秋林的作品關注中國不斷推進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其創作始終處於一種不斷發展和推進的狀態中,在頻繁論述的問題中引入全新的觀點和視角,把現代生活不斷挑戰傳統價值體系所產生的種種矛盾與現狀進行歸納、視覺化,她最受關注的攝影和影像作品,對社會發展的進程和野心提出了有力的質疑。藝術履歷 個人...
文學散文 1. 一個小孩的下放經歷,民間影像,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 2. 那些年我看的電影和書,現代中國文學,2016年 3. 文學作品,童年裡的鄉村野草花,老照片,山東畫報出版社,2020(127輯),72-85 科研項目 1. 教育部社科基金:基於山水畫視角的鄉村景觀構建,項目批准號:16YJA760047,2016年8月-2019...
精鐵熔成經百鍊:秋瑾影像傳奇 從大陸視角看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經驗和傳承 構建新巴別塔:中美電影的現代交流與跨國合作 玉人永訣:影星阮玲玉的悲劇表演與視覺政治 政治光譜下的文藝變革:新中國成立前夕香港左派影人的活動及影響 夏夢:一個明星的誕生 病中吟:新中國成立初期老舍思想意識的轉變 《太太萬歲》:...
“第二套住房”是個什麼問題?我對建英學校事件的幾點看法 關於“城市準入制度”提案不能不說的一些話 ·影像解讀·變中之痛 影像中的民間文化──姜健的《主人》張新民的《流坑》視覺記錄與影像選擇——我看張新民的《包圍城市》照片中的“上海”都市化與80年代以來的都市攝影 照片中的“中國”
該節目通過多位年輕的“村游團”成員視角展現文學村莊魅力,圍繞四大主題展開周末文旅活動,助力清溪村打造專屬的“清溪春遊節”。春色影像展、春日美食地圖、春賞詩歌匯、春光音樂會分別從春天的顏色、味道、故事和聲音多方位呈現清溪村的特色和美景。“村游團”在準備的過程中與當地居民緊密互動,用潮流的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