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與批評

文學欣賞與批評

文學欣賞與批評是武漢大學於2014年10月9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陳國恩。據2021年3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14次。

文學欣賞與批評,包括欣賞篇和批評篇,欣賞篇主要是結合名作的欣賞介紹文學欣賞中的一些重要環節,批評篇主要是結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講解文學批評的基本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學欣賞與批評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提供院校:武漢大學
  • 授課老師:陳國恩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4年10月9日(首次)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課程定位,開課信息,課程簡介,課程大綱,課前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授課目標,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文學是人學。文學中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藝術映像。敏感的作家對世界和人生有獨特而精深的理解,他們的作品也就格外地具有人學的內涵。該課程重視經典,通過對經典的鑑賞來領會文學批評的要義,提升人們觀察世界、理解人生的能力。文學培養人們高尚的情操和敏銳的眼光,做一個懂得美、熱愛生活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武漢大學開設了文學欣賞與批評課程。

課程定位

該課程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文本進行審美分析,在審美想像中進入自由創造的境界,體味藝術的精微和美妙,讓新生了解和掌握文學欣賞與批評的基本理論知識,身心得到涵養,理解創作和審美的藝術規律性,理解人的存在意義。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4年10月09日-2014年12月30日
陳國恩
3學時每周
10488人
第2次開課
2015年03月02日-2015年06月20日
11496人
第3次開課
2015年09月07日-2015年11月26日
2學時每周
16877人
第4次開課
2016年02月22日-2016年05月30日
31324人
第5次開課
2016年09月05日-2016年11月20日
2小時每周
11533人
第6次開課
2017年02月20日-2017年05月15日
10573人
第7次開課
2017年09月04日-2017年11月20日
15471人
第8次開課
2018年02月26日-2018年05月26日
13495人
第9次開課
2018年09月03日-2018年11月25日
13703人
第10次開課
2019年02月18日-2019年05月31日
7306人
第11次開課
2019年09月02日-2019年12月01日
10890人
第12次開課
2020年02月19日-2020年05月24日
17086人
第13次開課
2020年09月03日-2020年11月30日
7759人
第14次開課
2021年02月22日-2021年05月16日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課程簡介

該課程分為欣賞篇和批評篇,欣賞篇主要結合名作的欣賞介紹文學欣賞中的一些重要環節,內容包括“觸摸作者心靈”、“有意味的形式”“思想啟迪人心”,批評篇主要結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講解文學批評的基本問題,內容有“從問題開始”“尋找新角度”“頂層的設計”等。

課程大綱

第一周
1.1 有意味的形式:形式美概述
1.2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1.3 聞一多的《死水》
1.4 朱湘的《採蓮曲》
1.5戴望舒的《雨巷》
第二周
1.6 戴望舒的《偶成》與卞之琳的《斷章》
1.7穆旦的《詩八首》(一)
1.8 郭沫若的《天狗》
1.9 魯迅的《藥》
1.10 曹禺的《雷雨》
第一單元測試
第三周(上)
2.1文學啟迪人心:文學的思想啟迪功能
2.2-3魯迅小說的意義在哪裡
第三周(下)
2.4《子夜》與《蝕》的價值對比
2.5解讀沈從文的小說
2.6周作人的獨特趣味
第二單元測試
第四周
3.1觸摸作者心靈:文學是溝通心靈的橋樑
3.2《阿Q正傳》: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
3.3《影的告別》:魯迅心靈矛盾的展現
3.4《過客》:對絕望的反抗
3.5 周作人:叛徒與隱士的糾結
第五周
3.6 郁達夫的“沉淪”和人道主義倫理觀
3.7-8沈從文的《邊城》:靜美和隱痛
3.9張承志的《黑駿馬》:反抗宿命
第三單元作業
第六周
4.1從問題開始:批評中的問題意識
4.2從閱讀思考中發現問題
4.3沈從文與道家藝術精神的關係
4.4在與學術史對話中提煉問題
第七周
4.5周作人的思想蛻變問題
4.6關於反思五四的立場問題(上)
4.7關於反思五四的立場問題(下)
第四單元測驗
第八周
5.1 尋找新角度:《狼圖騰》批評角度的啟示
5.2《狼圖騰》與中國形象問題
5.3 華文文學:從學科到方法
第九周
5.4魯迅研究中的角度選擇
5.5是批評的流派還是批評的特色(上)
5.6是批評的流派還是批評的特色(下)
第五單元作業
第十周
6.1 頂層的設計:何為“頂層設計”?
6.2 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與風格的成熟
6.3 從《傷逝》到《寒夜》:倫理革命的困境和傳統文化的綿延
6.4 魯迅《狂人日記》的結構藝術
第十一周
6.5 張承志的文學和宗教
6.6 革命現代性與中國左翼文學
6.7 從知青下鄉到民工進城的文學敘事
6.8韓寒“神話的破滅”
6.9課程小結
第六單元測驗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 )

課前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文學欣賞與批評課程需要愛好文學藝術,具備基本的文學欣賞能力,具有基本的理論思考的興趣。

學習資料

學習文學欣賞與批評課程需準備資料如下:
陳國恩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陳國恩、樊星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陳國恩.《文學批評與思想爭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
陳國恩.《學科觀念與文學史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授課目標

該課程引導學員進入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的審美世界,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重點提高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鑑賞能力,而又以文學作品的審美分析和鑑賞加深對文學批評理論的理解,從而達到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審美能力的提高相互促進的學習效果。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該課程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稱號。

教師簡介

陳國恩(1956—),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聞一多研究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梁實秋研究會副會長,主講國家精品線上課程《文學欣賞與批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