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

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

《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俐俐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
  • 作者::劉俐俐
  • ISBN:9787301150788
  • 頁數:272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4-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 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這是一部關於文學“如何”的理論著作。全書的理論基石是:文學理論是由關於文學“是什麼”和文學“如何”兩個方面所構成。作者多年執著於文學“如何”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分布於上中下三編。上編討論文學“如何”存在的理論,基於文學文本多層次存在的理論,分別在敘述層、結構層、形象和意象層辨析了文學性存在的可能、形態及藝術效應。中編基於文學文本內外方法相互結合與轉換以及方法論自身的思考,分別討論了譜系學、發生結構主義等文本分析方法。下編討論民族文學與文學性問題,是關於文學“如何”的理論與方法在民族文學研究中的延伸,閃爍著作者對民族文學的敏銳眼光。

作者簡介

劉俐俐,女,南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學批評理論。近年主攻敘事性文學作品文本分析理論與實踐。代表性著作有《隱秘的歷史河流》、《外國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中國現代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等。

目錄

上編 文學“如何”存在的理論
第一章 文學如何存在:文學文本多層次結構問題
第一節 文學性在敘事性文本中存在方式問題
第二節 確定文學作品存在方式與文學批評
第二章 存在於敘述層的文學性
第一節 多重不可靠敘述所產生的文學性
第二節 “言者不知”所產生的文學魅力
第三節 敘述語氣與文學魅力
第三章 存在於結構層的文學性
第一節 結構組合與文學魅力
第二節 語詞作為流通物形成結構與文學魅力
第三節 兩個視窗交叉的結構模式與藝術魅力
第四章 存在於形象和意象層的文學性
第一節 轉喻性文本的文學性生成
第二節 意象隱喻的藝術魅力
第三節 存在於形而上層的文學性
中編 文學“如何”分析方法探微
第一章 發生結構主義:社會學方法新探
第一節 發生結構主義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世界觀”對於文學作品分析的方法論意義
第三節 社會學方法與其他文本分析方法的融合
第二章 歷史眼光與比較:譜系學方法探索
第一節 譜系學方法視野的形成與構想
第二節 譜系學的文學性研究:以《阿繡》為例
第三節 譜系學與其他研究方法的關係
第三章 歷史文化典籍的互文性與文化批評方法
第一節 歷史事件和故事作為歷史文化典籍“如何”進入現代短篇小說
第二節 古典詩詞和典故作為歷史文化典籍“如何”進入現代短篇小說
第三節 歷史文化典籍與現代小說中“形而上質”形成的關係
第四節 小說中的歷史文化典籍與讀者記憶
第四章 在經典與後經典敘事學視野下考察文本內外結合與轉換的方法
第一節 從西方後經典敘事理論切入的理由
第二節 後經典敘事理論搭建的基本平台
第三節 後經典敘事理論與歷史性難題的解決
第四節 後經典敘事理論的發難與方法論的革命
第五節 “後經典的方法”增加了文本批評的切入“點”
第六節 “假設命題式”批評:後經典的方法
第五章 故事講述模式中的批評方法
第一節 “最後一個”的故事模式
第二節 “故鄉與返鄉”的故事模式
第三節 “故事套故事”的故事模式
下編 關於文學“如何”的餘論
第一章 地方性文學文本的文學性形態(一)
第一節 為什麼要討論民族文學與文學性問題
第二節 《黑駿馬》的文學性生成
第三節 《塵埃落定》的文學性生成
第四節 《黑駿馬》與《塵埃落定》比較及其結論
第二章 地方性文學文本的文學性形態(二)
第一節 以烏熱爾圖的作品為例看民族文學作品的形態
第二節 漢語平台上民族文學的傳播、交流與融合的機制與獨特價值
第三節 漢語寫作的民族文學作品的文化認同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