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俐(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俐俐,1953年6月出生,吉林省九台市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俐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53年6月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 學位/學歷:學士
  • 性別:女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學術專著,學術論文,研究課題,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1月蘭州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88年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8年開始在蘭州大學中文系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年 5月調入南開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貢獻

【國內外講學】
2016年:
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6年12月23日在該院做了題為《複雜性文學存在狀態與批評的作為》的學術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的珠海·聯合國際學院(UIC)邀請,出席了2016年11月19日在珠海召開的《第十八屆國情國學教學研討會“文學經典:中西比較與闡釋”》,並於2016年11月19日在馮燊均演講廳作了題為《今日重讀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的演講。
河北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6年10月31日在該校作了題為《譜系性文學存在狀態與價值評價問題》的學術報告。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6年7月13日在該院做了題為“故事問題視域中的“法律與文學”研究”的學術演講。
應加拿大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邀請,於2016年10月6日在該院做了題為“走進《北京摺疊》”的學術演講。
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瑞納森學院邀請,於2016年10月1-5日出席在該校舉辦的《共通的歷史文化?中國多民族和加拿大原住民文化的比較探索對話》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論文並會上發言。同時,就該議題和本人學術研究之關係等,接受了加拿大網路電視台的訪談。
2015年:
應蘭州大學萃英學院邀請,於2015年4月11日在該院做了“故事問題視域中的“法律與文學”研究”的學術演講。
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5年4月10日在該院做了“故事模式與小說藝術”的學術演講。
2014年:
應江西師範大學敘事學研究中心邀請,於2014年11月5日在該校做了“故事模式與小說藝術”的學術演講。
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4年5月13日在文學院作“‘講故事的人’去哪兒了?”的學術演講。
長春師範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4年7月28日在文學院作題為“學術研究選題與研究方法”的學術報告。
重慶文理學院文化遺產與新聞傳播學院邀請,於2014年4月2日在該院作題為“故事模式與小說藝術”的學術報告。
2013年:
南京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3年5月13日在文學院作“故事問題及其思考”的學術演講。
2012年:
肇慶學院文學院邀請,於2012年4月28日在該校作“‘重讀’文學經典的理論與方法”的學術演講。
暨南大學邀請,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質教育講堂第143期,於2012年6月13日在該校作“‘重說’故事與文學研究新視野”的學術演講。
廣州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2年6月13日在該校作“‘重說’故事與文學研究新視野”的學術演講。
應蘭州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12年9月28日在該校作“‘重說’故事與文學研究新視野”的學術演講。
2011年:
由德國弗里茨蒂森基金會(Firitz-Thyssen-Foundation)的資助,並由波恩大學中國文史哲系(Abt. Sprache & Geschichte Chinas)邀請,於2011年5月24-7月22日,在該校進行研究工作。
接受澳門大學中文系邀請,從2011年8月15--2012年6月15日以訪問教授身份在該系講學。
2010年:
應澳門大學邀請,於2010年9月26-29在該校中文系訪問並作學術演講《“重讀”文學經典》。
2009年: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邀請,於2009年3月31日在該校文史哲研究院大樓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會議室作“文本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講。
應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文學院邀請,於2009年4月13日在該校作“文學理論知識生產與文本分析”的演講。
2008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邀請,於2008年5月8日-12日在該系學術訪問並演講。
應暨南大學暨南百年學術大講堂邀請,於2008年5月14日在該校作“在公共空間中約見文學經典”的演講。
中山大學文藝學邀請,於2008年5月13日在該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講。
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08年11月28日在該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講。
貴州民族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邀請,於2008年12月1日在該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講。
河北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08年11月7日在該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講。
吉林大學文學院邀請,於2008年11月21日在該校作“文學經典與文本分析”的演講。
2008年之前:
曾經應蘭州大學、深圳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文學院邀請前往講學。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邀請,2007年3月——5月,前往訪問講學,在台期間,還應台灣成功大學東吳大學華梵大學靜宜大學元智大學邀訪問講學。

學術專著


《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獨立完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版
中國現代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獨立完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外國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獨立完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新時期小說人物論>>,獨立完成,敦煌文藝出版社1993年出版
<<理論視野中的作家張俊彪>>,獨立完成,花城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新文學與鄉土中國>>,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二,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頹敗與拯救>>,獨立完成,華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隱秘的歷史河流》獨立完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談笑之中說邏輯>>(譯著)二人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學術論文


2013年:
《說書體小說中“故事”的人文關懷與敘事策略——以馮夢龍的《滕大尹鬼斷家私》為中心》,《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3年2期
2012年:
《漢語散文藝術價值形成機制與語文教學——以《歷代散文選》為中心》,收入《國語文教學理論與務實的多元探索》,台灣五南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後現代視野與文學經典問題域的新問題》,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07期摘編約4000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7期複印)
《張愛玲隱喻性小說藝術與中國文學傳統》,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5期
2011年:
《我的學術選擇及反思》,粵海風2011年2期
《從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系列故事敘事看其介於口頭藝術和作家文學之間的特性——以凌濛初的《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為例 》,文學與文化2011年2期
2010年:
《大歷史觀與歷史文化散文的價值》,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2期
《文學人類學寫作的性質與作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1期
《“美人之美”為宗旨的民族文學理論與方法的幾個論域》,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1期
《敘事探究與文學經典研究》,文藝報2010年3月19日2版
《傳統文化的智慧與我國白話小說的敘事藝術——以李漁《合影樓》為例》,南開學報2010年5期
2009年:
《從西方敘事學的“多敘法”看唐傳奇的藝術機制——以沈既濟的《任氏傳》為例》,文學與文化第10輯
《“美人之美”:多民族文化的戰略選擇》,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9年5期
《比較視野中的唐傳奇敘事學分析——以韋瓘《周秦行記》文本分析為中心》,南開學報2009年5期
《漢語寫作如何造就了少數民族的優秀作品——以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的作品為例》,學術研究2009年4期
《唐傳奇《古鏡記》的敘事學分析》,蘭州大學學報2009年4期
《建設當代意義的民族文學理論——我國民族文學理論與方法的歷史、現狀與前瞻》,社會科學報2009年8月6日,第5版,改版第376期(總1176期)
2008年:
《關於文學“如何”的文學理論》,文學評論2008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8年11期複印
《論文學作品的文本分析》,收入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編輯《文化與詩學》(第六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經典文學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質、地位、路徑和意義》,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3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8年9期複印
2007年:
《中國現代短篇小說與歷史文化典籍運用》,南開學報2007年5期
《日記何以成為小說——以施蟄存《上元燈》文本分析為例》,西北大學學報2007年3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10期複印
《多層敘述的藝術魅力與“幸福”話題的當代延伸——巴金《復仇》藝術價值構成機制》,中州學刊2007年2期
2006年:
《論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經典文本分析的理論視點》,學術研究2006年11期
《“不傳!不傳!”的魅力與“最後一個”的闡釋空間——老舍《斷魂槍》的文本分析》,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4期
《學術生命在本科生教學中閃爍與延伸》,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10期
《《女人成為流通物與文學意味的產生——柔石《為奴隸的母親》藝術價值構成探尋》,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5期
《今天怎樣閱讀趙樹理的小說——趙樹理《催糧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學學報2006年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8期複印
《李健吾評價《九十九度中》“最富有現代性”的原因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2006年4期
《永遠的故鄉與魯迅的返鄉之路—— 魯迅《故鄉》的文本分析》,中南大學學報2006年1期
2005年:
《夢醒時分的闡釋空間——白先勇《遊園驚夢》藝術價值機制研究》,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6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3期複印
《論西方新敘事理論文本批評方法論意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4期
《一個有價值的邏輯起點——文學文本多層次結構問題》,南開學報,2005年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中》2005年9期複印
《西方文學感受研究略論》,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2期
《論整體觀照中的文學閱讀》,學術研究2005年10期
《民族文學與文學性問題》,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2期
2004年:
《跨學科視野中的文本批評學構想》原載《學術研究》2004年3期
《敘事性文本批評:層次遞進現象及其意義》,原載《學術研究》2004年10期
《假設命題式批評與“難以解釋的符號”》,原載《內蒙古大學學報》2004年3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7期複印
《網路文學對文學批評理論的挑戰》,原載《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5期
《艾羅斯特拉特:跳出人類來審視人類的範本》,原載《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004年2期複印
《聚焦於文本的愉悅》,原載《東方叢刊》2004年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10期複印
2003年:
《歷史觀:中國文學批評的重要視角與方法》,原載《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3年10期複印
《《厄歇爾府的倒塌》的現代闡釋》,原載《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11期複印
《心裡展開的故事與人的痛苦——哈代《彼特利克夫人》解讀》,原載《外國文學》2003年5期
《社會學方法在文本研究中的廣闊空間——以戈德曼的社會學方法為個案》,原載《南開學報》2003年6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1期複印
《知識分子身份認同與藝術描寫的空間》,原載《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4期“冬之卷”。
2002年:
《文學中身份印痕的複雜與魅力》,原載《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5期複印
《在魔鬼和拉比之間,該聽誰的話?——讀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的《傻瓜吉姆佩爾》》,原載《名作欣賞》2002年3期
《論建立當代意識的散文批評視野》,原載《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3期
《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學中的文化身份意識》,原載《民族研究》2002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12期複印
《追求與探索——讀《意義闡釋》》,原載《書屋》2002年10期
2001年:
《90年代中國文學:自我認同的尷尬與出路》,原載《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1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1年7期複印
《論薩義德〈東方學〉的文藝學方法論意義》,原載《東方叢刊》2001年1輯
《傳統在全球化中的意義》,原載《人民論壇》2001年3期
《從歧途到正途:中國後殖民批評的價值何在?》,原載《南開學報》,2001年3期,上海《戲劇藝術》2001年第4期作文摘。
《攝影文學的"互文性"與闡釋空間》,原載《文藝報》2001年10月26日
《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01年6期複印
2000年:
《後殖民語境中的當代民族文學問題思考》,原載《南開學報》2000年1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0年8期複印
《"書寫他者"的困境與批評的失語》,原載《文藝爭鳴》2000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0年11期複印
2000年以前:
<<老舍小說對當代文學的參照意義>>,原載<<天津大學學報>>1999年1期(創刊號)
<<在認識的深化中逐步實現高質量的教學--關於《文學概論》課程的思考和探》,原載<<西北高等教育>>1998年4期
<<走向自覺:90年代中國小說的可能和必然>>,原載<<甘肅社會科學>>1998年1期 (<<人民日報>>1998年2月20日作了論點摘編)
<<真正的詩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靈中的秘密>>,原載<<民族文學研究>>1998年1期
<<對歷史獨具特色的審視>>,原載<<小說評論>>1998年2期
<<民間之於新詩:新詩的思考>>,原載<<蘭州學刊>>1998年3期
<<侏儒的拳擊與西北文學>>,原載<<文學自由談>>1998年5期
<<論近年來小說創作中對知識分子的審美情感和藝術表現模式的演變>>,
原載<<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6期(<<新華文摘>>1999年4期論點摘編)
<<消逝於小說深處>>,原載<<小說評論>>1997年1期
<<論小說與媚俗>>,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7年2期
<<我們和小說--對小說的追問>>,原載<<小說評論>>1997年5期
<<西部的人文體驗和藝術表現>>,原載<<中國作家>>1997年4期
<<真實的現代感受>>,原載<<文藝報>>1997年12月25日
<<人與歷史的複雜纏繞>>,原載<<文藝報>>1998年12月3日
<<世紀之交的中國小說藝術精神>>,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1期
<<流浪漢小說:由浪漫到深沉>>,原載<<小說評論>>1996年2期
<<走向形式的西部人文情感>>,原載<<文學評論>>1996年4期
<<論小說作家的創作間歇>>,原載<<甘肅社會科學>>1995年4期
<<近年小說創作與發展的文藝學思考二題>>,<<蘭州大學學報>>1994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2期複印
<<新時期小說人物的社會心理學考察>>, 原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6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5年1期複印
<<崇高與悲壯的藝術世界>>,原載<<小說評論>>1994年1期
<<新時期小說人物的倫理道德考察>>,原載<<煙臺大學學報>>1993年1期
<<西部小說作家的審美情感與現代意識>>,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3年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3年6期複印。
<<關於文化形態小說的話題>>,原載<<甘肅社會科學>>1993年5期
<<新時期小說人物形態的考論>>,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0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0年12期複印
<<新時期小說人物的美學特徵考察>>,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1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2年1期複印
<<新時期小說人物的文化學考察>>,原載<<甘肅社會科學>>1991年3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1年10期複印
<<我們向小說要求什麼>>,原載<<河北文學>>1992年2期
<<楊絳散文的獨特視角>>,原載<<文論月刊>>1991年3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1年6期複印
<<新時期小說觀念演變的思考>>,原載<<飛天>>1991年4期
<<柏原的小說世界與西部文學>>,原載<<小說評論>>1991年6期
<<西部漢子形象及其思考>>,原載<<綠洲>>1992年5期
《彌散於文學創作中的歷史觀問題》,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3期
《文藝理論:應答當代文學的挑戰與出路》,原載《文藝報》1999年9月21日
《知識分子題材小說中悄悄變動著的歷史觀》,原載《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1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1999年9期複印
《"精深博涉"的研究--讀莫芝宜佳的《"管錐編"與杜詩新解》》,原載《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研究課題


1、1996年承擔題為"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看甘肅小說創作的現狀與發展"的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已經結項。標誌性成果為發表於《文學評論》等刊物的系列論文。
2、1997年開始承擔題為"當前文學創作與批評中的歷史觀問題"的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已經結項。標誌性成果為學術專著《隱秘的歷史河流》。
3、2001年6月開始承擔題為"小說的文本分析"的南開大學校內教材項目,最終成果是題為《外國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的專著,已經出版。
4、2002年1月開始承擔題為"文學研究方法的相通與轉換研究"的天津市社科規劃項目,已經完成並結項。
5、2003年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項目,題目是《敘事性文本研究中社會文化內涵與文學性關係的新拓展》,已經完成並結項。
6、2006年獲得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資助項目,題目是《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經典文本研究》,已經完成並結項。
7、2006年作為主持人獲得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亞洲研究青年論壇資助項目“文學經典的當代理解與價值”,已經成功舉行並且結項。
8、2006年獲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當代讀法研究”,已經完成並結項。
9、2012年9月獲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資助課題“張愛玲研究的若干當代文學理論問題”,在研。
10、2012年10月獲得天津市2012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資助課題“張愛玲小說藝術與中國文學傳統”,在研。

獲獎記錄

1、專著<<新時期小說人物論>>曾先後獲多項省部級獎,主要有:
1993年度獲蘭州大學世川良一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青年教師獎"。
甘肅省高校1992--199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甘肅省政府第四屆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1995年)。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五屆優秀成果獎(1996年)。
2、專著<<理論視野中的作家張俊彪>>曾先後獲多項獎勵。
甘肅省高校1994--199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甘肅省政府第五屆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1997年)。
3、論文<<真正的詩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靈中的秘密>>1998年獲第四屆全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評論獎。
4、1997年獲甘肅省優秀青年教師成材獎。
5、2001年獲南開大學優秀教師貳等獎。
6、論文《攝影文學的“互文性”與闡釋空間》2002年獲冰心攝影文學獎。
7、專著《隱秘的歷史河流》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九屆優秀成果獎。
8、專著《隱秘的歷史河流》獲天津市第九屆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4年)。
9、2009年12月“文學研究的原則與方法”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獲得南開大學2009年度研究生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0、2009年5月論文《學術生命在本科教學中閃爍與延伸》,獲得天津市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獎。
11、論文《關於文學“如何”的文學理論》,獲天津市第十二屆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