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建設的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於2018年10月12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課,授課教師為李江敏、徐世球、鄢志武、柴海燕、梁玥琳。據2021年8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7學期。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共十二個單元,包括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源起與發展、古典園林、古城民居、帝王陵寢、道教聖地、奇山麗水、神秘化石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 類別: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8年10月12日(首次)
  • 授課老師:李江敏、徐世球、鄢志武、柴海燕、梁玥琳
  • 建設院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課程性質,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教學目標,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 課程定位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是為旅遊感興趣的在校學生和社會大眾而設計的,通過對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學會鑑賞並熱愛,對自然資源探索成因併科學審美,擁有品讀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鑑賞力,並樹立科學的世界遺產保護觀。

課程簡介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共十二個單元,第一單元介紹世界遺產的起源與發展;第二單元講述古代建築;第三單元介紹蘇州園林等內容;第四單元講述古城麗江等內容;第五單元介紹各朝代的皇家陵寢;第六單元講述莫高佛窟等內容;第七單元介紹道教聖地;第八單元講述生物景觀;第九單元介紹中國名山風景;第十單元講述水域風光;第十一、十二單元介紹中國獨特地貌。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世界遺產的前世今生
第一講 埃及神光,世遺初現
第二講 世界遺產,大美中國
第一單元測試
第一單元作業
第二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脊:古代建築篇
第一講 驚艷世界,古代建築
第二講 盛世屋脊,巍巍故宮
第二單元測試
第三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巧:古典園林篇
第一講 詩情畫意,古典園林
第二講 咫尺乾坤,蘇州園林
第三單元測試
第四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韻:古城民居篇
第一講 高牆深池,別樣民居
第二講 高原姑蘇,古城麗江
第四單元測試
第五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秘:古代皇陵篇
第一講 帝王權勢,靈魂居所
第二講 一掃六合,始皇雄兵
第五單元測試
第六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悠:絲路石窟篇
第一講 駝鈴古道,佛法東傳
第二講 絲路花雨,莫高佛窟
第六單元測試
第七單元 中國文化遺產之玄:道教聖地篇
第一講 天人合一,養生之道
第二講 治世玄岳,太和武當
第七單元測試
第八單元 中國自然遺產之絕:生物景觀篇
第一講 億年回眸,生物化石
第二講 澄江探秘,生物爆發
第八單元測試
第九單元 中國自然遺產之雄:風景名山篇
第一講 造化神秀,仁者樂山
第二講 五嶽獨尊,雄壯泰山
第九單元測試
第十單元 中國自然遺產之靈:水域風光篇
第一講 天地寄情,智者樂水
第二講 瑤池人間,童話九寨
第十單元測試
第十一單元 中國自然遺產之彩:丹霞地貌篇
第一講 神秘紅層,燦若明霞
第二講 地學國粹,中國丹霞
第十一單元測試
第十二單元 中國自然遺產之奇:喀斯特地貌篇
第一講 鬼斧神工,奇秀靈美
第二講 立體地貌,南方喀斯特
第十二單元測試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老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0月12日-2019年01月15日
李江敏、徐世球、鄢志武、柴海燕、梁玥琳
3-4小時每周
4321
第2次開課
2019年03月15日-2019年06月28日
2-4小時每周
3282
第3次開課
2019年09月06日-2019年12月22日
2995
第4次開課
2020年03月06日-2020年06月15日
6011
第5次開課
2020年09月11日-2020年12月21日
1886
第6次開課
2021年03月05日-2021年06月15日
2477
第7次開課
2021年09月03日-2021年12月15日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教學目標

通過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的學習,使在校學生和社會大眾達到以下目標:
1、對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產生興趣;
2、具備品讀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鑑賞能力;
3、樹立正確的世界遺產保護觀。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需要了解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發展現狀和具有觀景賞美、求知探索的雅興。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李江敏、蘇洪濤
2017年
《文化旅遊開發》
李江敏、李志飛
2000年
《旅遊與遺產保護—政府治理視角的理論與實證》
張朝枝
2007年
馬勇、余東林、周宵
2008年
中國旅遊文化出版社
《旅遊與遺產保護—基於案例的理論研究》
張朝枝
《旅遊目的地管理》
張朝枝、陳鋼華
2021年
《遺產利用》
勞拉.簡.史密斯
2020年
科學出版社
《旅遊學概論》
吳必虎
2013年
《旅遊地理學》
保繼剛、楚義芳
2012年
鄒統釺
2010年
中國旅遊出版社
孫克勤
2008年
《遺產保護與開發》
彭順生
中國旅遊出版社
吳承照、王婧
2019年
彭躍輝
2015年
《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研究》
蔚東英等
中國環境出版社
《世界遺產地無形資產協同運營機制研究》
劉慧媛
2014年
南開大學出版社
鄭玉歆、鄭易生
2003年
費爾登
2008年
何寶通
2010年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
王世瑛、朱德明
2005年
旅遊教育出版社
(註:以上為部分參考書籍,全部參考書籍和影音資料名單請查看參考資料

考核標準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最終成績由單元測驗、單元作業、課堂討論、期末考試四部分的成績組成,其中單元測驗占30%,單元作業占20%,課堂討論占10%,期末考試占40%。總分60分-79分為合格,80分-100分為優秀。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李江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承擔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旅遊目的地管理等課程教學。
鄢志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系教授,研究的方向為景觀地貌與旅遊資源評價。
柴海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系副教授,博士,從事旅遊文化及旅遊市場行銷方面的研究。
梁玥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遊消費者行為研究、休閒與遊憩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