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種類
有文化事物(或現象)
源地和文化系統源地兩種。
文化事物是具有物質形態的物質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衣、食、住、行等)
文化現象是不具有固定的物質形態的文化要素。(民俗、歌曲、京劇等)
文化系統是反映人群差別的方方面面的文化現象和事物。(文明、文化)
圖上表現
點狀分布:單一起源地:一個點;多個起源地;多個點。
舉例
①世界栽培
植物和馴化動物的起源地;②1848洲革命中心;③造紙技術源地。
1848年歐洲革命是一種文化現象。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一種文化系統。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每項發明的源地,都是文化現象源地;人類四大文明發源地都屬於文化系統源地,每一種文明是多種文化事物或現象的組合,世界各個地域的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要素,以文字為例,古埃及文明為象形文字,古希臘文明為拼音文字,古代兩河流域為楔形文字。世界最早栽培植物的源地屬於文化事物或現象的源地。如,玉米栽培起源於美洲,是瑪雅人最早培育的;大豆和桑都是由中國最早栽培的;油橄欖最早栽培地在地中海沿岸;咖啡最早栽培地在東非;可可和菸草的栽培起源地是北美洲西印度群島一帶。亞非地區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就屬於文化系統源地,其中世界四大古文明發源地是:亞洲的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以及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這些古文明發源地的共同特點是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同時有各自的精神文化景觀,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要素構成的文化系統。
黃河中下游
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兩千年之久.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其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為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黃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區,以今天的河南省為核心,大中原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在這一時期,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文明,如在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黃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在東北有燕山地區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是紅山文化。各個地區性文明都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學術界都給以高度評價,但是到後來有的文明中斷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黃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氣蓬勃,吸納、融合了各地區文明精華,向更高層次發展。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它的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黃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區,大中原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內的河洛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區大體包括黃河與洛河交匯的內夾角洲、外夾角洲以及黃河北岸的晉南和豫北。在河洛文化圈內,不僅有豐富的五帝傳說和遺蹟,而且還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國都。河洛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性文化,而且是延續約兩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黃河文明最核心的載體。在這一歷史階段,出現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政權體制,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國家機構,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出現了比較規範的文字,科學技術、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飛速發展,劃時代的青銅文化聞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圍出現了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等,通過交流、吸納、融合,給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歷史的舞台上顯得更加活躍。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和哲理豐富的《易經》等許多不朽之作。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後春筍在河洛地區一齊湧向社會,開創了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河洛文化為黃河文明充實了內容,輸入了新鮮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亞洲的東方,不僅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望塵莫及,即使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享有極高的聲譽。黃河文明的興盛期,是進入封建帝國文明的歷史階段,自秦漢開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來,河洛地區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動著全國科學文化大踏步前進。
印度河恆河
印度河與恆河流域:
印度次大陸中部的廣闊地區。從孟加拉灣延伸到阿富汗邊境與阿拉伯海的平原。為南亞次大陸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地區。大部由恆河、布拉馬普得拉河與印度河的沖積帶構成。東部冬季少雨或乾旱;夏季雨量很大,大片土地被水淹沒。向西漸趨乾燥,有沙漠。位於南亞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國境內。由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而成。又稱印度大平原。 印度河平原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大部分地區是廣闊的塔爾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農業發達,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區之一。恆河平原平坦廣闊,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城市遍布;河網密布,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國經濟發達地區。兩平原相連成片,坡降很小,中間分水嶺僅250米
兩河流域
兩河流域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兩河文明。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北部古稱亞述,南部為巴比倫尼亞。而巴比倫尼亞北部叫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 這一帶遠古時期居住著許多種族,是乾旱區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發展了灌溉網路,形成以許多城市為中心的農業社會。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為世界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制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至今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遠古文字記載材料(泥版)。
尼羅河三角洲
尼羅河三角洲是由尼羅河幹流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線綿延23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羅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尼羅河幹流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它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羅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尼羅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蓮花——“尼羅河之花”,從尼羅河谷地伸展出來。蓮花是上埃及的象徵,每到秋季,河面都會被蓮花映紅;紙莎草則是下埃及的象徵,它是古埃及人製作莎草紙的原料。尼羅河三角洲的黑土地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燦爛文明。公元前5000年,日漸乾旱的氣候灼燒著埃及地區豐茂的草原,慢慢地,沙漠取代了草場,遊牧部落不得不聚集到尼羅河沿岸。他們在此定居下來,耕種、捕漁。 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為榮的是豐饒的尼羅河三角洲。地處亞、非、歐邊界,尼羅河三角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戰場。自古以來,侵略者總是想方設法地控制這片能為他們帶來巨大財富的土地。閃米特人引入駿馬和戰車,埃及人用它們擴張自己的王國;希臘人創造了亞歷山大港,同時也帶來古老的文明。
地中海地區
地中海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和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是世界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葉質堅硬,葉面有蠟質,根系深,有適應夏季乾熱氣候的耐旱特徵,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這裡光熱充足,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無花果和葡萄等,還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欖。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構成的沉積物,以下為藍泥。海岸一般陡峭 多岩,成很深的鋸齒狀。隆河、波河和尼羅河構成了地中海中僅有的幾個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層水的不斷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補充來源。其海水循環的最穩定組成部分為沿北非海岸經直布羅陀海峽注入的海流。整個地中海海盆構造活躍,常有地震發生。是世界上強地震帶之一。這裡水下地殼破碎,地震、火山頻繁,世界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即分布在本區。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嶺和海盆交錯分布,以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到非洲突尼西亞一線為界,把地中海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嶇不平,深淺懸殊,最淺處只有幾十米(如亞得里亞海北部),最深處可達4000米以上(如愛奧尼亞海)。
西非
西非(Western Africa)是指非洲西部地區。東至查德湖,西瀕大西洋,南瀕幾內亞灣,北為撒哈拉沙漠。人口2.225億(1991),約占全非總 人口三分之一,多為蘇丹語系黑人,次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蘇丹草原、上幾內亞高原。全境地勢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為富塔賈隆和包奇高原,東北為賈多和阿伊爾高原;沿海有平原。氣候和植被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北部熱帶沙漠氣候,中部熱帝草原氣候,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內地與西部乾熱,沿海多雨。富鋁土、金剛石、石油、金、錳、鐵、銅、鈮、鈾礦等。農產品有油棕、蜀黍、可可、棕櫚仁、花生、咖啡、橡膠等。其中可可、花生等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經濟以農礦業為主,發展水平在非洲居中。半荒漠帶經濟以畜牧業為主。
東非
非洲東部地區。北起厄利垂亞,南迄魯伍馬河,東臨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吉布地、索馬里、肯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和印度洋西部島國塞席爾。面積37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12%,人口1.04億 (1984年),約占全非總人口20.1%,北部以閃含語系的衣索比亞人、索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圖語系的黑種人為主。信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 非洲東部地區。北起厄利垂亞,南迄魯伍馬河,東臨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垂直地帶性明顯;高山地區涼爽濕潤;沿海低地南部濕熱,北部乾熱。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咖啡、劍麻、茶葉、腰果、棉花、丁香等經濟作物,糧食主產玉米、高粱、薯類,還特產苔麩、油菊(努格)、恰特等。牲畜數量多,牛與駱駝在非洲居重要地位。採礦業不發達,僅少量開採金剛石、黃金、天然鹼、鹽等。加工工業以紡織、輕工較重要。地形以高原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勢最高部分;沿海有狹窄低地。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谷地深陷,兩邊陡崖壁立,沿線多吉力馬札羅、肯亞等火山和衣索比亞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垂直地帶性明顯;高山地區涼爽濕潤;沿海低地南部濕熱,北部乾熱。地處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區,多數河流東流注入印度洋。尼羅河發源於西部山地。湖泊眾多,除維多利亞湖、基奧加湖外,多屬斷層湖,並順裂谷帶呈串珠狀分布,構成著名的東非大湖帶。
墨西哥高原
位於北美大陸南部墨西哥境內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占全國面積的5/6,北起墨、美邊界,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高原邊緣山脈外側陡峭,內側平緩與寬廣,使高原在地貌形態中似一方桌隆起在兩側海岸平原之上,所以稱“梅薩”(意為桌狀高原)。 墨西哥地形主要為山地和高原,總稱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稱為“高原之國”。北美大陸南部墨西哥境內高原。北起墨、美邊界,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面積120萬平方公里。高原邊緣山脈的外側陡峭,內側平緩寬廣,使高原在地貌形態上似一方桌隆起在兩側海岸平原之上,故稱“梅薩”(意為桌狀高原)。地勢由北向南逐漸抬升,大致以北緯22°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北部高原海拔約1,000米,內有許多被山嶺隔開的內陸沉積盆地,地勢平坦,故又稱“北部盆地”,當地人叫“博爾松”,氣候溫熱乾燥,農業需靠灌溉;南部稱“中央高原”,地勢高峻,平均海拔2,000—2,500米,多寬廣平坦的山間谷地和火山錐,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墨西哥主要農業區。富鉛、鋅、銻、汞、銀、錳、銅、鐵、錳等礦產資源。公元14至16世紀初,阿茲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茲特克人的祖先原屬於北部的遊牧部落。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阿茲台克人由北向南遷移。據傳說,其太陽神和戰神曾啟示他們,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是阿茲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茲特克語中的意思是戰神指定的地方。墨西哥國徽上鷹啄蛇的圖案即源於此安第斯山區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安地斯山系從南到北分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島和巴塔哥尼亞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魯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南段低狹單一,山體破碎,冰川發達,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夾有寬廣的山間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發祥地;北段山脈條狀分支,間有廣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頻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內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脈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約5897米。南美洲諸重要河流的發源地。安第斯山脈不是由眾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條單線組成,而是由許多連續不斷的平行山脈和橫斷山脈(或科迪勒拉)組成的,其間有許多高原和窪地。分別稱為東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東、西山脈界線分明,勾勒出了該山系的主體特徵。東、西科迪勒拉總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東科迪勒拉有幾處向東凸出,形成形似半島的孤立山脈,或像位於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毗連地區的阿爾蒂普拉諾那樣的山間高原。這種活動的強度在新生代期間──特別是在1,500萬至600萬年前──進一步加強,於是出現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形。作為最後結果的山系垂直差極大,從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魯-智利(阿塔卡馬)海溝的底部,到與之水平距離不足322公里(200哩)的高山嶺之間的高度差達12,192公尺(40,000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脈的地殼運動迄今尚未結束,作為通常稱之為“火環”的更大的環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仍處在火山活動期,容易發生破壞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