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勞動(202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數字勞動》是一部由姚建華所著書籍,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數字勞動
  • 作者:姚建華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1日
  • 頁數:254 頁
  • 定價:5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4266118
  • 副標題:理論前沿與在地經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告訴你,為什麼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每一次瀏覽、發布、轉發、點讚、評論,都是在為資本“勞動”。
在傳播新科技的突飛猛進將勞動數位化、數位技術使用者“勞工化”的趨勢下,數字勞工作為新的分析範疇,逐漸成為傳播勞動研究領域的前沿。本書通過對數字勞動研究理論前沿與在地經驗兩個維度的系統性分析與探討,希冀建構經典與實踐、理論與現實的對話場域。一方面啟發讀者深入思考數字勞動問題,充分發揮經典理論的思想潛能,以此來穿透實踐與現實,同時為相關研究者打開廣闊的想像空間,也使本書具有更強的否思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讓讀者切身感受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二元張力,以實踐引導對理論的理解,更為深刻地洞察資本、技術與勞動三者之間多重複雜的勾連關係。

作者簡介

姚建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研究員、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研究員、上海市浦江人才,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社會學系博士。學術聚焦於傳播政治經濟學、數字勞工、人工智慧與未來勞動。英文專著Knowledge Work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當代中國的知識勞工:來自出版產業的改革和抵制》)獲第八屆高等學科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在《新聞大學》《現代傳播》《新聞學研究》(中國台灣)、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等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4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編“當代馬克思主義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和“媒介和數字勞工研究:西方的視角”叢書兩套。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10餘項。

目錄

目錄
序一 “數字勞動”新解(張濤甫)
序二 重估米爾德里德的活計(羅小茗)
導言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數字勞動研究
一、數字勞工: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新現象與新理論
二、本書結構與主要內容
上篇 數字勞動與理論前沿
第一章 數字勞動:勞動與媒介化的交叉視角
一、數字勞動與勞動的“媒介化”
二、媒介的“勞動化”:你使用媒介,還是媒介使用你?
三、可能的未來:非異化勞動之實現
第二章 全球數字勞動研究的現狀與中國語境
一、全球數字勞動研究的現狀
二、數字勞動與中國語境:本土學者的思考與貢獻
第三章 零工經濟、數字勞動與“不穩定無產者”
一、零工經濟的全球熱潮與零工工作的勃興
二、零工經濟、數字勞工的困境與“不穩定無產者”的形成
三、零工經濟勞動者困境的多元化解決策略
第四章 下一代網際網路、數字勞動與工作/後工作世界的未來
一、替代與創造:眾說紛紜的現狀
二、新“盧德運動”會出現嗎?
三、後工作世界人類社會的收入分配
下篇 數字勞動與在地經驗
第五章 全球外包、數字勞動與勞動控制
一、全球外包實踐與眾包平台的興起
二、線上眾包平台的運作機制與勞動控制
三、網路社區:來自托客的回應
四、小結與展望
第六章 眾包新聞、數字勞動與靈活積累
一、眾包與眾包新聞
二、資本積累、勞動力後備軍與靈活用工
三、眾包新聞中的靈活積累研究
四、小結與展望
第七章 自動化新聞、數字勞動與技能變遷
一、自動化新聞、新聞生產與數字勞動
二、研究方法與案例介紹
三、技能變遷:由去技能化向再技能化的轉型
四、新聞勞動:作為趨勢的多技能化
五、小結與展望
第八章 平台經濟、數字勞動與情感關係
一、平台經濟、情感勞動與親密關係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三、建構親密關係:“虛擬戀人”的情感勞動過程
四、網路空間中親密關係的雙重“虛擬性”
五、小結與展望
結語 數字勞動研究及其未來
一、數字勞動的主體性研究
二、數字勞動與社會公共性研究
三、數字勞動與交叉性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後記 我與勞動研究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