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勞動和卡爾·馬克思》是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英]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勞動和卡爾·馬克思
- 作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 類別:經濟
- 原作品:Digital Labour and Karl Marx
- 譯者:周延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頁數:574 頁
- 定價:65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1023011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譯者簡介,
內容簡介
福克斯認為,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 Google, YouTube 和Twitter)時代,人類的勞動正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全球價值鏈生產方式下各種不同形式的數字勞動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digital labour 簡稱為:IDDL),這包括:非洲採礦業工人的奴隸般勞動——一個採集製造電腦頂部和行動電話的礦物質的礦工勞動形式;(富士康)硬體裝配工廠每天超過12小時的高強度、無加班費的工人勞動;新帝國主義通過工程外包而從開發中國家攫取超額利潤的印度軟體工程師的勞動;高報酬、高強度勞動、工作與休閒界限模糊的谷歌貴族工人的勞動;低工資、高度不穩定的服務性工作,即呼叫中心的泰勒制﹑主婦式勞務服務等。但是,所有這些勞動方式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人類的勞動力被剝削。福克斯對這些案例的經驗數據和實證分析進行了系統化和理論化闡釋。而其理論化闡釋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的。他在數字勞動理論化以及分析過程中,把“全球價值鏈”範疇批判性地運用於理解複雜而多維的馬克思的“生產方式”之中。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ICT勞工的工作狀況
第二節 全世界哲學家團結起來,關注數碼勞工和理論化數字勞動
第三節 研究內容、方法和特色
第二章 國外馬克思“數字勞動”研究歷程:從“非物質勞動”到“數字勞動”
第一節 《帝國》之前的《賽博—馬克思》:“非物質勞動”的主體構成和鬥爭形式
第二節 非物質勞動:《帝國》與《大眾》的根基
第三節 《帝國》之後:《數字勞動和卡爾·馬克思》
第四節 全世界哲學家團結起來,理論化數字勞動以改變現實世界
第三章 “非物質勞動”理論
第一節 “非物質勞動”概念提出的“馬克思範式”
第二節 奈格里的政治實踐活動和思想軌跡演進
第三節 奈格里和哈特的“非物質勞動”理論
第四章 “非物質勞動”的當代形式
第一節 數字勞動者:工人、作者和公民
第二節 數字勞動:既是遊樂場又是工廠的網際網路
第五章 數字勞動和卡爾·馬克思:工作與勞動及勞動價值論的重建
第一節 為什麼選擇馬克思的理論
第二節 馬克思關於工作和勞動的論述
第三節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重建
第四節 結論與評價
第六章 數字勞動和卡爾·馬克思:英國當代文化研究和經濟因素
第一節 馬克思在英國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節 勞倫斯·格羅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未來》
第三節 約翰·哈特利:《文化和媒體研究的數字未來》
第四節 保羅·史密斯:《文化研究的復甦》
第五節 結論與評價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傳媒理論研究:達拉斯·沃克·史麥茲與當今客群勞動
第一節 政治經濟批判的重要性:達拉斯·沃克·史麥茲和批判理論
第二節 “客群勞動”和“客群商品”爭論的復甦
第三節 數字勞動:社交媒體的資本積累和商品化
第四節 意識形態、玩和數字勞動
第五節 福克斯對“數字勞動未受剝削”觀點的駁斥
第六節 結論與評價
第八章 數字勞動的社會背景:跨國信息資本主義
第一節 信息社會理論分類與“跨國信息資本主義”理論
第二節 衡量信息社會的指標體系
第三節 跨國信息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四節 對“跨國信息資本主義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審視
第九章 馬克思生產方式理論的多種數字勞動案例研究
第一節 馬克思關於不同社會形態的生產方式理論
第二節 數字奴隸制:ICT礦產採掘的奴隸般勞動
第三節 富士康的剝削:原始積累和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四節 新帝國主義的勞動分工:印度軟體業中的勞動
第五節 矽谷夢想和剝削夢魘:谷歌的貴族勞動
第六節 泰羅制、主婦式的服務性勞動:呼叫中心案例
第七節 社交媒體用戶的無償數字勞動
第八節 結論與評價
第十章 結語
第一節 全書總結
第二節 對“國外馬克思數字勞動研究”的再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譯者簡介
譯者周延雲,女,西北大學哲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