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闡述了建築設計方法,作者從建築技術角度客觀地剖析了建築系統的各組成元素,並且全面論述了“整合”在現代建築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整合建築:建築學的系統要素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447頁
- 開本:16開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 作者:倫納德R.貝奇曼
- 出版日期:2005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165200, 7111165209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致謝
第一部分 方法
第一章 整合的思想/3
硬體——建築系統之間的整合;軟體——設計過程中的整合;哲學的離題——整合與技術的進步;討論的框架。
第二章 建築學的系統原理/16
系統思維;建築系統;建築中系統組織的層次:硬體、原型、語法和種類;系統建築學的發展:理念與趨勢。
第三章 整合的建築系統/30
整合的模式:物理的、視覺的和性能的;建築的系統:圍護系統、結構系統、機械系統、室內系統和用地系統;整合的潛力。
第四章 整合的建築學/44
項目:業主、規範和其他制約因素;意向:建築追求;關鍵的技術因素:內在的因素、文脈的因素和意向的因素;對先例的利用;合適的系統:結構,圍護,機械,室內和用地;有利的整合結論。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實驗室/76
阿爾弗雷德·牛頓理察醫學研究樓;索爾克生物研究學院;斯倫貝謝研究實驗室;PA科技實驗室;羅伯特·C·華萊士地球科學實驗室。
第六章 辦公室/133
約翰·迪爾行政總部;威利斯·法伯·大仲馬保險總部;布拉克科夫大樓;洛克西德大樓157。
第七章 機場航站樓/182
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斯坦斯特德國際機場;奧海爾機場的聯合航空公司航站樓;關西國際機場。
第八章 大型場館/237
奧林匹克體育館;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林茨設計中心;英國館。
第九章 居住建築/291
埃姆斯住宅和工作室;邁格尼住宅;阿爾梅勒的實驗住宅;兩個家庭的住宅。
第十章 高技派建築/337
蓬皮杜中心;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倫敦勞埃德大廈;香港滙豐銀行。
第十一章 綠色建築/395
格雷戈里·貝特遜樓;荷蘭中產銀行;Emerald民間公用事業區總部;約瑟夫·劉易斯高級數據管理環境研究中心。
文摘
先例的運用
當開展一個建築工程活動時,對於設計者來說,研究若干個著名的,權威的同類建築實例或相關作品是司空見慣的。這些權威的例子,或曰“先例”,對認識建築類型的一般特徵有指導意義,並且有助於找到成功的設計辦法。仿造不是目的;不是為了再一次創造已被建築進步所紀錄的成果,而是要從一定的技術水平出發,再往裡充實一些內容。採用某個特定的先例的做法,是可能有幾種目的的,最常見的是類似的組織策略、合適的技術系統、歷史模式,和形式的寓意。簡言之,這些是組織性,技術性,歷史性,和形式的先例。先例是我們研究建築史,閱讀建築刊物的主要原因。先例也形成了設計的連續性,使之成為了穩定的進步過程,而不是零星的幾個天才的發明創造。
設計者使用先例來明確他們眼中的探索建築策略的正確途徑,搜尋先例來自他們最初的項目調研,或是歷史知識和專業經驗。另外,他們還試圖通過認識早期作品的優勢與缺陷來降低風險,避免無謂的錯誤設計過程。來自這些先例的,最後被採用的特別元素或設計想法,還要依賴於這些例子與設計者對要解決的問題的理解的一致程度。換句話說,設計者是通過在已被論證的建築作品,和正開展的工作之間進行類比來套用先例的。
彼得·柯林斯把恰當地將使用建築先例,比作了法律判決時使用先例的情形,他注意到兩個學科都依賴於對過去積累的經驗的認同,和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定義的“非個人的,世代相傳的積澱”。在法律系統中,用於相似法庭判決的先例,是無條件的,強制性的,只要它未被上級法庭所否定。在建築決策中,使用先例大多數時候是主觀的,可以更具創造性。然而,即使在最主觀的層面上,用來激發正確設計途徑的想法也必須和具體業主、項目的特殊要求相融合。無論設計者選擇認同什麼層次的先例,依靠積累起來的判斷,總比為每個工程完全重新創造一套建築思想要切實可行。
從先例中得出的教訓和靈感,必須在這些積累的經驗釀出果實之前被設計者完全理解。簡單地拼湊一些感覺上怡人的元素,就等於不假思索地抄襲,這也是對業主利益的損害,對先例建築的褻瀆。要正確地運用先例,設計者必須認識到,什麼方案能確確實實地滿足業主、用地、氣候、和文脈的要求。必須冥思苦想,才能做出創舉。另外,特別是在從先例完成後已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的情況下,有必要審視一下由技術進步帶來的契機,這既包括建築建造工業的進步,也包括業主在當時採用的先進技術。
原創性是另一個鼓勵設計者變換套用先例來適應當前建築問題的動因。根據不同的建築意向,各方案對獨特性有不同程度的要求。羅浮宮曾在1625~1750年間經歷了不同建築師的數次擴建,卻都沒有偏離皮埃爾·萊斯克特的初次設計意向太多。在這個例子中,現有的文脈和穩定的建築技術要求以統一的風格來實現單一庭院周圍的建築的和諧豐富感。在另一個時代,以對比的方式建造房子來反映當代的文化與技術已成為時尚。貝聿銘優美的玻璃金字塔,作為羅浮宮庭院下方的博物館的入口,就是這種策略的一個赫赫有名的例子。
當然偶爾地,新建築也能以獨特的建築形象出現,並建立一個新的設計先例。水晶宮(約瑟夫·伯斯頓,1851年)經常被當作這樣的例子引用,因為它使用了新的建造技術,並且作為國際展覽館,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埃羅·沙里寧,1961年設計的位於杜勒斯的聯邦政府飛機場,是另一個里程碑,因為它是第一個單獨為噴氣式飛機設計的設施,也因為沙里寧使用了可移動的運輸廊,而不是大廳和飛機跑道。但無論這些和其他例子顯得多么權威和原創,在早期的實驗作品中也還能找到它們的影子。例如,伯斯頓早先的大溫室設計和他的鐵路建設經驗對於水晶宮的技術和成功是極其重要的。在杜勒斯飛機場的例子中,有一個團隊和沙里寧的進行了合作。他們在許多飛機場進行了調研,測量,甚至測出了步行者的行走距離,之後才採取了用汽車將旅客送至飛機的歐洲模式。
通過採用以被論證的,建成的作品來發展改進成功的設計策略,對於建築上的這種借鑑先例之舉,除了在法律層面有相同做法,在科學方法上也有相似的情形。科學家,和律師、建築師一樣,把自己視為在各自學科的進步過程中的一個貢獻分子。羅伯特.墨勒(1967年)把這個過程形容為:“科學,就是不斷地將頭腦中的猜想,與它要證明的現實相比較;藝術把新的想法建立在舊的上面,卻不反對舊的。”當然,建築的科學模型,是和把建築師當作藝術家的想法相矛盾的,然而,藝術領域卻很少重複已經被證明的,有重要意義的成功作品。繼伯斯頓的水晶宮之後,有許多做玻璃盒子的追隨者,但沒有一個著名的藝術家會用畫一罐子桃子的方式,來繼承安迪·威爾赫的“湯罐像”的貢獻。使用先例,是建築奮鬥的一個方面,可以被視為與理性的科學方法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在這裡,先例不是用來論證建築方法應完全轉向科學推理的。恰恰相反,加成邏輯式的設計方法,就是將用於探索建築可能性的理性思考累加在一起的形式。另一方面,推理的邏輯通常被視作是,排除設計可能性,直至剩下一種可能性的減法的、簡化的方法。問題是藝術和科學,建築學和工程學,都是既需要理性思考,又需要直覺思維的學科。任何努力追求的,創造性、實用性的成功,都是通過願意而且有能力在工作的不同階段,採用一切可能的妥當處理方式而實現的。沃爾特·格羅皮烏斯(1935年)曾說,“理性主義,儘管被許多人想像為新建築的首要原則,實際上還只是新建築的一種單純化的手段……除此之外的,人類靈魂得到的美學滿足,和物質產品一樣重要。”
被建築師借鑑過的先例,有時會廣為人知,並被發表。比如,許多建築師仍在參考著水晶宮。在這樣的案例中,我們可以通過它們所參考的建築,來了解某些建築設計中的富有新意的,起控制作用的思想。在其餘的像飛行博物館這樣的例子中,建築師並未明確表示用了任何先例,但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其工程及文脈情況來推理,至少是猜測其設計緣由。
易卜生·尼爾森似乎使用了位於洛杉磯外的,加州花園市的水晶教堂作為其歷史先例。兩個建築的技術手段之相似是很明顯的:空問框架結構,和高性能玻璃圍護控制了兩個建築,並且博物館展廊的自然光的充足性,再現了已于晴朗、溫和的洛杉磯被探索過的問題。
教堂竣工於1980年,而飛行博物館的設計工作開始於1979年,建設從1984進行到1987年。兩個工程最後的相關性在於一個人,維蘭特米爾.伯吉,他跟隨兩個建築團隊做了能量和光照方面的工作。教堂所用的策略,對於博物館工程的適用程度,是值得研究的,特別是因為西雅圖和洛杉磯存在著氣候差異。比如,很值得注意:博物館是機械採暖和致冷的,而教堂使用煙囪效應通過128ft的高度通風,以此取代機械系統。P.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