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院,1.勞動改造機關的一種。實施以教育改造為主、輕微勞動為輔的改造方針。2.為革命殘廢軍人特設的教養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養院
- 類型:勞動改造機關
教養院,1.勞動改造機關的一種。實施以教育改造為主、輕微勞動為輔的改造方針。2.為革命殘廢軍人特設的教養機構。
由於沒有正規的課本,教養院的課都是教師自編的,語文課全是古文,數學三角、幾何都是英文原版。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在那個特殊年代,這些簡單的需求根本是種奢望,可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的竺梅先夫婦,想盡辦法為這些孩子們創造...
荊州市私立孤兒教養院由徐永福、姚忠英夫婦1987年創辦,是我國首家私立孤兒院,被譽為“中華第一家”。20年來,在姚忠英的精心幫扶和培育下,該院共收養孤兒85人,培養了1名公務員、1名研究生、4名軍人、7名大學生並幫助5人成家,...
淨業教養院,中國近代佛教弘法團體。簡介 淨業教養院,中國近代佛教弘法團體。1940年成立於上海。院址設於上海佛教淨業社。為安置原上海國際救濟會難民收容所八十餘名無法遣散的孤兒而設立。關絅之任院長,後由聞蘭亭繼任,具體負責為副院長...
教養院橋 教養院橋是地理位置處在綏化路東段,橋邊原有教養院因此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橋地處綏化路東段。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處在綏化路東段,橋邊原有教養院因此命名為“教養院橋”。
漢口貧民教養所,195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是位於漢口的收養、救濟貧民的場所。歷史沿革 武漢淪陷期間,偽漢口市政府設在小新碼頭上海銀行倉庫開設,收養老殘。1946年,民國漢口市政府遷其至球場街德美最時洋行樓房,稱安老所。1948年...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殘廢軍人教養院紀念碑 位於新港西路下渡路廣州市第六中學運動場的西南邊。民國二十二年(1933)立。總高2.15米,總寬0.85米,其中三角形頂蓋邊長0.8米和0.45米,碑為花崗石,高1.3米,邊長0.45米,基座用...
1956年經人民政府決定,牟平縣(生產)教養院結束業務,院中幹部職員另行安排,數十名孤兒、嬰兒、殘廢,轉到煙臺生產教養院,至此,牟平恤養院各項慈善事業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2] 牟平恤養院舊址建築布局 編輯 播報 整體...
農藝生產,以解決糧食和經費之不足。截止1945年,共收養孤兒和鰥寡老人430名,恤嫠、恤產、恤殘等167名。1951年10月由牟平縣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牟平縣教養院,有職工43人,孤兒76名。1956年撤銷,將孤兒併入煙臺社會福利院。
1956年7月, 青島市生產教養院幼兒部56名兒童遷入兒童教養院。後駿馬上窮容淄博、昌濰、萊陽等地區城鎮之流浪兒童入院。是時,該院共有嬰兒14名,幼兒26名,兒童121名,工作人員30名。全部生活費由國家負擔,每人每月一伙食費10.5元,...
reformatory,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譯為“少年犯管教所,青少年教養院”,作形容詞時譯為“改革的,革新的;感化的”。單詞用法 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 reformatory /rɪˈfɔːmətərɪ, -trɪ/ ...
院 (即原西安兒童教養院)。十年間,在這裡修完高小課程,或升學深造,或走向社會的難童、災童和孤 兒近3000人。教養院從抗日戰爭時期創辦,到新中國成立之後,院長一直是智澄。他十分推崇陶行知的教育思 想,既當嚴父,又是慈母,...
上海淪陷後,戰爭初期成立的難民收容所和慈幼院等慈善機構相繼撤銷,大批孤兒重又流落街頭,掙扎在死亡邊緣,他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救助600多難童。早年經歷 竺梅先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地主家庭。到了他父親竺毓英手裡,家境已經大不如前...
該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呈現了載滿生產教養院學員的汽車,既呼應了影片開場和片名一起浮現的畫面(幾位手挽手的女性背對鏡頭在大路上緩緩走遠),也與《煙》結尾的場面如出一轍。(《文藝研究》張一瑋評)
廣西省第一育幼院 廣西省第一育幼院是一所位於桂林的幼稚園,1940年7月創辦。廣西省第一育幼院是桂林歷史上曾經開辦過的一所幼稚園。民國29年7月(1940年7月),廣西省賑濟會兒童教養院成立,後改名廣西省第一育幼院。
馮玉祥先生憐助孤貧,卻不欣賞“阿尼色弗之家孤貧院”這一院名,認為此院名有濃厚宗教色彩,就與安臨來商量,建議更名為“泰山教養院”,讓這些受苦難的孤兒們在這裡得到撫養,受到教育,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安臨來遵從了馮玉祥的...
對原機構徹底整頓改組後,於1950年1月成立青島市生產教養院,下設生產股、教養股、行政股,分育兒、醫務、殘老、習藝、勞動教育等組,並附設育幼國小。教養院收養無家可歸,無生活來源,無依無靠的孤老、孤兒、棄嬰,以及喪失勞動...
1938年,竺梅先與夫人徐錦華集資5萬元,在後琅泰清寺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自任院長,徐任副院長,接收來自上海等地的流浪孤兒600餘人,免費供住宿,開設國小、國中教育,辦院6年,捐資25萬元。1941年,竺兼鄞縣糧食調劑委員會委員。時...
曾被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新聞聯播、新聞調查、焦點訪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全方位報導過的湖北省荊州市私立孤兒教養院,系我國大陸第一家首創私立孤兒院。基本信息 不詳 建院伊始 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前來視察該院並題詞“愛心獻...
焦潤坤,新四軍老戰士。1924年10月24日,焦潤坤出生在江蘇省常州市一戶貧民家庭。1937年日軍轟炸常州,年僅13歲的他與家人失散,被國際災童教養院收養。1942年,他加入新四軍淞滬游擊一支隊,青年的他,滿腔熱血。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過多次...
1994年2月,在葉由根神父的倡導下,武永波姆姆開始收養老人和殘疾幼兒,成立安老院孤兒院。今天的大名思高教養院。在台灣 嘉義縣 在嘉義縣東石鄉與另一位曾經在大名教區服務過的匈牙利裔晁金明修士合作開設貧民診所。葉神父說著匈牙利...
始建於1949年的齊齊哈爾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從勞動教養院歷次更名為養老院、敬老院,1980年省編核准更名為黑龍江省克山社會福利院,2003年齊市事業單位改革時變更為齊齊哈爾市克山社會福利院,2007年齊編[2007]28號檔案確定更名為齊齊哈爾市...
鎮江市社會福利院 , 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中山東路1號,前身是鎮江市敬老院,1961年8月12日正式定名為鎮江市社會福利院,後曾改名老殘教養院、教養院,1978年復稱鎮江市社會福利院,是收容殘老、嬰幼兒童等綜合性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收...
之後,成立了南京貧兒教養院,由徐宗漢負責該院工作。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未幾,黃興因討伐袁世凱失敗,經由上海逃往香港,繼而避難日本,第二年避居美國費城,此時患上了肝病。徐宗漢聞訊趕赴美國照料黃興並協助其工作。1916年...
辛亥革命前,廣州西關逢源南約設有孤兒院一所,收容無人撫育的孤兒,由慈善機關合辦。辛亥革命後,由廣東省警察廳接辦。並增設女子教養院於花埭(花地),收容無人撫育的女童,不久,政局變動,女子教養院因經費問題而停辦,西關的孤兒...
中文解釋 ①抗日戰爭時期由宋慶齡創建的孤兒收養機構。 ②也稱“育嬰堂”。解放前,國民政府、外國教會等舉辦的收養社會遺棄嬰兒的慈善機構。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政府接收並改建為兒童教養院和兒童福利院。志工可協助項目 協助募款或收集物資...
1952年9月,莆田縣人民政府接管善育堂,改為莆田縣生產教養院。1955年,莆田縣生產教養院改名為福建省兒童教養院,收容孤殘兒童95人,後增加到400多人。1965年3月,福建省兒童教養院遷往建寧縣塔下村,改名為建寧兒童教養院、建寧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