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恤養院舊址

牟平恤養院舊址

牟平恤養院舊址,又稱十字會,位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東樓路39號,占地面積約752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181平方米。

牟平恤養院是牟平區紅十字會附設的永久性慈善機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成。恤養院舊址全院座北朝南,呈“目”字形格局,分前、中、後三進院,單體仿歐式風格,總體保持了中國傳統四合院左右對稱的布局,有樓房、平房總計299間。2001年,牟平恤養院舊址被確定為山東省省級優秀歷史建築。2007年,牟平區政府斥資300餘萬元將恤養院加以修繕重建。牟平恤養院舊址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尤其是歐式帶天井的庭式結構,在山東省內較為罕見,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和開發價值。

2019年10月,牟平恤養院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牟平恤養院舊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東樓路39號
  • 所處時代:1933年
  • 占地面積:約 7522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633-5-11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牟平紅十字會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六月,由畢業於北京中華大學,曾任北京紅十字會中學校長,當時在紅十字會中華總會協助會務的曹家莊人曹承虔聯合李盛群(籍貫不詳)、王瀾大(養馬島人)等人籌設,地址在牟平城內常家巷。
民國十八年(1929年),曹承虔他們先是花大洋一萬二千元,在常家巷購買了常大興商號四十九間房子,同年城廂南門裡地主德記捐地十四畝,作為建築恤養院的基地。牟平紅十字會確定恤養院“救濟區域,以魯東為範圍,建築宏偉,以廣容納之量”。常家巷的基地顯然範圍過小,且又分散。於是便移址城東,孫成甫個人捐地12餘畝,紅十字會購地5餘畝,總計18畝,作為建築恤養院的新基地。他們請人設計了建築圖紙,預計全部工程分三期完成,基金五十萬元。在募集了17萬元啟動資金後,第一期建築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動議興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春,動工,冬初落成。
1951年10月,牟平縣人民政府正式接辦了牟平恤養院,改名為牟平(生產)教養院。
1956年,經牟平縣人民政府決定,牟平縣(生產)教養院結束業務,院中幹部職員另行安排,數十名孤兒、嬰兒、殘廢,轉到煙臺生產教養院。
2007年,牟平區政府斥資300餘萬元將恤養院加以修繕重建。

建築格局

牟平恤養院舊址,全院座北朝南,呈“目”字形格局,占地面積約752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181平方米,牟平人習慣稱其為十字會。是牟平紅十字會下設和經營的一個慈善機構。整體建築分前、中、後三個南北相通的院落,單體仿歐式風格,總體又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左右對稱的布局,有樓房、平房總計299間。

主要建築

牟平恤養院舊址前院為橢圓形廣場,叢植花木,廣場中央留有鑄造大慈善家銅象之地。廣場後東西各有一個亭子,一為鐫刻捐助基金姓名紀念碑用,一為鐘亭。稍後建樓房一座,樓呈八角形,(故稱八角樓),共三十六間。上為禮堂,可容五百人。下分客廳、故去董事祀室、董事室、院長室及各科辦公室,檐前有額,題“老安少懷”四字。屋頂露台前檐,高樹旗幟,後置鐘亭,此為全院之主房。主房後有東西樓廂四十四間,東為教室、圖書室,西為學業成績展覽室、產品陳列室。接東西樓廂向北建平房十八間,作育嬰室、職員室、廚房等。
牟平恤養院舊址
牟平恤養院舊址

文物遺存

2008年,廣東省深圳市的曹靜儀女士向牟平區檔案館贈送了其祖父曹承虔先生(原牟平紅十字會會長)手書年譜資料。該年譜手稿詳細記敘了其家族和個人經歷,包括牟平紅十字會從創立到結束的大量重要史料以及曹承虔先生從事慈善事業的心路歷程。這些年譜資料的徵集發現,為研究牟平紅十字會及附設恤養院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佐證,也為正在進行中的牟平恤養院舊址修繕保護工程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牟平檔案館的歷史資料館藏。

歷史文化

牟平紅十字會
牟平紅十字會的主要慈善活動也分為臨時慈善事業和永久慈善事業兩類。臨時慈業是對突發事件和水旱兵災等進行賑救。永久慈業是針對臨時慈業而言,指常年開辦有固定場所的慈善機構。牟平恤養院即永久性慈善組織。牟平恤養院開業之日,煙臺恤養院就送來了20名孤兒。牟平恤養院下設三個科:事務科,管理全院的經濟財務、工藝農藝,配備科長、事務主任、工務主任及辦事員若干;教務科,負責兒童教育,配備科長及教員若干;家務科,負責照管嬰兒、產婦、嫠婦,配備科長、保姆主任、保婦、乳婦若干人。全院職工共37名。在業務上,育嬰、育孤部,主要是收養遺棄嬰兒。恤產部,臨產或已產的貧困婦女,凡屬到院中申請並經調查核實的,均可登記領取補助,每人發撫恤金十元,小米十斤,困難者發兩期;恤嫠部,生活無著之寡婦,經本人申請,院方落實後,發一小折,每月憑摺領取兩元撫恤費,特困者發三元;恤羸部,收留鰥寡孤獨老人,常年撫養;因利部,仿照紅十字會規定,扶助無本經營的商販,每次借款十元,每天還款一元,十天還清,仍有困難準其再借。恤養院相繼設立了工藝、農業兩部。農業部解決吃糧問題。工藝部設紡織、工藝、機電、製鞋、縫紉、織襪六個車間。

文物價值

牟平恤養院舊址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尤其是歐式帶天井的庭式結構,在山東省內較為罕見,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和開發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牟平恤養院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01年,牟平恤養院舊址被確定為山東省省級優秀歷史建築。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牟平恤養院舊址位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東樓路39號。
恤養院舊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牟平恤養院舊址,路程約1.4千米,用時約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