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災童教養院

國際災童教養院

1938年,愛國實業家竺梅先、徐錦華夫婦集資5萬元,在現在的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蓴湖鎮後琅泰清寺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竺梅先任院長,徐錦華任副院長,收容、教養了來自上海等地的流浪孤兒600餘人,免費供住宿,開設國小、國中教育,辦院6年,捐資25萬元。1943年底經費、糧食無繼,教養院停辦。

1990年9月,海峽兩岸部分原國際災童教養院學員集資在教養院舊址建梅華亭,紀念竺梅先夫婦功績。

2015年,以國際災童教養院歷史為藍本的紀念電影《雛鳥的天空》在史料陳列館開館儀式上宣布開機拍攝,並於2016年在中國上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災童教養院
  • 成立時間:1938年
歷史過程,建立,發展,轉折,史料陳列館建立,

歷史過程

建立

1938年7月23日,為收容和養育在戰火中失去親人的災童,竺梅先及其夫人徐錦華募集了5萬元資金,在奉化岙口泰清寺創辦了國際災童教養院。當時這裡收養的孩子一共有600多個,最小的4歲,最大的15歲。

發展

當時,教養院裡有四排教室、七座大寢室、一個大禮堂,還有圖書室、廚房、食堂、醫療室、理髮室、操場等。70多位教師不乏留洋歸來的高材生,教孩子們文學、英語、美育等文化知識。
教養院大門兩側的牆頭上刷寫著“臥薪嘗膽明恥教戰,驅除韃虜,光復中華”十六個大字。清晨,孩子們在大操場上做早操之前,齊唱《報仇雪恨》,歌聲響徹山間。
教養院提供一日三餐,四菜一湯,每月吃兩次肉。夏天,孩子們統一穿白襯衫、藍工裝褲,春秋季換髮夾襖,冬季換髮棉襖棉褲,全年穿布筋草鞋或蒲鞋,冬季加發一雙布襪。
教養院不但包了吃住,還請來了70多位教師。根據年齡與識字程度,孩子們被分為幼稚班、國小和國中部,四個月一學期,一年三學期,每周休息一天,為的是多學知識,快些成材。
由於沒有正規的課本,教養院的課都是教師自編的,語文課全是古文,數學三角、幾何都是英文原版。
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在那個特殊年代,這些簡單的需求根本是種奢望,可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的竺梅先夫婦,想盡辦法為這些孩子們創造了條件,要說嘔心瀝血也不為過。

轉折

“國際災童教養院”不僅給600名戰爭孤兒提供了家的港灣和學習的地方,還讓每個孩子在戰時獲得一份平安。寧波淪陷後,當時竺梅先已經去世,她的夫人徐錦華1人挑起重擔,有一次日本兵架著機關槍,衝進學校里,幸好有個老師會日語,上去跟他們溝通,徐錦華給他們看各國證書,還把自家養的兩頭豬給了他們,那本是給孩子改善生活的,不過此後日本兵來侵擾的次數越來越少。
在戰爭年代,先後要養活600多名孤兒非常不容易。竺梅先獨力支撐,歷盡艱辛,終因積勞成疾去世。靈柩從永康接回奉化時,從進泰清山路口一直到教養院,一路上跪滿了孩子。山路上,哀悼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哭喊聲久久迴蕩在山谷中。
“一定要把孩子們好好撫養下去,直到他們能自立為止。”這是竺梅先的臨終遺言。去世後,會計清理資產,發現他持有的四大公司股票全為教養院做抵押了。
竺梅先逝世後,徐錦華獨力支撐國際災童教養院,汪偽駐軍師長謝某等人受陳璧君指使,多次去院要挾接辦,但徐錦華大義凜然,嚴詞拒絕:“寧可忍痛解散,也決不讓‘小囡’去當漢奸的工具”。
據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方平介紹,1943年,因為生計實難維持等原因,國際災童教養院被迫關閉,那裡成了一片空地。20世紀五十年代大興水利,那裡修築了一條大壩,形成了岙口水庫。

史料陳列館建立

2015年7月2日,“國際災童教養院”史料陳列館在浙江省奉化市開館,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了當時竺梅先和災童的情況。
在開館當天,當年在“國際災童教養院”里成長起來的2名災童焦潤坤和蘇錦炎也來到了現場。焦潤坤老人2014年7月7日作為新四軍老兵代表與習近平主席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從“國際災童教養院”走出來的抗日戰士,這裡是愛國主義和抗日教育的啟蒙基地,竺梅先夫婦不僅是慈善家,更是一個民族覺醒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