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於2001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聯合召開了第五次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工作會議。94家高校出版社的社長和主管校領導在會上對《高等學校出版社"十五"發展規劃要點》進行了充分討論。
高等學校出版社“十五”發展規劃要點
“十五”期間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國家將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出版業必須與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相適應。作為我國出版業的重要方面軍,高校出版社應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教育背景和出版資源密集的優勢,抓住機遇,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為推動新世紀高校出版社的更大發展做出貢獻。
一、“十五”期間高校出版社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
1. 歷史性的發展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期間,高校出版社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無論是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還是在全國出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九五”期間,高校出版社堅持正確的辦社宗旨,積極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出版了一大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各級各類教材和反映學科前沿研究成果的學術專著,促進了高校和中國小校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整個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高校出版社主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出版了一批旨在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遇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圖書,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對推進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進程起了重要作用。高校出版社注意古籍和史料的整理以及科學知識的普及,出版了一批份量重、影響大的古籍和史料整理類圖書,以及大量高質量的社會讀物和科普讀物,對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做出了積極貢獻,有力地推動了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
目前,高校出版社有94家。整體辦社水平、經營能力、經濟實力都有了明顯提高,社會整體形象凸現,有部分出版社躋身於全國強社名社之列。“九五”期間,高校出版社一直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與1995年相比,2000年高校出版社的出書品種增長了23%,總碼洋增長了近3倍,達到48億,占當年全國出版業的11.16%。在國家相關獎項的評比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2000年,有4家高校出版社被評為國家優秀出版社,有20家被評為國家良好出版社;有4種圖書獲“五個一工程”獎;11種圖書獲國家圖書獎的相關獎項;53種圖書獲中國圖書獎;有多種圖書和教材獲國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圖書獎、優秀教材獎等;有16人被評為“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與此同時,高校出版社已形成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素質高、勤奮敬業的出版隊伍,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出版家,他們在對出版實務了解和通曉的基礎上,已形成了一些獨到的關於出版業改革與發展的理論見解,在整個出版業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一切奠定了高校出版社在全國出版業中的地位,使之成為我國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出版社在以較高速度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影響和制約著高校出版社的進一步發展。
--部分高校出版社滿足現狀,出版理念滯後,創新意識淡薄,面對發展的新形勢,發展思路不明確,缺乏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缺乏競爭意識與危機感,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做大做強的目標。
--有的出版社對高校出版社的性質缺乏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有的片面強調“事業單位”性質,忽視企業化改革和經營管理工作;有的片面強調"企業化管理",把市場經濟的規則簡單地照搬到社會主義文化出版事業中來,把高校出版社等同於創收單位,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甚至見利忘義,出版了一些格調低下或帶有政治傾向錯誤的書刊,在社會上產生很壞的影響。
--隊伍建設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缺乏出版事業發展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和複合型人才。不少高校出版社的領導和出版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
--少數出版社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個別社領導管理意識淡薄,政治責任感不強;有的高校出版社有章不循、甚至無章可循,管理環節漏洞百出;有的出版社經營管理制度尤其是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學的管理辦法、管理手段和必要的監控機制;特別是有的出版社由於制度不健全或者不按規章制度辦事,造成社內人員,甚至社領導違規違法,給出版社和學校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和不良的政治影響。
3. 面臨的新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形勢,高校出版社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發展新環境: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速到來,為高校出版社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與巨大的動力。高校具有的人才、知識、信息密集的優勢,為高校出版社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出版資源,為出版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同時,隨著高新技術對出版業影響力度的加大,也給高校出版社提出了如何吸引和留住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如何利用自己獨特的知識和人才的優勢提高出版的科技水平和出版物的科技含量,以及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出版資源等課題。
--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對高校出版社的發展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之中,必將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存在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活動方面的多樣化、多變性、差異性進一步增強。這對高校出版社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和新的課題。特別是高校出版社如何既能抓住機遇,發展壯大,不斷增強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強與國際出版界進行有效的聯繫、交往和合作,同時又能在政治上堅持正確的辦社方向,堅持弘揚主旋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的喉舌功能。
--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教育加速發展的要求,為高校出版社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高等教育體制的調整、高等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特別是2000年2月1日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提出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的重要思想,為高校出版社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高校出版社最佳化結構、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和效益以及制度創新提供了難得的契機。高校出版社面臨著如何抓住機遇,加速發展,形成自身新的增長點。不僅要為高等教育服務,還要為基礎教育服務;不僅要為校園教育服務,還要為社會教育服務;不僅要為學齡教育服務,還要為終身教育服務的課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國內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化、試點集團的建立,為高校出版社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更具挑戰的新環境。國外出版業雄厚的資本、豐富的市場競爭經驗、先進的科技手段、成熟的出版運作方式和管理經驗,對我國高校出版社極具借鑑意義,合作領域也將更加廣闊。國內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試點集團的建立,為高校出版社進一步整合、最佳化校內出版資源,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出版資源的多種價值,實現綜合效益提供了有利時機。另一方面,也對高校出版社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高校出版社要想生存並得到進一步發展,面臨著如何進一步加大內部體制改革的力度,增強自身實力,鞏固和加強在已有領域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強彼此的協作與合作,提高高校出版社的整體實力,增強抵禦風險和參與競爭的能力等課題。
--隨著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無論是在管理理念,還是在用人、分配和運行機制上,都在發生著變化。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高校出版社的主辦單位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理順關係,明確職責,加快發展,推進創新,促進高校出版社進一步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高校出版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奠定了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基礎。面對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有利發展環境,只要我們抓住這一重要歷史契機,走改革發展創新之路,積極應對各種挑戰,高校出版社一定能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二、"十五"期間高校出版社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及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出版導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全國的工作大局服務,為教育服務,為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服務。
(二)基本原則
--堅持為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的辦社宗旨,緊緊圍繞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不斷強化高校出版社的教育特色。
--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積極推進高校出版社整體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著力研究高校出版社做大做強的思路和方法,鼓勵基礎好、有條件的高校出版社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試點。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實事求是、因校制宜、因社制宜,分類指導、分級管理,整體推進和特色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在注重高校出版社整體形象的塑造和整體實力的發揮的同時,鼓勵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規模的出版社創造性地探索適合本校、本社實際情況的特色發展之路。
--貫徹規模、質量、效益相統一的方針,把最佳化結構和提高質量放在重要位置,鼓勵出版社在確保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最大經濟效益,使各出版社的實力和高校出版社的整體實力都有較大增長。
三、“十五”期間高校出版社發展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目標
“十五”期間,是高校出版社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繼續深化高校出版社改革,經過不懈的努力,力爭在"十五"期間,把高校出版社建設成為導向正確有力、管理規範有序、機制運轉靈活高效、出版隊伍一流、圖書質量上乘、兩個效益顯著、出版特色鮮明、大中小社並舉的與高校的地位和聲譽相匹配的我國出版業的一個重要方面軍。
(二)主要任務
1. 繼續堅持為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的辦社宗旨,努力出版為學校教學、科研所需要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各級各類教材、學術專著及相關圖書。“十五”期間,教材、學術專著的比例要保持在圖書品種的60%。進一步發揮高校的優勢,立足學校,面向社會,主動為經濟建設、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為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校園教育和社會教育、學齡教育和終身教育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優秀精神產品和文化產品不斷增長和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通過出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用書,在社會上樹立起教育出版社的良好形象。
2. 以紙介質圖書出版為主,大力發展音像、電子與網路出版和“社刊工程”,積極構建多種媒體的出版物立體發展的格局,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十五”期間,努力使電子出版和“社刊工程”成為高校出版社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完成列入國家“十五”規劃的重點圖書和音像、電子出版物的出版任務。
3. 堅持以出版為主業,充分利用現有的和潛在的資源,進一步挖掘所在高校在各層次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潛能,積極發展相關的文化產業,實現多種經營,力爭形成一些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獨立經營實體,為帶動全國高校出版社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 依靠市場機制和必要的巨觀調控,積極推動具有相同的出版資源、人才資源以及共同的圖書市場的高校出版社在選題策劃、出版和發行等方面的合作與聯合。“十五”期間,著力探索區域性或同類型出版社的發行聯合體,支持和推動高校出版社開展聯合發行、連鎖經營,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逐步做到資源共享、市場共用。
5. 立足自身優勢和特色,走適合本社的發展之路。有條件的高校出版社要通過內涵式發展道路,積極探索高校出版集團發展的新路子。“十五”期間,10%的高校出版社要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校出版社。其中有五、六個高校出版社通過內涵式發展道路,逐步建成具有集團規模和現代企業性質的大而強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團。40%左右的高校出版社要建成出版特色突出,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中而特的出版社。絕大多數高校出版社要在學科特色上下功夫,努力建成專業特色強,學術水平高,在同類專業出版社中影響較大的小而專的出版社。
6. 加大高校出版社改革的力度,進一步推進出版社內部“三項制度”的改革,落實社長負責制,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符合出版規律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的,科學規範、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7. 在確保社會效益的同時,高校出版社要謀求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和市場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十五”期間,高校出版社的總碼洋和銷售碼洋要在“九五”的基礎上實現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實力要與其在全國出版業中所占份額相一致。
8. 普及計算機管理和使用網路化管理,大力提高高校出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十五”期間,逐步實現出版編輯工作自動化、圖書發行信息網路化、出版事務管理計算機化;力爭實現出版社內部區域網路管理。不僅要把"中國高校教材圖書網"建成一個運用網路技術和平台提供高校全面的教材信息,推薦精品教材的公共性入口網站,還要依託該網逐步實現全國高校出版社聯網管理。
9. 要加強高校出版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建設。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校出版工作者隊伍,努力培養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熟悉市場、懂經營、會管理的出版家,一批在國內同行業、同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技術帶頭人,特別是編輯和市場行銷專家。
10.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在引進國外優秀出版物的同時,努力將優秀的高校出版物推向世界,擴大高校出版社在國際上的影響。
11. 依靠高校學科和人才優勢,大力開展出版科學、出版管理、出版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加快高級出版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增強高校出版社發展的後勁。“十五”期間,重點支持建成2-3個出版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使之成為高校出版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力量。
四、主要措施
為確保實現和完成“十五”規劃提出的目標與任務,教育部和高校出版社的主辦單位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領導,轉變職能,強化巨觀管理
1. 鼓勵和支持體制創新。通過體制創新,增強高校出版社的活力和發展後勁。體制創新有多種模式。“十五”期間,積極促進高校出版社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支持發展較快、思路明確、條件良好的高校出版社,採取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實現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2. 積極發揮行業管理的職能,爭取國家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支持,努力為高校出版社進一步發展創造比較寬鬆的環境
--積極爭取電子和音像出著作權,包括實施“社刊工程”所需的必要刊號,為高校出版社向規模化、集約化直至集團化方向發展創造條件。
--積極爭取並推進建立國家或教育部的高校出版集團的試點工作,包括在一些基礎好、影響大、發展勢頭強的合併高校的出版社中進行建立出版集團的試點工作,為高校的出版社的整合探索新的路子、創造好的經驗。
3. 建立評估制度,開展評優活動。
--通過建立和完善高校出版社評估制度,推動主辦單位及高校出版社進一步改善辦社條件,完善和落實各項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努力實現高校出版社經營和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
--通過開展“先進高校出版社”評選活動,鼓勵那些在堅持正確的辦社方向和宗旨,加強管理,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出版社,總結和推廣先進高校出版社的成功經驗,推動高校出版社進一步健康、快速發展。
--通過開展“優秀出版物”的評獎工作,鼓勵出版社積極出版優秀出版物,多出精品,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
4. 實施優秀圖書出版工程。
工程目標是要反映高校出版社的整體出版實力,樹立高校出版社的整體形象。主要任務是最佳化出版社的同類選題結構,避免選題重複,有計畫、有重點地組織出版和分步推出社會科學優秀著作出版工程、素質教育圖書出版工程、高科技圖書出版工程、優秀傳統文化圖書出版工程。
5. 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出版隊伍的整體素質。
--積極爭取在高校中建立出版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真正把出版專業納入高校學科建設和發展之中。
--進一步建立和發展出版研究所和出版研究中心,加強出版研究和人才的培養工作。
--與新聞出版總署定期舉辦高校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崗位培訓班,著重提高社長、總編輯的思想政治水平、職業道德素養和管理水平以及專業技術能力,使之成為帶領高校出版社不斷繁榮發展的堅強核心。
--不定期舉辦與出版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的講座或培訓班,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使高校出版從業人員始終能跟上高新技術的發展。
6. 鼓勵高校出版社之間以及高校出版社與國際出版界之間加強聯繫與合作,這是高校出版社進一步發展,增強抵禦風險和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召開“世界大學出版論壇”,邀請世界知名大學出版社與我國高校出版社社長與會,交流經驗,共同探討入世後雙方合作與發展問題,促進我國高校出版社更快地與國際出版界接軌。
--積極支持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的工作,鼓勵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進一步促成高校出版社之間各種形式的協作與合作。鼓勵和充分利用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與國際出版界建立起一種經常性的互訪關係和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力開展著作權貿易,增強圖書著作權輸出和引進的整體能力。
(二)充分發揮主辦單位的作用
1. 高校出版社的主辦單位要加強領導和管理,這是實現“十五”規劃目標和任務的根本保證。主辦單位要加強對出版社工作的領導,指導出版社學習和貫徹有關出版的法規及重要檔案精神,把握出版社正確的辦社方向和辦社宗旨,確保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2. 主辦單位要加強出版社的班子建設和隊伍建設,這是高校出版社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一定要選拔政治強、業務精、懂管理、善經營、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同志擔任社長,並組成一個有強烈事業心、責任感、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社領導班子。要保證社長任期的相對穩定,使社長能夠全面、長遠地考慮和推進出版社的發展。
3. 主辦單位要充分重視和支持出版社的改革、發展、創新,這是推動出版社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要重視出版社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要把出版社的“十五”發展規劃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之中,要象建設學校實驗室和圖書館一樣建設出版社。要營造有利於出版社發展的校內政策制度環境,鼓勵和支持出版社走自己的發展創新之路,進行人事、勞動和分配“三項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建立起適應高校改革和出版業發展需要的高校出版系列職稱評聘制度,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