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佐藤學,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
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日本學術會議第一部(人文社會科學部)前部長。著有《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課程論評——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師的難題——走向反思性實踐》《教育改革設計》等。中譯本有《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等。
譯者簡介
於莉莉,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畢業,教育學碩士,師從佐藤學教授。歷任
東京福祉大學兼職講師,日本埼玉工業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兼職講師。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際著名課程專家佐藤學教授的代表作,在日本印刷25次。
本書聚焦教學、學習、課堂、課程、教師、教師教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整理分析了最新的教育學知識與問題,揭示了新的教育實踐的方向。
本書既是綜合概括了近三十年來教育學研究範式轉變的航海圖,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羅盤針。本書既是洪促婆歡教育學的教科書,也是汗遷汗匯集了作者對書中所網羅知識的獨特的個人新見解的心血結晶。書中深入淺出的教學觀、課程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等,帶給教師諸多有益啟發,讀者據此可以建構各自的教育學觀、展開獨自的教育學設計。
本書適合於中國小幼兒教師、校長、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以及所有關心中國教育改革的人士閱讀。也特別適合中國小幼兒教師和校長培訓。
目 錄
第一章 教育方法學概要
——從教育方法的學問邁向教育實踐的學問
第二章 教育方法學的歷史
一、近代以前的教育方法
二、教學論的產生——夸美紐斯
三、適應自然教育學——裴斯泰洛齊
四、國民國家教育學——赫爾巴特與赫爾巴特主義
五、兒童中心主義教育與學習的共同體——杜威
六、效率主義教育學——博比特與查特斯
七、單元囑陵學習的各種類型
第三章 日本的教學與授業研究
一、教學謎腿幾的產生與制度化
二、教學改革的挑戰
三、戰後的新教育
四、教學研究與教師研修
第四章 教學研究範式的轉換
一、行為科學的範式——“過程—產出模型”
二、對行為科學的批判(1)——教育目標與教育評價
三、對行為科學的批判(2)——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
四、基於參與觀察的研究
第五章 教與學:意義和關係的重建
一、教學的兩個概念——“模仿模式”與“變化模式”
二、學習的再定義——關係論認識及其實踐
三、學習的理論——建享嬸舟構主義及其課題
四、教學的兩種模式——“技術性實踐”與“反思性實踐”
五、反思性教學——實踐及其表現方式
第六章 教室中對話(溝通)的結構
一、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行為分析——弗蘭德斯的互動分析
二、課堂教學中的溝通——貝拉克的教學分析
三、課堂教學的提境潤民族學方法論——梅漢的對話分析
五、教室話語與學力差異的研究
第七章 課程研究的課題
一、什麼是課程
二、學科內容的組織與特徵
三、教育內容的課題與文化領域
四、隱性課程
五、課程政治學
六、課程的文化研究
第八章 教師的專業性
一、教師形象探究
二、教師文化的各種類型
三、教師的實踐性見識
四、教師教育的難題
第九章 計算機與教育
一、信息社會的教育
二、多媒體與教育
三、計算機的活用
四辨剃槓幾、學習的網路
第十章 課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譯後記
中文版序
一門學科的基礎教科書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編寫、記述才好呢?我正是帶著這樣的自問自答開始執筆本書的。我認為,作為某一學術領域的教科書,它既應具備作為這一學科入門書的通俗易懂的特色,又應能網羅這一學科領域的最高研究水準的知識。其實,教科書(text)這一詞語最初出現在12世紀,是用拉丁語表述的,其語源為“聖典(Gospel)”,所以這個詞本身就具有“神所寫之書(God spelling)”的意思。
我自知無法記述“神的言語”,但我期許通過本書可為讀者提供教育學領域最高水準的知識。本書以“教育方法學”這一特別的名稱為題,主要記述的是定義為教育實踐學的狹義的教育學(pedagogy)領域的知識。近年來,教育學的相關研究分成了意指教育實踐學的狹義的教育學及教育科學(educational sciences)兩大領域。教育科學意指作為實證性、客觀性科學研究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構成了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它還涵蓋了與教育相關的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等領域。與其相對,狹義的教育學是與教育的價值、倫理、技術的選擇與判斷相關的實踐學,教育哲學、教學論、教學研究、課程研究等構成了其主要研究領域。本書《教育方法學》即是這個狹義的教育學的入門教科書。
近三十年間教育學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學的範式出現了巨大轉變。例如,30年前,在教育學研究中,行為科學學習理論(刺激—反應—變化)的“S-R”理論占支配性地位,學習過程被視為一種自然性的技術性過程,但是現今,學習被認為是基於各種意義構建的認知性活動,是一種文化性的社會性實踐。過去,也曾將教學實踐看作為達成知識與技能習得這一目標的技術性過程,曾視教學為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並運用“過程—產出模型(process-product research)”加以研究,而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教學實踐是以學習者的思考、探究為核心的文化性、社會性、實存性實踐,是教師與學習者的協同合作行為。
受到這一系列的學習與教學範式轉型的影響,教學研究的方法論也從量性研究向質性研究轉變,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民族學方法論、行動研究等多樣的研究方法被開發出來。本書將詳細記述代表這一系列變化的教育學研究範式的轉型,並為讀者提供今後可以進行最新的教育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在執筆本書時,我傾盡了所有智慧,希望可以在保證對相關領域的相關項目內容提供正確理解的同時,又可竭盡我的全力為讀者提供一個在任何相關書籍中都未曾有過的對於這些知識的全新見解。本書既是綜合概括了近三十年來教育學研究範式轉變的航海圖,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羅盤針。本書既是教育學的教科書,也是匯集了我對書中所網羅知識的獨特的個人新見解的心血結晶。衷心地期望拙著可常伴讀者左右,可以為建構讀者各自的教育學觀、展開獨自的教育學設計貢獻一份力量。
《教育方法學》一書在日本出版以來,讀者群不斷壯大,至今在日本已重印25次。作為專業性強、內容艱澀的教科書可以受到讀者及市場這樣的歡迎,連執筆人本人都備感意外。可見,這也證明了我們現有的教育大環境與教學實踐一線是多么需要新型教育學的最前沿的知識。
對一名專業書籍的作者而言,沒有比一本書的新讀者群不斷壯大、長年持續受到讀者喜愛更幸福的事情了,而本書可以跨越國境受到海外讀者的喜愛,對於作者來說更是至高的榮譽。
特別是本書可以在中國翻譯出版,對我而言是一件備感榮幸之事。自中國推行素質教育政策以來,中國的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飛速發展,具有國際視野的先進的教育改革得到不斷推進。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轉型期,本書如果能為中國的教育及教育研究提供一小塊基石的話,將是我最榮幸之事。
本書的翻譯,我特意拜託了曾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我的研究室學習了10年,現正在日本的大學任教的於莉莉。於莉莉是對我的教育學觀理解得最詳盡、最深刻的年輕的中國教育學者,迄今為止,我在中國50場以上的講演都是由她現場口譯。本書雖然是教育學的初級入門書,但內容繁雜,我所用的語言也極為艱澀,特別是全書很多地方的日語原文表述很難用中文確切表達。但是作為擁有深厚教育學功底的最了解我的中國弟子,她以驚人的能力克服了這些困難。在此,我向我的弟子於莉莉致以誠摯的謝意。
另外,也衷心地感謝出版方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已經幫助我在中國出版了《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及《靜悄悄的革命》這三本我的代表性著作。此次,我的又一本代表作《教育方法學》可以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讓我感到無上榮幸。
衷心地期待肩負中國與亞洲教育責任的年輕教育學者及教師們今後可以研讀本書,因為你們是教育的希望。
2015年11月18日於東京
三、對行為科學的批判(2)——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
四、基於參與觀察的研究
第五章 教與學:意義和關係的重建
一、教學的兩個概念——“模仿模式”與“變化模式”
二、學習的再定義——關係論認識及其實踐
三、學習的理論——建構主義及其課題
四、教學的兩種模式——“技術性實踐”與“反思性實踐”
五、反思性教學——實踐及其表現方式
第六章 教室中對話(溝通)的結構
一、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行為分析——弗蘭德斯的互動分析
二、課堂教學中的溝通——貝拉克的教學分析
三、課堂教學的民族學方法論——梅漢的對話分析
五、教室話語與學力差異的研究
第七章 課程研究的課題
一、什麼是課程
二、學科內容的組織與特徵
三、教育內容的課題與文化領域
四、隱性課程
五、課程政治學
六、課程的文化研究
第八章 教師的專業性
一、教師形象探究
二、教師文化的各種類型
三、教師的實踐性見識
四、教師教育的難題
第九章 計算機與教育
一、信息社會的教育
二、多媒體與教育
三、計算機的活用
四、學習的網路
第十章 課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譯後記
中文版序
一門學科的基礎教科書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編寫、記述才好呢?我正是帶著這樣的自問自答開始執筆本書的。我認為,作為某一學術領域的教科書,它既應具備作為這一學科入門書的通俗易懂的特色,又應能網羅這一學科領域的最高研究水準的知識。其實,教科書(text)這一詞語最初出現在12世紀,是用拉丁語表述的,其語源為“聖典(Gospel)”,所以這個詞本身就具有“神所寫之書(God spelling)”的意思。
我自知無法記述“神的言語”,但我期許通過本書可為讀者提供教育學領域最高水準的知識。本書以“教育方法學”這一特別的名稱為題,主要記述的是定義為教育實踐學的狹義的教育學(pedagogy)領域的知識。近年來,教育學的相關研究分成了意指教育實踐學的狹義的教育學及教育科學(educational sciences)兩大領域。教育科學意指作為實證性、客觀性科學研究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構成了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它還涵蓋了與教育相關的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等領域。與其相對,狹義的教育學是與教育的價值、倫理、技術的選擇與判斷相關的實踐學,教育哲學、教學論、教學研究、課程研究等構成了其主要研究領域。本書《教育方法學》即是這個狹義的教育學的入門教科書。
近三十年間教育學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學的範式出現了巨大轉變。例如,30年前,在教育學研究中,行為科學學習理論(刺激—反應—變化)的“S-R”理論占支配性地位,學習過程被視為一種自然性的技術性過程,但是現今,學習被認為是基於各種意義構建的認知性活動,是一種文化性的社會性實踐。過去,也曾將教學實踐看作為達成知識與技能習得這一目標的技術性過程,曾視教學為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並運用“過程—產出模型(process-product research)”加以研究,而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教學實踐是以學習者的思考、探究為核心的文化性、社會性、實存性實踐,是教師與學習者的協同合作行為。
受到這一系列的學習與教學範式轉型的影響,教學研究的方法論也從量性研究向質性研究轉變,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民族學方法論、行動研究等多樣的研究方法被開發出來。本書將詳細記述代表這一系列變化的教育學研究範式的轉型,並為讀者提供今後可以進行最新的教育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在執筆本書時,我傾盡了所有智慧,希望可以在保證對相關領域的相關項目內容提供正確理解的同時,又可竭盡我的全力為讀者提供一個在任何相關書籍中都未曾有過的對於這些知識的全新見解。本書既是綜合概括了近三十年來教育學研究範式轉變的航海圖,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羅盤針。本書既是教育學的教科書,也是匯集了我對書中所網羅知識的獨特的個人新見解的心血結晶。衷心地期望拙著可常伴讀者左右,可以為建構讀者各自的教育學觀、展開獨自的教育學設計貢獻一份力量。
《教育方法學》一書在日本出版以來,讀者群不斷壯大,至今在日本已重印25次。作為專業性強、內容艱澀的教科書可以受到讀者及市場這樣的歡迎,連執筆人本人都備感意外。可見,這也證明了我們現有的教育大環境與教學實踐一線是多么需要新型教育學的最前沿的知識。
對一名專業書籍的作者而言,沒有比一本書的新讀者群不斷壯大、長年持續受到讀者喜愛更幸福的事情了,而本書可以跨越國境受到海外讀者的喜愛,對於作者來說更是至高的榮譽。
特別是本書可以在中國翻譯出版,對我而言是一件備感榮幸之事。自中國推行素質教育政策以來,中國的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飛速發展,具有國際視野的先進的教育改革得到不斷推進。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轉型期,本書如果能為中國的教育及教育研究提供一小塊基石的話,將是我最榮幸之事。
本書的翻譯,我特意拜託了曾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我的研究室學習了10年,現正在日本的大學任教的於莉莉。於莉莉是對我的教育學觀理解得最詳盡、最深刻的年輕的中國教育學者,迄今為止,我在中國50場以上的講演都是由她現場口譯。本書雖然是教育學的初級入門書,但內容繁雜,我所用的語言也極為艱澀,特別是全書很多地方的日語原文表述很難用中文確切表達。但是作為擁有深厚教育學功底的最了解我的中國弟子,她以驚人的能力克服了這些困難。在此,我向我的弟子於莉莉致以誠摯的謝意。
另外,也衷心地感謝出版方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已經幫助我在中國出版了《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及《靜悄悄的革命》這三本我的代表性著作。此次,我的又一本代表作《教育方法學》可以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讓我感到無上榮幸。
衷心地期待肩負中國與亞洲教育責任的年輕教育學者及教師們今後可以研讀本書,因為你們是教育的希望。
2015年11月18日於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