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敏捷開發的興起,迫切需要企業文化進行相應的變革和升級。本書重點描述如何利用信任與責任模型來重構敏捷文化,使企業恢復活力和創新,創造更多利潤。 全書共10章5個附錄,首先介紹信任與責任模型,然後介紹如何通過適當的工具來增強信任和責任意識,如何清除障礙,如何量化
企業文化變革。本書條理清楚,有理有據,深刻揭示了變則通的道理,強調了活力與創新文化才是優秀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是卓越企業的核心價值。
作者薦語
波麗安娜·皮克斯頓(Pollyanna Pixton) 國際知名的合作型領導力專家,從業38年,開發了合作和合作型領導的概念,主要向企業和機構提供諮詢服務。她幫助企業創建工作環境,激發人才和創新的潛能,使團隊更具有生產力,更有效率,更有盈利能力。波麗安娜是Accelinnova的聯合創始人。她的研究主題包括打造以信任、責任/所有權、合作和商業敏捷力引導為核心的文化。
保羅·吉布森(Paul Gibson) 優秀電子工程師,在IBM工作38年後最近剛剛退休。他在英國和美國等地擔任過很多不同的角色,為IBM的產品和過程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IBM的最後十年,除了本職工作之外,保羅還參加了一個由董事會指定的指導小組,負責IBM的跨組織項目,幫助IBM近35 000名軟體工程師提升開發效率和質量。
在過去4年,保羅作為領導小組成員,負責領導全公司的敏捷、精益與合作等方法,他幾乎負責過IBM全球所有主要的實驗室,為員工提供培訓課程,與企業和團體流程負責人協作,幫助他們採用現代方法以提升效率。退休之後,保羅也一直為美國、歐洲和印度的客戶提供服務,針對如何提升績效、敏捷力、質量和合作式領導提供獨立諮詢服務。
尼爾·尼克萊森(Niel Nickolaisen) O. C.Tanner公司首席技術官,該公司主要
負責基於雲計算的創新軟體、獎勵、教育和識別解決方案,為全球8 000多家公司提供諮詢服務。激發人才,推動企業目標,提升業績,該公司設計的解決方案結合了全球化SaaS(軟體即服務)程式的強大功能和有意義的線下識別經驗。
尼爾擁有MIT工程碩士學位、
猶他州立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和
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尼爾在其職業生涯中執著於快速、務實的流程、團隊和成果改善方式。他熱心於IT和領導力轉型,並為普及相關套用積極發表演講、著書立說和開設培訓。
方敏(Min Fang) 在
美國微軟公司工作25年,退休前為資深
軟體架構師。他對許多微軟產品和服務的技術開發和測試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包括Bing搜尋、Cortana、中國創新項目、Windows、Windows Server、Exchange Server、SQLServer、COM+服務,MSN和IT等。他具有相當豐富的工程技術團隊和項目的管理經驗,熟悉軟體敏捷開發和經典的軟體管理,注重發揮團隊的優勢和創新,不斷地追求用戶滿意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
方敏是微軟美國華人協會的早期創始人之一,該協會已有幾千名會員。他長期熱心於華人協會的活動和幫助員工成長,主講過很多次職業發展講座。
目錄
01 釋放潛能
誰動了我們的世界/2
信任與責任的威力/3
信任與責任/10
本書約定/12
02 信任和責任
有些團隊做得更好一些/16
信任與責任模型/18
失敗象限/21
命令與控制象限/22
衝突象限/27
活力與創新象限/28
為什麼目標很重要/31
無法抗拒的地心引力/35
認了吧,現實總是不確定的/37
凡事都要考慮模糊性/38
且行且學習/38
坦誠應對模糊性/39
領導的作用/40
正直和誠信是基礎/41
小 結/43
03 建立信任和責任
達到“綠色狀態”/46
信任和責任狀態評估/46
評估問題/47
信任和責任模型/50
走出失敗象限/52
走出衝突象限/55
走出命令與控制象限/58
撞牆/60
小 結/61
04 信任工具
為什麼說信任攸關重要/64
缺乏信任的代價/64
信任評估/65
信任是被破壞了還是本身就缺乏/67
打造信任文化/69
消除病態的恐懼/71
以團隊為基礎進行業績考核/72
要求短期疊代,多交付產品交付周期/72
期待成功,允許試錯/72
消除不正常的行為/73
你的領導角色/73
當變則變,不要猶豫/74
決策過濾器/75
小結/76
05所有權工具
所有權,放還是取/80
取得所有權/81
不要拿走所有權/81
不要給答案,要善於提問/82
不要利用職位得到自己想聽的東西/83
不要糾正錯誤,要提出問題/84
幫助團隊取得所有權/85
創建失敗後的安全著陸點/86
放手讓團隊做決定/87
信任第一,要值得信任/87
大力宣傳願景/88
建立客戶和團隊的聯繫/88
其他所有權工具/89
巨觀領導立方體/90
小結/96
06商業目標校準工具
是否滿足公司的商業目標/98
以目標為基礎的一致性模型/99
四個問題/101
廣告牌測試方法/102
商業價值模型/105
目的/106
成本和收益/107
其他考慮因素/107
產品/項目啟動規劃/111
我們從哪裡開始/112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113
體驗之旅/114
靠什麼取悅客戶/116
保持專注/117
首先做什麼/118
概要性線框圖/118
故事情節畫板/119
最小可行性產品/119
項目管理/120
責任到人/120
會議物料準備/120
啟動計畫決策過濾器/120
小結/120
07正視模糊性
不要刻意追求確定性/124
主動風險管理/125
看見具體進展/140
模糊性和疊代方法/143
小結/144
08障礙排除工具
與人斗,不容易/146
這天之前我就要!記住,全部/147
向上管理/150
生成數據/151
“按我的方式做”/151
展示進展情況/151
經常通報項目更新/152
與不合作者合作/153
想一想不合作者/154
評估/155
不合作者的特點/155
不合作者的類型/156
不合作者為什麼會覺得不爽/158
為什麼要和對方合作/158
你會有哪些風險/159
你會怎么做/160
與不合作者合作的通用技巧/160
溝通/160
內容/161
傳達信息/163
對待不合作者的具體技巧/165
過程不合作/168
團隊協作/169
避開不合作者/170
小結/170
09度量指標
為什麼度量指標很重要/174
誠實正直/176
結果比過程更重要/177
學習比處罰更重要/179
度量文化變革/180
度量/180
領導力效能指標/181
信任/183
所有權/184
正視模糊性/184
指標牆/185
我們的指標有用嗎/186
只保留有用的指標/187
我們試圖達到什麼目的/187
指標對團隊有用嗎/188
指標的適用期限/189
什麼是行動周期時間/189
備用指標是否與業務要求實際一致/189
指標是加強還是削弱了團隊的所有權/190
收集和分析數據的實際成本/191
使用指標有哪些副作用/192
指標如何被誤用進而破壞我們對價值交付的
專注力/192
度量指標體系/193
為什麼度量指標體系會失敗/194
開始行動/194
小結/195
10案例回放
附錄A?快速參考指南/217
附錄B?信任與責任評估/218
附錄C?協作過程/223
附錄D?與不合作者進行合作/225
附錄E?度量指標的用處/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