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是196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 出版時間:1961年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023542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是196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是德國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41年。該書共有36章,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歷史”,通過對西歐各國和美國經濟歷史的回顧,與其盛衰興廢的經驗教訓的總結,對“流行學派...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是196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名著本)》包括四個部分——歷史、理論、學派和國家經濟政策。應當注意到,所有這一些都是在1844年以前寫的,尤其是其中第四部分所說的一些政治情況與商業政策,大部分現已不復存在。當時英國所施行的穀物法、航海條例...
歷史學派經濟學是反對古典學派經濟學的抽象演繹法、主張用歷史的方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歸納總結的一種學科。內容介紹 歷史學派經濟學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1841年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發表了《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認為不存在各國通用的規律而只有各國和各民族特有的發展道路,主張建立特定體系的...
政治經濟學是以歷史的生產關係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即是對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生產和再生產中人和人的關係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學科。 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科學實事求是的實踐家,他們聚集在經濟學自由主義的最深刻的因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巴師夏的旗幟下。另一派是以經濟學教授科學...
第二,德國經濟學家除了為市場辯護外,還力圖把制度及其殘餘理想化。第三,德國經濟學帶有極為明顯的沙文主義色彩。德國歷史學派指出各個民族經濟都有自己的特點,否認科學政治經濟學揭示的經濟規律具有普遍的意義。歷史學派的內容包括先驅者李斯特及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李斯特認為不存在政治經濟學,而只存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大衛·李嘉圖)——經濟學史的第二座高峰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首次系統論述經濟危機 《孤立國》(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第一部區位理論名著 《論財富的分配和賦稅的來源》(理察·瓊斯)——地租理論的經典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立足於中國 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是研究和揭示現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運行規律的科學,是在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實 踐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1。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原則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
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社會科學的一種,它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經濟學和英國曆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經濟學理論...
《政治經濟學(第3版)》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恩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內容簡介 本課程是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立論的出發點,闡述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社會經濟運行及其發展規律,探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全書共分9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作用主要表現在:制定經濟規範和維持市場秩序;保持巨觀經濟穩定;提供基礎服務;培育市場體系,保證市場有序運行;進行收入再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目標等。簡而言之,政府是以自己獨特方式和規律與企業、居民一起參與和影響國民經濟的。研究對象 從定義可知,政府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政府的...
在社會主義部分主要考察論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所有制結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成長與發展;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分配與再分配;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關係和社會主義巨觀經濟管理與調控。本教材主要供高職高專學生使用,也適用於經濟學科各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需求。目錄 導言1 學習要求1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的...
2014年8月17日,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巨觀分析師任澤平發表研究報告《“轉型巨觀”新框架之三——“習近平政治經濟學”與中國未來》,提出“習近平政治經濟學”這一概念,認為“習近平政治經濟學”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思想。其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
一、國民經濟衡量體系 二、國民經濟衡量指標 第二節 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 一、社會總供給的含義及其構成 二、社會總需求的含義及其構成 第三節 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平衡的條件 一、社會總供求平衡的一般界說 二、封閉條件下社會總供求平衡的一般條件 三、開放條件下社會總供求平衡的一般條件 四、社會總供求...
第一篇 國民經濟概論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一、政治經濟學概說 二、經濟活動的定義 三、政治經濟學和自然科學 四、單個經濟和國民經濟 第二章 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 一、科學描述的一般性質 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描述 三、經濟概念體系的建立 四、經濟現象的解釋 五、政治經濟學的分科 第三章 邏輯的經濟範疇...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校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主任。吳樹青教授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資本論》有較深的研究,主編《政治經濟學》、《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曾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孫冶方經濟學...
第十六章 經濟學中的倫理原則 第六篇 發展目標與發展戰略 第十七章 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綜合體系 第十八章 目標的動態相對平衡性和發展戰略的選擇 第十九章 衡量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實現程度的標誌 第二十章 經濟學的使命——代結束語 後記 作者簡介 厲以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創始院長、名譽院長。195...
《政治經濟學(第5版)/理論經濟學本科系列教材》中,大致體現了我們對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安排、主線的設定及某些有爭論的理論問題的看法。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三節 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和中國經濟學的發展 第四節 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小結 複習...
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從威廉·配第開始,中經亞當·斯密的發展,到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開始,到西斯蒙第結束。學科簡介 概念簡介 古典政治經濟學又稱古典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一般指英國古典經濟學,其傑出代表和理論體系的創立者是亞當·斯密,他所著的《國富論》把資本主義經濟學發展成一個...
導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2 一、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2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4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西方 7 四、不能用西方經濟學取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9 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理論體系 12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
財政學作為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早的歐洲,隨著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在財政學產生以前,已經存在著主要研究宮廷理財的“官房學” ,財政學繼承了“官房學”中的一些理財思想,並把財政問題提高到國家與經濟的關係高度來研究,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英文名稱 Public ...
第七章 國民生產活動水平的衡量 第一節 衡量國民生產活動水平的指標體系 第二節 國民生產活動水平的衡量方法 第三節 名義國民生產總量和實際國民生產總量:用價格指數來調整 思考題 第八章 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 第一節 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 第二節 國民經濟的總量失衡 第三節 國民經濟總量平衡的實現 思考題 第九章...
斯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傑出的代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總結了配第以來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並第一次把經濟知識歸結為一個統一和完整的體系,並加以豐富和發展。斯密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他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強調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批評了...
李斯特於1841年出版《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系統的提出了保護幼稚工業的學說。基本觀點 1對古典貿易理論提出批評 指出“比較成本說”忽視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只注重交換價值,不注重生產能力的形成,因而不利於德國生產力的發展,不利於國際競爭實力的增強,不利於德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經濟獨立 批評古典自由...
李斯特是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者,他在其經典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詳細闡述了他的生產力理論。李斯特認為,“財富的原因與財富本身完全不同”,“財富的生產力比之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經增加的財富獲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經消失的財富獲得補償”。在李斯特的生產力理論中,生產...
產業政策理論是產業經濟理論中又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產業政策的概念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但在此之前產業政策的思想及其實踐就已經出現了。19世紀40年代,德國歷史學派的代表李斯特(F.Liszt)發表了他的名著《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從歷史的角度對各國的經濟與政策進行了比較分析,並特別對比了英國的自由貿易...
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保護幼稚工業的貿易學說。含義 對幼稚產業的保護歷來是各國限制進口,排斥國外競爭者的相對合理的理由。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對幼稚產業保護論的爭論更加激烈。因此,我們需要以唯物辨證的世界觀重新審視這一理論,認識時代賦予它的新內涵。但是傳統...
在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當中,李斯特率先提出了經濟發展階段理論。他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寫道:"從經濟方面來看,國家都必須經過如下發展階段:原始末開發階段--畜牧業階段--農業階段--農業和製造業階段--農業、製造業和商業階段"。在他看來,上述五個發展階段是依次遞進的;另一方面,一國經濟發展程度同該...
李斯特的這種歷史主義的經濟發展階段論,形成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傳統和基本特徵。舊學派 李斯特 李斯特的發展觀由他提出的生產力理論、工業優先理論和國家干預理論三部分組成。在其名著《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李斯特首先回顧了西歐各國歷史,指出存在著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接著,他針對古典經濟學的價值理論,提出了他...
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1)一書中批判英國古典經濟學不強調經濟生活中國民有機體的重要,是"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經濟學。他的國民經濟學則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國民性和歷史發展階段的特徵。他反對古典學派的抽象、演繹的自然主義的方法,而主張運用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的具體的實證的歷史主義的方法。在...
1841年,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提出基於國家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理論,指出保護制度要與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又稱幼稚產業保護論。與重商主義不同的是,他從保護生產力的高度把貿易和國家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以國家主義為基調的貿易保護理論,在實施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