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會議

政治會議是中華民國在1913年成立的中央政治諮詢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會議
  • 成立部門中華民國
  • 成立日期:1913年
  • 性質:中央政治諮詢機構
簡介,組成,

簡介

1913年9月,袁世凱為成立一個機構以同國會對抗,乃指示國務總理熊希齡成立“行政會議”。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以該黨議員在二次革命中配合作亂為由,宣布取消國民黨籍議員的議員資格,追繳議員證書及徽章。解散國民黨造成了國會因不能達到法定人數而無法開會,致使國會癱瘓。
同年11月5日,國務院奉令通電各省行政長官,要求各省選派委員二人到北京組織行政會議,選拔條件是年齡在35歲以上,有10年以上行政經驗,明於世界大勢,品學俱優。在解散國民黨造成國會癱瘓的情況下,袁世凱以政府不能無諮詢機關為理由,下令組織政治會議。11月26日,大總統袁世凱發布《政治會議組織令》。
該令稱“共和精義,在集眾思,廣忠益,以謀利國福民,期於實事求是。現在正式政府已經成立,本大總統督同國務員,業將大政方針次第議決。但建設之始,萬端待理,關於根本大計,討論尤貴精詳。前經電令各省舉派人員來京特開政治會議,以免內外隔閡,俾得共濟時艱。現各省所派之員不日齊集,應再由國務總理舉派二人,各部總長每部舉派一人,法官二人,蒙藏事務局酌量舉派數人,本大總統特派李經羲、梁敦彥、樊增祥、蔡鍔、寶熙、馬良、趙惟熙,合組政治會議機關,務各竭所知,共襄郅治,奠邦基於磐石,以慰全國喁喁待治之心,本大總統有厚望焉。此令。”
同年12月15日,由“行政會議”演變而來的“政治會議”在北京正式成立。12月21日,《政治會議秘書廳規則》公布;12月24日,《政治會議規則》公布。
1914年1月10日,政治會議議決,以國會“組織不良,萬不獲已而求改善”為由,宣布停止國會參眾兩院現任議員的職務,每人分發旅費400元飭令回籍。同日,袁世凱據此正式下令解散了國會。2月3日,袁世凱下令各省“將各地方現設之各級自治會立予停辦”,2月4日袁世凱以21省都督、民政長請求解散省議會為由,將該問題交政治會議討論,政治會議議決應行解散。2月28日袁世凱下令“將各省議會一律解散”。1914年1月24日,政治會議議決成立約法會議這一臨時立法機構。
1915年5月26日,參政院根據約法會議制定的《參政院組織法》成立,政治會議乃停止。

組成

1913年12月15日,政治會議成立。其組成人員有:
議長:李經羲
副議長:張國淦
議員:
總統府特派:李經羲、梁敦彥樊增祥蔡鍔寶熙馬良趙惟熙、楊度;
國務總理派:方樞、吳貫因;
外交部選派:陳懋鼎
內務部選派:顧鰲
財政部選派:吳乃琛;
陸軍部選派:徐樹錚
海軍部選派:王崇文
法務部選派:余紹宋
教育部選派:許壽裳
工商部選派:夏敬觀
農林部選派:劉馥
交通部選派:陸夢熊
大理院選派:汪燨芝、姚震
蒙藏事務局選派:阿穆爾靈圭那彥圖、江贊桑布、貢桑諾爾布塔旺布魯克札勒、廈仲阿旺益喜、根頓丹增諾爾布;
綏遠城將軍選派:吳淵、劉朝望;
烏里雅蘇台將軍選派:徐蔚
阿爾泰辦事長官選派:恩華
直隸:梁建章、劉彭壽;
山東:王丕煦、艾慶鏞;
山西:邢殿元、李慶芳;
河南:沈銘昌、王印川;
安徽:江紹傑、孫毓筠;
陝西:王恆晉、白常潔;
江蘇:許鼎霖、張一麟;
浙江:孫世偉、朱文劭;
江西:梅光遠、夏孫桐;
湖北:劉邦驥、夏壽康;
湖南:貝允昕、任福黎;
四川:鄧鎔、胡忠亮;
雲南:朱家寶、周傳性;
貴州:黎淵、王朴;
福建:林萬里、李景銘;
廣東:周易、蘇乃鍇;
廣西:朱為潮、汪德溥;
奉天:張國淦、陳瀛洲;
吉林:齊忠甲、徐鼎康;
黑龍江:蔡運升、張志潭;
新疆:王學曾、楊增炳;
甘肅:范振緒、秦望瀾;
熱河:艾知命;
打箭爐:嚴崇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