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良是指漸進、緩慢、局部地改變阻礙社會前進的政治制度、政權結構及其活動方式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改良
- 目的:漸進緩慢、局部改變阻礙社會前進
- 性質:政治制度、政權結構及其活動方式
- 局限表現:不徹底性
政治改良是指漸進、緩慢、局部地改變阻礙社會前進的政治制度、政權結構及其活動方式的行為。
有人認為是改良主義運動;有人則認為不是。持“不能稱之為改良主義運動”的論者,認為列寧對改良主義進行過批判,而戊戌變法則有進步作用,說它是政治改良運動尚可,說是一次改良主義運動則不妥。認為可以稱之為“資產階級改革”,但不...
政治改革是介於政治革命與政治改良之間的一種政治變革。政治改革、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是三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政治改革、政治改良、政治革命是反映社會進化和變革的同一系列的三個概念。從三者的作用和功能來看...
蒙藏統一政治改良會 蒙藏統一政治改良會是1912年4月19日由姚錫光等發起創辦成立的協會,會長姚錫光,3月28日批准備案。協會宗旨 以改良蒙藏政治、提倡實業為宗旨。協會地址 會址設在北京大興縣胡同。
變革的政治 《變革的政治》是1975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牙買加麥可·曼利。內容介紹 一些政治主張 作者介紹 牙買加總理
早期改良派的代表有容閎、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他們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以自富自強而救國。主張和列強進行“商戰”,抵制列強的經濟掠奪,維護民族利益。在政治上,他們主張辦學校以培養人才,改革...
1884年議會改革,是英國資產階級為鞏固資本主義議會民主而進行的政治改良運動。議會改革內容 編輯 語音 從1868年起,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1880年,自由黨在國會選舉中擊敗保守黨而獲勝,組成第二屆格拉斯頓內閣。
議會改革(1867年議會改革,英國第二次議會改革)是指起始於19世紀60年代初,至1867年,英國展開的爭取第二次選舉改革的民眾運動,英國工業資產階級反對貴族寡頭統治,爭取擴大資產階級民主的政治改良運動。1867年7月15日,議會下院通過第二...
資產階級政治改良的首次嘗試 恩格斯曾經預言說:“甲午中日戰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濟基礎全盤的但卻是逐漸的革命化;意味著舊有的小農經濟的經濟制度,以及可以容納比較稠密人口的整個陳舊社會制度也都在瓦解。”歷史的...
一、百日維新期間政治變革的效果考量 二、辛亥革命時期的政治變革與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立法成果的效果考量 小結 第七章 總結與思考 第一節 從君主立憲到民主共和:清末民初憲政理念演進的原因分析 一、以君主立憲理念為指導的政治改良運動的...
沒有完美的平等、正義和真正的人類社會總體,因此只能對社會中出現的新情況作一點一滴的改良,正確的繼續下去,錯誤的則加以否定。這種從反對社會發展規律性而引出的社會改革方案是一種以實證主義為基礎的政治改良主義方法。
總之,馬周在貞觀年間,針對當時存在的諸多重大問題進行利弊分析,並及時上書唐太宗,或者使已經出現的失誤得到糾正,或者見微知著,提示了對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干預的原則和方法,從而為貞觀年間的政治改良乃至“貞觀之治”的形成和延續發揮...
主編為蔣智由,立憲派人物麥孟華、黃可權、張嘉森、馬相伯等先後參與編撰,以造成正當輿論,改良中國之政治為宗旨,內容設論著、時評、演講、記載、來稿、社報、雜錄等欄目。同月17日,政聞社成立後,被作為它的喉舌。鼓吹改造中國現行之...
一批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讓小說承擔社會教育職責,希望小說對現實社會政治改良有所補益。梁啓超在《譯印政治小說序》(1896),《論小說與群治的關係》(1902)、《告小說家》(1915)等文中闡釋了他小說革命的主張。認為“小說為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