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的古典根基可以追溯到格勞秀斯、康德、黑格爾的理論以及涂爾幹和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著作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建構主義
- 興起時間:20世紀80-90年代
- 貢獻者:肯尼斯·沃爾茲和羅伯特·基歐漢
- 核心命題:國際體系的結構等
冷戰的結束加速了建構主義的興起。雖然冷戰的結束是國際關係各派學者始料未及的,尤其使主流國際關係理論處於尷尬的地位,許多學者認為主流國際關係理論的問題來自於其物質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重視理念和整體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可能更具解釋力。1992年,亞歷山大·溫特在《國際組織》上發表了《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權利政治的社會建構》一文,質疑的目標直指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共同前提——國際無政府狀態,建構主義與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開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建構主義的核心命題包括:
1、國際體系的結構包括物質結構和社會結構。物質結構是行為體的實力分配及其相對位置;社會結構則是指行為體占支配地位的信仰、規範、觀念和知識等文化因素。國際體系的物質結構只有在觀念結構的框架內才能具有意義。
2、認同是利益的基礎,認同構成利益和行為。決定和改變國家行為、認同和利益的不是體系的物質結構,而是在國際政治互動中不斷產生的社會結構。
3、國際政治行為體和結構之間存在著互為構成關係。社會結構不僅確定單個行為體的含義及認同,而且確定這些單個行為體所從事的經濟、政治及文化活動的模式。同時社會結構又是行為體實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