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靈感
名字:放鶴亭
終於選到了【原創】了這一欄,誰都不知道我多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我的第一首古風原創。
雖然曾經有了一首原創《明天是晴天》,但從歌曲製作、唱功、設備條件到歌曲契合等各個角度來講,都不是一首令人非常滿意的作品。從12年開始翻唱,起起伏伏至今,卻一首原創的作品都仍然沒有,對於一個歌手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介懷的事情。
終於在14年夏天,我覺得時機成熟,鼓起勇氣向銀臨邀歌,很開心得到了銀子的鼎力支持,後來繼而聯繫到了李洋的編曲、擇荇姐的詞以及旺財的海報。這些人都是圈內我非常喜愛的強手,能夠得到各位的努力心血和支持我無比榮幸。
這首歌曲的歌詞化自蘇軾的《放鶴亭記》,是擇姐在聽到歌曲demo之後有感而發的創作,用她的話說,這首歌講逍遙無極、高天闊地、自由自在,我感受到了歌曲與歌詞的完美契合。不過在歌曲的錄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這首歌音區跨度不小,低音區卻依然要求得唱出蒼然充沛的氣勢,所以對於氣息的控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而我對於第一首原創古風歌曲要求自然不低,於是這首歌是我錄製時間最久的一首歌曲……
好在,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將靈魂置於雲龍山巔,上感蘇東坡豪放之性放聲而歌的心情,希望大家能通過歌曲看到翻飛翱翔與山間天際、自在無極的翩翩白鶴影。以這首歌為始,就這樣開始我的原創之路吧~
歌詞
鷲峰萬仞,翠竹千棵,朗月也共坐,
白石斜枕,檐牙高啄,銜來好山色,
這薺麥春雪,櫻桃晚風,吹覆翼下舊城郭, 不待晨露將晞,振翅即長歌。
西山之缺,東山之陰,朝翔而暮落,
立於陂田,鳴於九皋,自在飲江河。
誰蘊藉文章,草莽胸襟,徒羨山外煙濤多,
故築玲瓏高閣,別情寄白鶴。
飛去兮,排雲幾萬里,
矯然兮,霜翎不染泥,
任你碧霄晚亭,上下只須臾!
歸來兮,擊水而嘹唳,
晦明兮,馭電摧風雨,
縱然天涯比鄰,漂泊何所棲?
躬耕採藥,彈琴鼓瑟,佻達迎佳客,
朱冠雪衣,寒眸瘦軀,蕭疏立半側。
雖臨溪而漁,釀泉為酒,此鄉溫柔留不得,
可笑多情太守,竟千般不捨。
飛去兮,排雲幾萬里,
矯然兮,霜翎不染泥,
任你碧霄晚亭,上下只須臾!
歸來兮,擊水而嘹唳,
晦明兮,馭電摧風雨,
縱然天涯比鄰,漂泊何所棲?
飛去兮,巉岩何所忌,
鴻鵠兮,莫能追片羽,
任你沉浮寵辱,此去不可及!
歸來兮,晴空高且寂,
俯仰兮,千山層雲低,
縱然天地無極,此處或可棲!
————END—-------
歌曲鑑賞
月色朗朗,群山陡峭。就像那兇猛的鷲鳥在山間千棵翠竹的掩映下,於交錯橫斜的白石間,用它那如鉤的嘴殼昂首啄物,勾勒出了這一幅好山色。春雪過後薺麥層層,晚風到處櫻桃熟落,吹拂著舊日城郭。不及等到清晨的露珠幹了,那鶴就將要振翅高飛,長歌雲間。
從夜間寫到清晨,從層巒疊嶂的奇險山景寫起,引出即將展翅高飛的鶴。詞曲相依,開頭一段前奏由輕快到激越的引入,如同準備迎來一場潮汐,而在聽完整首歌之後回味時又覺得亦如同一部電影的精彩序幕。在音樂將到未到一個高點的時候,小墜的聲音流瀉入耳。低音渾厚而不失透亮,沉穩又帶著一種超然入定的瀟灑風骨,張弛有度,扣人心弦。帶著我們叩開這個仙霧繚繞的夢境的大門。
西山之缺,東山之陰,白鶴清晨而飛黃昏而歸。有時停在山間田野,有時在沼澤湖泊邊鳴叫,江河之水為它所飲。是誰腹中詩書,卻無如此胸懷氣度,只道羨慕山外塵俗中的熱鬧,於是在玲瓏高閣中寄情於白鶴。有人親自耕種採藥,彈琴鼓瑟,恣意灑脫迎客來;有人朱冠白衣,寒眸瘦軀,身影寥落。雖說是臨溪垂釣以泉釀酒,但這溫柔之鄉卻不可久留,可笑的是那多情的太守竟千般不捨。
這兩段既是借景抒情又是借鶴喻人。詞、曲、聲融為一體,縱橫捭闔,收放自如,須臾間就控制了聽者的情感,使之陷入其中動彈不得。
畫面一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鶴翔於天的壯闊畫面。自在而飛,萬里雲層都被甩在身後;身姿矯然,雪白的羽毛出淤泥而不染。上天入地,不過是須臾之間。擊水而歸,鳴聲響亮淒清;陰晴變幻間,馳騁於風雨雷電之上。縱然是天涯之遠也如同鄉鄰之近,可又有什麼地方是這漂泊之身可以棲息的呢?那險峻陡峭的山岩有什麼可怕?鴻鵠也不能追得上它分毫。任你這世間如何的寵辱沉浮,都牽絆不了它。歸來之時,萬里晴空高遠寂遼,俯仰一瞬,越過千山層雲。天大地大,這裡也許就是它棲息的地方。
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鶴翔九天,俯瞰群山,穿越雲層,掠過江河,逍遙而飛,自在而歸。天地萬物盡收眼底又沒有任何一件能入得了他的心驚得了他的情。
歌聲蓬勃而內斂,瀟灑超然而充滿力量。你覺得他是在撞擊著你的心,卻又覺得他根本無意於此,當你沉浸在豪邁激盪的韻律中時,他卻早已遠去,如同白鶴歸來,帶著深刻的禪意。就如同是一場劍舞,一個隱世高人坐看雲起雲落,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天地都為之震動。而妙就妙在,有破壞之力卻不行破壞之事,劍鋒挑起,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點到為止。讓旁觀者驚嘆武功造詣,更佩服這通透的胸襟,所謂君子,所謂大家之氣,大抵如此。
一是小墜對尾音的處理,雖然這個特色貫穿於他所唱的每一首歌中,但放鶴亭顯然是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從“故築玲瓏高閣,別情寄白鶴”開始,他的每個尾音都好似有魔力,短短一個字就將意蘊涵盡。“任你碧霄晚亭,上下只須臾”,我們看到了白鶴忽然一個俯衝,斂翅而下,優雅利落。“縱然天涯比鄰,漂泊何所棲”,我們看到了白鶴盤旋在碧空當中,倏地又遠去,陽光穿過羽翼,划過一道高潔的弧線,浩然之氣頓生。一個巧妙的尾音,成就了一幅佳作的點睛之筆。尾音作用的凸顯,並不是單獨的,而是整句歌詞情感的融匯和延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猝不及防之時就渾然天成。小墜對聲音的掌控對情感的駕馭,對二者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是越來越讓人驚喜。二是,深深地覺得這是一首詞曲相依,聲樂相溶的作品。就像經脈與血液,樹枝與花朵,山川與河流,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哪個部分變了,就不是所呈現出來的這首放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