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近地表陸地處置

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近地表陸地處置

《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第1卷):近地表陸地處置》是《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系列叢書中的一卷,由Harwood學術出版社於1989年出版。《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第1卷):近地表陸地處置》共分12章,各章節均由美國放射性廢物處置領域內具有豐富經驗和深厚專業知識的專家撰寫。《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第1卷):近地表陸地處置》旨在提供美國具有相對較低放射性水平(被命名為低放或中放廢物)的放射性廢物的近地表陸地處置技術。《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第1卷):近地表陸地處置》可供核工業、核電、核技術套用與環保部門相關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和研究生閱讀,同時也適合供對放射性廢物關注和感興趣的人士參閱。

基本介紹

  • 書名: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近地表陸地處置
  • 譯者:程小久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524807, 9787562524809
  • 作者:J.Howard Kittel
  • 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放射性廢物管理手冊(第1卷):近地表陸地處置》由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J.Howard Kittel 譯者:程小久 汪華安 鄭文棠 等

J.Howard Kitte,美國阿拉貢國家實驗室放射性廢物管理計畫辦公室主管。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言與背景
1.1 處置系統
1.2 性能目標
1.3 現行實踐和趨勢總結
1.3.1 淺埋
1.3.2 工程結構
1.3.3 岩石洞穴和廢棄礦井
1.3.4 液體廢物

第2章 交付近地表處置的放射性廢物
2.1 低放廢物
2.1.1 核反應堆廢物
2.1.2 機構廢物
2.1.3 工業廢物
2.1.4 政府設施產生的廢物
2.1.5 來自退役裝置的廢物
2.2 中放廢物
2.2.1 來自退役裝置的廢物
2.2.2 乏燃料處理產生的廢物
2.3 礦冶廢物
2.3.1 採礦廢物
2.3.2 選礦廢物

第3章 場址選擇過程
3.1 介紹
3.2 準備工作
3.2.1 明確責任
3.2.2 需求評估
3.3 公眾對選址的態度
3.3.1 社會關注
3.3.2 補償和獎勵
3.4 場址篩選
3.4.1 確定意向區域
3.4.2 選擇候選場址
3.4.3 候選場址特性
3.5 選址過程案例
3.5.1 巴西
3.5.2 加拿大
3.5.3 法國
3.5.4 美國

第4章 場址特性
4.1 前言
4.2 地質
4.2.1 概述
4.2.2 自然地理
4.2.3 土層
4.2.4 地質特徵
4.2.5 同質性和各向同性
4.2.6 地形穩定
4.3 地下水
4.3.1 概述
4.3.2 包氣帶
4.3.3 含水層和隔透水層
4.3.4 地下水流動系統
4.3.5 流動和傳輸特徵
4.4 地表水
4.4.1 概述
4.4.2 洪澇危險區
4.4.3 鄰近地表水體
4.5 其他場址特徵
4.5.1 地震風險
4.5.2 礦產資源
4.5.3 採礦區

第5章 處置場開發
5.1 處置場征地
5.2 處置場邊界
5.2.1 處置單元設計
5.2.2 緩衝區
5.2.3 專用通道
5.2.4 建設活動
5.2.5 地表排水
5.3 地表水管理
5.3.1 處置場選址
5.3.2 地形調整
5.3.3 臨時排水設施
5.3.4 壕溝覆蓋層
5.4 處置場布局
5.4.1 處置場運營
5.4.2 設施
5.5 成本
5.5.1 直接資本費用
5.5.2 非直接商業成本

第6章 處置場運營
6.1 放射性廢物的接收和檢查
6.1.1 概述
6.1.2 符合要求的運貨單和執照
6.1.3 放射性調查
6.1.4 不合格事項的處理
6.1.5 二次放射性廢物流的去污和處置
6.2 放射性廢物處置
6.2.1 美國聯邦法規10CFR61要求
6.2.2 處置場場區評估
6.2.3 運輸裝卸
6.2.4 容器安置
6.2.5 輻射防護
6.3 處置壕溝關閉
6.3.1 處置壕溝回填
6.3.2 處置壕溝封蓋
6.3.3 永久標記
6.4 處置場維護和穩定
6.4.1 處置壕溝維護
6.4.2 地表水管理
6.4.3 處置場關閉活動
6.5 處置場監測程式
6.5.1 操作監測
6.5.2 環境監測程式
6.6 職工培訓和任職資格
6.6.1 基本培訓程式
6.6.2 安全訓練程式
6.6.3 特殊技能培訓
6.6.4 身體健康條件
6.7 記錄管理
6.7.1 放射性廢物記錄
6.7.2 職工培訓記錄
6.7.3 職工輻射劑量檢測記錄
6.7.4 處置場監測記錄
6.7.5 處置壕溝合格證明和施工記錄
6.7.6 處置場圖紙和穩定記錄
6.8 處置場安全
6.9 緊急反應計畫
6.10 質量控制

第7章 高封閉性處置
7.1 引言
7.2 放射性廢物地表封閉技術
7.2.1 覆土窖倉處置場
7.2.2 地表混凝土結構處置場
7.3 地下封閉單元
7.3.1 深壕溝處置場
7.3.2 豎井處置場
7.3.3 地下混凝土結構處置場
7.3.4 地下礦井處置場
7.3.5 岩石洞穴處置場
7.3.6 高整體容器
7.3.7 水力壓裂
7.4 總結

第8章 環境監測
8.1 環境監測項目設計
8.1.1 環境監測的目標
8.1.2 監測項目設計
8.1.3 路徑分析
8.1.4 劑量測定
8.1.5 標準
8.2 監測系統的設計
8.2.1 空氣
8.2.2 地表水
8.2.3 壕溝滲透的污水
8.2.4 非飽和層或者包氣帶
8.2.5 飽和帶
8.2.6 地表土
8.2.7 植物和動物
8.2.8 直接的輻射
8.3 監測程式
8.3.1 運行前的監測
……
第9章 補救措施
第10章 低放廢物處置設施實用評價
第11章 處置方案比選
第12章 公共機構對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的政策
附錄 放射性廢物處置術語

序言

根據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白皮書,在核電項目建設的同時,應同步建設低、中放射性廢物處置場,以適應核電發展不斷增加的低、中放射性廢物處理的需要.未來我國將和其他核國家一樣,面臨著處理核廢料的巨大挑戰,需要立即籌劃和建設必要的低、中放核廢料處置設施。目前歐美已開發國家成功運行了多個低、中放廢物處置場,並出版了許多低、中放廢物處置技術專著,而我國正處於大力發展核電的時期,低、中放核廢料處置場的選址、開發和建設起步較晚,目前僅建成兩座分別位於甘肅玉門和廣東北龍的低、中放廢物處置場,可供借鑑的相關經驗技術和同類書籍較少.譯者目前負責國家標準《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處置場岩土工程勘察規範》的編寫工作,深感國內相關資料較少,在與美國低、中放廢物處置領域的專家交流後,組織翻譯了此書,旨在引薦“二戰”以來美國在低、中放廢物處置場上取得的重要技術和成功經驗,為我國低、中放核廢料處置場選址、開發和建設的核工業、核電、核技術套用與環保部門相關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借鑑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