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內鏡

放大內鏡

放大內鏡(ME)是通過在普通電子內鏡基礎上增加變焦鏡頭,使黏膜組織光學放大1.5~150倍的消化內鏡檢查方法。通過ME觀察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開口、微血管及毛細血管等微細結構的改變,有利於判斷黏膜病變的病理學性質,明確病變浸潤範圍及提高活檢準確性,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診斷方面有獨特優勢。ME還可與色素染色、電子染色、高解析度等技術結合,提高診斷效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大內鏡
  • 外文名:ME
  • 適應證:消化道黏膜病變良惡性質的鑑別等
  • 禁忌症:與普通內鏡禁忌證一樣
適應證,禁忌證,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適應證

1.消化道黏膜病變良、惡性質的鑑別。
2.消化道癌前病變的內鏡監測和隨訪。
3.內鏡治療前病變範圍和浸潤深度的判定
4.幽門螺桿菌感染、麥膠性腸病胃食管反流病等黏膜疾病的輔助診斷。

禁忌證

與普通內鏡禁忌證一樣,如嚴重心肺疾病、精神異常、消化道穿孔等。

檢查方法

1.檢查前準備
(1)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操作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2)用二甲矽油、α糜蛋白酶或N-乙醯半胱氨酸等清潔液清除黏膜表面的泡沫及黏液。
(3)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應嚴格,腸腔內小的糞塊或食物殘渣套用清水沖洗去除。必要時可加用東莨菪鹼等解痙劑減少胃腸蠕動。
(4)放大內鏡頭端常安裝軟質塑膠帽,塑膠帽末端與鏡頭距離一般約2mm,以保持高倍放大觀察時的成像質量,減少蠕動干擾。
2、檢查過程
(1)先套用普通內鏡模式進行全面觀察,發現可疑病變後,對擬觀察區域黏膜清潔沖洗,再進行放大觀察。放大觀察前可配合染色(色素染色或光學染色)以增強顯示效果。
(2)將內鏡頭端儘量靠近擬觀察黏膜表面,通過內鏡操作部的變焦旋鈕調節至最適合焦距,以便清楚顯示黏膜表面結構。
(3)移動鏡頭和調節焦距,可獲得病變黏膜表面的多角度形態,操作應輕柔,儘量避免鏡頭或塑膠帽損傷黏膜面,以免引起出血影響觀察。

臨床意義

1.食管放大內鏡
(1)早期食管鱗癌:正常食管黏膜為鱗狀上皮,無腺體開口,ME可觀察到食管黏膜下層的血管紋理,特別是乳頭內毛細血管袢。
(2)巴雷特食管:此病出現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癌變危險性明顯增加,常呈灶狀分布,黏膜隨機活檢常難以準確檢出病變,用ME有助於巴雷特食管的監測和隨訪,食管上皮小凹開口可呈圓點狀、橢圓狀、嵴狀、絨毛狀和不規則狀等多種改變,其中嵴狀和絨毛狀改變對腸上皮化生的診斷價值較高,不規則小凹常提示不典型增生。
2.胃放大內鏡
(1)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胃炎:胃體黏膜RAC(規律排列的集合小靜脈)結構消失、不規則或模糊,胃竇黏膜iDRP(界限不清的嵴樣結構)3、4型高度提示Hp相關性胃炎。
(2)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對胃炎組織類型的判斷與病理結果間一致性較好。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表現為正常小凹結構和毛細血管網消失,僅見不規則排列的集合靜脈,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表現與巴雷特食管腸上皮化生類似,黏膜表面多呈嵴狀或絨毛狀改變。
(3)早期胃癌:可表現為胃小凹細小化,甚至消失,腺管開口不規則,大小不等且排列紊亂,病灶表面正常的毛細血管網消失,代之以形態不規則的新生血管
3.十二指腸放大內鏡
可觀察到麥膠性腸病患者普通內鏡無法識別的腸絨毛萎縮,並可對絨毛萎縮程度進行分級評價,可作為麥膠性腸病篩查和隨訪的輔助手段。
4. 放大腸鏡(包括小腸鏡和結腸鏡)對小腸或結腸的可疑病變(炎性、腫瘤性、增生性等)進行觀察,初步判定病變性質,有針對性地活檢及內鏡下處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