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是2013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
- 作者:王志東主編
-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8804079
《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是2013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是2013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體制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通過理論闡釋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內涵、特徵、重大意義、重點任務、突...
《建設文化強國問題研究叢書》包括《自覺 自信 自強——涵養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內驅力》、《核心價值體系——鑄造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靈魂》、《體制改革——突破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制約屏障》、《傳承 創新——推進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產業——舞動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強勁兩翼》、《文化軟實力——...
(1)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
二是根據變化了的國際國內環境,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改革開放在不同時期或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我們黨適時召開全會審議和部署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三是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是由淺入深、由鄉村到城市、由經濟領域不斷向政治領域、社會管理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黨的建設領域、國防和軍隊建設...
該《決定》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調整最佳化所有制結構、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
二、大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國已經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新征程上,為我們掌舵領航的,就是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報告由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在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所作。2021年11月23日,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在南昌隆重開幕。易煉紅代表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第十四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攜手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精彩華章...
創新建立改革統籌協調、推進落實、評估問效機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任務落實開展大督查、總盤點,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財稅金融、行政審批、司法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四權”改革開題破局。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舉辦3屆中阿博覽會和首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獲批建設...
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突破制約融合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加快理論、科技、管理、實踐等方面創新。要加緊推進國家和地方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建設,編制好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構建軍民融合法治保障體系,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確保責任到位、措施...
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確立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基本道德規範,與儒家思想一脈相傳,是對幾千年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而根植於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當代經濟發展經驗形成的儒商文化,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互相印證,可以說是《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
放大優勢,以“浙江之窗”彰顯“中國之治”;必須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作為價值取向,堅持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紮實推進各領域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建設,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要求,貫穿到經濟、社會、文化...
廣西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在祖國南疆推進了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大業,八桂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沒有壯鄉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我們要矢志不渝堅持黨的領導,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習近平同志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他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民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這些...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
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持續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提出“小康之家”,明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並指出“所謂小康,從國民生產總值來說,就是年人均達到800美元”...
加強奧林匹克精神、中華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風尚教育,創新宣傳方式,強化輿論引導,圍繞打造“雙奧之城”名片,將體育文化融入首都城市文化建設中。講好北京體育故事,使體育運動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重要載體,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實現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發展的雙贏,彰顯大國首都風範和中華文化獨特魅力。(七...
服務型行政執法持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縱深推進,全社會法治意識明顯增強。平安河南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全面勝利,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明顯,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防動員建設不斷加強,援疆工作紮實有效。思想文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國堅持依法治國原則適用於網路空間,深入實施法治中國建設規劃,不斷推進網路法治建設,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在網路空間的實踐。網路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構建,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網路執法不斷加強,嚴厲打擊網路違法行為,網路生態和網路秩序持續向好...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適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以人為本,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全面實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保障公民的合法...
改革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當代中國的主旋律。30多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當代中國和中國人的面貌,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正是這個偉大轉折,孕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最大紅利。圖書目錄 緒論:改革紅利釋放的關鍵在於改革的突...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髮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同時,國際金...
站在時代高度看文化發展 王列生 【報紙】人民日報 2009-11-24 農歌會唱出農民心聲 王列生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8-12-30 我比汪暉本人更加焦慮 王列生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10-04-16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王列生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10-09-01 文化機構的結構矛盾與改革取向 王列生 【報紙】...
第三輯中,扶貧、抗疫、環保、高鐵、守邊,建設者、勞動者,海天、園林等都是詩歌表現的意象。有些作品在清新質樸的敘事中直抒胸臆,例如,《使命》寫“我”在國家級貧困縣扶貧,突破大雪的層層封鎖,去訪問那個並不相識的大山裡的人。詩中寫道:“我必須在天黑前到達。我懷揣的/這些光亮和溫暖,我要用雙手遞...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髮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同時,國際金融...
北京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建成運營,推進57項重大醫療衛生項目建設,新增病床6400張。全面提升社康中心設備配置標準,推進三級綜合醫院專家進社區。積極發展文體事業。當代藝術與規劃展覽館主體完工,深圳藝術學校新校區建成使用。兩部作品獲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組織開展深圳讀書月、市民長跑日等民眾文體活動3...
制定和實施戰略必須針對作戰對象,全面而重點地建設與運用武裝力量。在信息化局部戰爭條件下,戰略的對抗性更具有謀局造勢與綜合威懾相結合的特點,強調軍事鬥爭和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文化等鬥爭的整體配合,並將這種對抗和較量貫徹始終。戰略的預見性是對戰爭的時機、樣式、規模、方向、進程和結局作出的預先判斷。它...
三 當代中國消費文化的積極變化及存在的問題 四 構建有效支持21世紀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型消費文化 第十一章 大眾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一 大眾文化的概念與特徵描述 二 大眾文化的結構與功能 三 小康時代的大眾審美文化批判 四 社會轉型中的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建設 第十二章 社會科學與中國現代化 一 ...
23.張洪高,日本全納教育的實施體系、改革方向及面臨的問題,《中國特殊教育》2010年第12期。24.張洪高,正義:當代中國道德教育的核心價值,《教育學術月刊》2010年第10期。25.張洪高,中國道德教育從“崇高境界”向“基本境界”的回歸,《教育評論》2010年第4期。26.韓延明、張洪高,我國大學新校區文化建設的檢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