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語出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收回原來的視聽,專心致志於創作構思),耽思(深思)傍訊(傍同旁。傍訊,廣泛探求),精鶩(精神馳騁)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瞳朧(日初出由暗漸明)而彌鮮,物昭晰(明顯清晰)而互進。傾群言僻書)之瀝液(精華),漱(含)六藝(指六經)之芳潤(精華),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於是沉辭鏍沉的文詞)怫悅(深沉難吐),著游真街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吁,若翰烏(高飛的烏)纓繳(指中箭)而墜曾(同層)雲之峻。收百世之厥文(遺文),采千載之遺的,謝朝花於已披(開),啟夕秀於未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這是《文賦》對創作構思過程及其特點的精采描述:構思開始時,必須“寂焉凝神”,摒除視聽的干擾,這樣才能使精神活躍起來,遨遊於八極之表、萬仞之上。於是,原來一切處於朦朧狀態的情思愈加鮮明了,各種景物逐漸清晰,紛至沓來。諸子百家的精華,六藝、五經的文采皆為我用。語言和文采一反平時艱澀的狀態意外地湧出,這樣就可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文辭和意境。這時客觀的物象,主觀的情思,和表達這種物象、情思的辭采終於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精美的文藝作品。這是中國古代文淪關於憑藉想像進行藝術構思過程的最早、最準確、最生動的描述。“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正說明藝術想像的翅膀超越時空限制約特點。後來,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就是在《文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文論關於藝術構思的最初理論。但真正提出“構思”這個概念的,是日僧遍照會剛在《文鏡秘府論·論體》中所洸:“凡作文之道,構思為先。”後來,歐陽修在其《六一詩話》中薩“構思極艱”,使藝術構思的理論進一步深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