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髮難數,讀音zhuó fà nán shǔ.漢語成語,形容罪惡多得像頭髮那樣,數也數不清。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擢髮難數
- 拼音:zhuó fà nán shǔ
- 詞性:貶義詞
- 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 基本釋義:形容罪惡多得數也數不清
- 近義詞:罄竹難書,擢髮數罪
- 反義詞:微不足道、屈指可數
解釋
成語由來
典故
故事闡述
范雎,戰國時代魏國人。他曾想效忠魏王,但因家境貧困無法籌得活動費用,所以見不到魏王,後來只好先到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任職。
一天,魏昭王派遣須賈出訪齊國,范雎也跟隨前往。他們在齊國停留了好幾個月,都得不到齊襄王的接見。但齊襄王聽說范雎善辯論、口才佳,就賜了十斤黃金、牛肉、美酒等派人送給范雎。不過,范雎婉拒不接受。須賈得知此事,非常生氣,認為范雎一定是出賣魏國的秘密,才獲得此賞賜。
回到魏國後,須賈對范雎還是怒氣未消,就將這件事向宰相魏齊報告。魏齊信以為真,憤怒的命人把范雎毒打了一頓。范雎被打斷肋骨,牙齒也脫落了,他只好裝死。魏齊派人用蓆子把他捲起來扔到廁所里,又叫喝醉酒的賓客在范雎身上撒尿,除了羞辱范雎,目的是懲一警百。之後,范雎在魏國人鄭安平的幫助下,兩人一起逃跑並躲藏起來,范雎也改名叫張祿。後來,范雎在鄭安平奔走下逃到秦國,對外他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受到秦昭王重用封為相國。
魏國人對於范雎逃到秦國還成為相國的事並不知道,認為范雎早就被打死了,而秦國人一直叫范雎為張祿。秦昭王接受范雎的主張,準備攻打韓、魏兩國,魏王得知訊息後,就派須賈出使秦國,請求罷兵。這時,范雎改裝扮成窮人模樣,來到客館見須賈。自然,須賈見到范雎非常吃驚。范雎假意告訴須賈,自己在秦國官員門下當差。須賈見他穿著破舊,便起了憐憫心,留范雎吃飯還送他一件自己的粗絲袍。
兩人交談中,須賈問范雎說:“你知道秦國相國張君吧。我聽說秦昭王非常寵信他,有關天下的大事都由他決定。我此行的成敗也取決於張君。你有跟相國張君熟識的朋友嗎?”范雎說:“我家主人和他交情很好,我也能求見他,就讓我幫您引見。”於是,范雎找來了四匹馬拉的大車,親自給須賈駕車,一同去見張祿。
進了秦國相府後,范雎下車並對須賈說:“請等等我,我替您先進去跟相國通報。”但須賈等了很久,卻不見有人來。後來須賈向門卒探問,才知道原來范雎就是秦國相國張祿。須賈大驚失色,知道自己被騙進來了。他趕緊脫了上衣光著膀子並一路膝行,托門卒向范雎認罪。於是,范雎坐在掛了盛大帳幕的堂上,說:“你有多少罪狀?”須賈回答說:“就算拔光我的頭髮來數我的罪過,也還不夠計算。”
後來人們就把須賈說的幾句話,引申為“擢髮難數”這句成語,形容罪過多得難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