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機構艙

操縱機構艙

操縱機構艙(Control cabin)裡面主要是一些操縱設備,如駕駛桿、駕駛盤,也就是飛機上的駕駛艙,駕駛艙(Cockpit)是飛行員控制飛機的座艙,通常位於一架飛機的前端。除了早期的部分飛機,如今大部分飛機的駕駛艙採用密閉式的設計。飛機駕駛艙內一般安裝有各類飛行儀表和飛機控制系統。大部分的民航飛機,其駕駛艙和乘客的座艙之間用一道門隔開,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大部分航空公司加固了這道門,以應對劫機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操縱機構艙
  • 外文名:Control cabin
  • 別稱:駕駛艙
  • 定義:飛行員操縱控制飛機的座艙
  • 一級學科:航空科技
  • 二級學科:航空器
航空駕駛(操縱機構)艙發展歷史,操縱機構艙,駕駛艙空氣分配系統,相關設備,駕駛桿,駕駛盤,

航空駕駛(操縱機構)艙發展歷史

1912年,英國製造商阿弗羅推出一款F型試驗機,成為世界上第一架擁有全封閉式客艙設計的飛機。然而直至1920年代初期,部分客機還在採用駕駛艙開放,座艙封閉的設計。當時的軍用雙翼飛機、單引擎飛機、攻擊機普遍採用了開放式的駕駛艙,這種設計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當時封閉式駕駛艙已經非常普遍。
最大的障礙有封閉的小屋是窗戶都被製成的材料。此前有機玻璃變得可用在1933年,窗戶要么安全玻璃,它是沉重的,或硝酸纖維素(即:硝化纖維素),從而迅速發黃,是非常易燃。在20年代中期,許多飛機製造商開始使用封閉式座艙的第一次。封閉座艙飛機的早期包括1924年福克f.vii,1926年德國容克34W運輸,1926年福特Trimotor,1927年洛克希德·維加,在聖路易斯的精神,並且在由道格拉斯和波音公司生產的客機30年代中期。開放式駕駛艙的飛機是由50年代中期幾乎絕跡,培訓飛機,作物噴粉機和外自製飛機設計。
駕駛艙視窗可以配備有一個遮陽罩。大多數駕駛艙有當飛機在地面上可以打開的窗戶。幾乎在大型飛機所有玻璃窗具有抗反射塗層,和一個內部加熱元件融化冰。較小的飛機可以配備有一個透明的飛機篷。
在大多數駕駛艙飛行員的控制桿或操縱桿位於中心(中心棒),雖然在一些軍事飛機快的側桿位於右側。在某些商用飛機(即:空中客車,那裡設有玻璃座艙概念)兩名飛行員使用側桿位於外側,所以在左側,第一軍官的右側座位隊長的側桿。
除了一些直升機,所述右座椅在駕駛艙飛機是由所使用的座椅副駕駛。該船長或飛行員的命令坐在左邊的座位,這樣他就可以與他進行操作油門和其他底座儀器的右手。這一傳統一直保持到今天,與右側副駕駛。
駕駛艙的布局,尤其是在軍事快速噴氣式飛機,經歷了標準化,無論是在和飛機製造商的不同,甚至不同的國家之間。其中最重要的發展是“六個基本”的模式,後來的“基本款T”,由從1937年起開發的英國皇家空軍,旨在最佳化試驗儀器掃描。

操縱機構艙

容納飛機乘員的艙段,艙內有滿足駕駛所需要的指示儀表、設備及操縱手柄、腳蹬等,應保證駕駛員有良好的視界和滿足駕駛動作所需要的空間,有必要的應急救生設備和增壓設備。它的外形需與機身外形設計相協調,以減少氣動阻力。

駕駛艙空氣分配系統

是一種將調節空氣供往駕駛艙的空氣分配系統。駕駛艙由於有許多不絕熱的透明表面以及框架結構,同時還有電子、電氣設備,故其熱載荷答,艙內單位面積供氣量通常比客艙大得多,因此駕駛艙內的氣流速度大於客艙,而且由於儀表和操縱設備具有嚴格的安裝要求,噴口位置的選擇也受到限制。
操縱機構艙

相關設備

駕駛桿

駕駛員用以控制飛機升降及轉彎的桿狀物。前後推拉駕駛桿以操縱升降舵,左右壓桿以操縱副翼。在結構上要保證這兩種操縱的“獨立性”,互不干擾。
駕駛桿駕駛桿
在駕駛桿上端手柄上裝有各種開關和按鈕,如減速板按鈕、射擊按鈕、投彈按鈕、剎車把手等;有的手柄上還有調整片效應機構的轉換開關,飛彈發射按鈕等;圖中的限動釘用以限制駕駛桿的最大活動範圍;為使駕駛員跳傘安全,還裝有駕駛桿前傾固定機構。駕駛桿一般用於要求機動性好的和操縱費力小的殲擊機和中小型飛機。

駕駛盤

用以控制飛機升降及轉彎的盤狀物。駕駛員雙手握住駕駛盤前推、後拉則其支柱前後傾斜以操縱升降舵,左右轉動(支柱不動)駕駛盤則可操縱副翼。在結構上要保證這兩種操縱的“獨立性”,避免互相干擾。駕駛盤上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裝置各種開關或按鈕,如射擊按鈕、投彈按鈕、通話按鈕等。駕駛盤多用於操縱時費力較大和激動了要求較低的中型或大型飛機。
駕駛盤駕駛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