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牆(出自《呆是不呆——撞牆》)

撞牆(出自《呆是不呆——撞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雖然《撞牆》是一則十分荒誕的故事,可由此延伸的意境就不僅僅是故事這樣簡單,它一種象徵。倘若東郭子先生的話是一種主義,左野與焦苕就是這個主義的忠實信徒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撞牆
  • 作品出處:呆是不呆——撞牆
  • 文學體裁:讀書札記
  • 解釋:它一種象徵
原文,翻譯,反思,

原文

東郭子命三弟子赴襄陽,關至路口,曰:“自此而南,皆為通衢。遵彼大路,勿失勿迷。二三子,勉旃。”
南行五十里,大河橫前。溯流半里許,有橋。無忌曰:“何不橋行?”
左野蹙額曰:“師命南行,安得曲折?水?何畏也!”乃相攜涉河。水深且急,和死者數矣。
又南行百餘里許,有牆阻路。無忌曰:“抱牆繞行,即是通衢。”焦苕曰:“師言遵彼大路,安得繞道而行。循師之教,無往不利。背師之言,死無地矣。”用與左野迎牆直進,碰然聲響,倒於牆下。
無忌扶起之,曰:“繞行無半里,何不行權?”左野曰:“吾矢死靡它。與其背師命而生,寧如從師命而死。”焦苕亦曰:“背師之言,即為叛逆。”乃相扶相攙,直撞石牆,無忌阻之不及,已斃於牆下。
時人詠左、焦之事云:”行路方知行路難,北山無路走南山。可憐多少痴兒女,撞死牆前不轉彎。”

翻譯

東郭子命令三個弟子到襄陽去,走到路口,說:從這向南而行,都是通暢的大道。就按那條大路走,不要迷失方向。你們,一定要記住。”
向南走了大約五十里路,有一條大河橫在面前,逆流遊了將近半里左右,有橋在上面,無忌說:為什麼不走橋呢?
佐野皺著眉頭說:師傅命令我們向南走,怎么可以走偏路呢?水?有什麼好怕的!於是先伴著渡河,水流十分湍急,差點淹死很多人。
又向南走了幾百里地,有一堵牆擋在面前,無忌說“繞著牆走,就是大路了。”
焦苕說:“師傅說了要按照那條大路,怎么可以繞道走?遵循師傅的教導,沒有錯的時候。違背師傅的教導,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和佐野將迎著牆直走,碰的一聲響,被撞倒在地上。
無忌上前扶起二人,說:“繞著走,用不上半里地,幹嗎不從形勢而行呢?
佐野就說:“我認定目標到死不改,與其讓我違背師傅的教導活著,不如讓我聽從師傅的命令死去吧!
焦苕亦說:違背師傅的名理工,就是背叛。於是二人就相伴著堅定地撞牆
無忌來不及阻止二人都死在了牆前面。
當時的人評論左、焦的事說:在外走過才知道在外面的難處。山的北邊沒了路就該走南面,多少痴情的男女,寧可撞死在牆上也不願意轉彎。

反思

雖然《撞牆》是一則十分荒誕的故事,可由此延伸的意境就不僅僅是故事這樣簡單,它一種象徵。倘若東郭子先生的話是一種主義,左野與焦苕就是這個主義的忠實信徒。這二個忠實的信徒很認真、很頑固,並終因自己的認真與頑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從而書寫了完美的“愚蠢”,讓世人恥笑。對先生愚忠,信奉教條,缺乏獨立思維,不思變通,沒有創新,是東郭子的學生失去生命的根本原因。無忌與左野與焦苕的區別也在於此。前者因心中產生疑問,能夠獨立思考變通之法,不墨守成規,自然能抵達襄陽。反觀後者,不思變通,信奉教條,缺少創新,視先生如神明,終喪命於自己的愚忠。愚昧忠實與獨立思考、信奉教條與變通創新之間的矛盾衝突,說明思想解放在人們生活中的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們這樣的愚昧忠實、信奉教條的事例依然存在。30年的中國改革路上又撞了多少堵牆?在政治、在經濟、在醫療、在文化教育、在對民主思想理解與詮釋、在人民勞動福利保障等等方面,我們是否在撞過一次牆後,仍然不思進取?不獨立思考?不去作改善?愚昧式的勇敢,如堂吉訶德躍馬沖向風車?有必要說明的一點是,絕不能用“中國特色”作標籤去貼解放思想的提法,“中國特色”一詞已讓我們有些人用濫。 過去東郭子先生不僅僅有左野與焦苕這樣的愚忠學生,還有內心充滿疑問、思想獨立的無忌。“人言不足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用王安石的名句來表達的思想解放或者說改革開放,把這三十年來所走的道路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這是不是個信號,讀者自有高見,感謝溫總理用這么一句經典的古文,讓我們明白了三十年都沒弄明白的道理!相信我們的社會,在解放思想的同時,少些左野與焦苕這類愚忠的庸人,多些無忌這樣的能獨立思考的人才,那是我們的幸事,也是中國的幸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