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上片以推心置腹的知心話語慰撫老師,並給予老師最深切的同情與支持。下片寫那些看似縱情享受榮華富貴的袞袞諸公,不過都是虛擲歲月。全詞直抒胸臆,將自己對人生價值的理解和憤世嫉俗的情懷吐露無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問人生、頭白京國,算來何事消得。不如罨畫清溪上,蓑笠扁舟一隻。人不識,且笑煮、鱸魚趁著蓴絲碧。無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輪驛騎⑤,斷雁西風急。
英雄輩,事業東西南北。臨風因甚泣。酬知有願頻揮手,零雨淒其此日。休太息,須信道、諸公袞袞皆虛擲。年來蹤跡。有多少雄心,幾翻惡夢,淚點霜華織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摸魚兒:詞牌名,是原唐教坊曲名,本為歌詠捕魚的民歌,後用作詞牌。雙調一百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七仄韻。
②座主:科舉考試之主考官、總裁官,亦稱座師。
蔡先生:蔡啟僔(1619—1683年),字石公,號昆陽,浙江德清人。自幼到京,跟隨擔任吏部侍郎、東閣大學士的父親讀書。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被欽點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任檢討、日講起居注官。康熙十一年(1672年),與徐乾學同為順天鄉試主考官,納蘭性德為此榜舉人,因稱其為座主。次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蔡啟僔因順天鄉試“副榜未取漢軍卷”被彈劾,回故里,納蘭性德填詞以贈。
③“問人生”二句:謂人生在世,算來有何事值得於京城裡熬白了頭。 京國:京城。此指北京。 消得:值得。
④“不如”四句:此為慰藉之語。意謂不如歸隱江湖,知足保和,閒適自樂。罨(yǎn)畫,色彩鮮明之圖畫,這裡形容蔡先生家鄉之美麗如畫。
⑤“無端”三句:謂事出無端,令人悲痛欲泣,在這臨分別的時刻,又偏是西風淒緊,孤雁南飛。征輪驛騎:行人所乘之車輪與驟馬,代指蔡先生之將去。
⑥臨風因泣:迎風而泣下。杜甫《與嚴二郎奉禮別》:“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⑦“酬知”二句:意謂當此臨歧分別之日,正細雨濛濛,唯有頻頻揮手以酬知己了。 零雨:慢而細的小雨。淒其:淒涼。
⑧太息:嘆氣。
⑨諸公袞袞(gǔn):即袞袞諸公,舊時稱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袞袞:本指大水奔流不絕、旋轉翻滾的樣子,同“滾滾”。
⑩霜華:即霜花,謂白髮。

白話譯文

一輩子的時間、精力都耗費在朝廷里,究竟值不值得呢?還不如遠遁到風景如畫的水鄉,著一身蓑笠,駕一葉扁舟,做一名普通百姓,過一番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晉朝辭官歸鄉的張季鷹一樣,趁著蓴菰成熟的季節,煮美味的鱸魚來吃。毫無來由地鼻樑發酸,這送別的時刻,在分手的路口上黯然傷神。你就要踏上遠行的征程,此刻西風凜冽,孤雁南飛。
英雄人物從來志在四方,卻為什麼在風中流淚?頻頻揮手與知己道別,在這盡日的淒涼雨里。請不要嘆息自己的貶謫遭遇,那些仍在朝廷上占據高位的人有哪個及得上你的才華?這一年來的人生旅途啊,多少雄心,又多少挫敗,想起來不禁淚水飄零。

創作背景

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乾學、蔡啟僔主持順天府鄉試,性德是此榜舉人。隨即有人彈劾這次科舉副榜不取漢軍,致使徐乾學、蔡啟傅於康熙十二年降職還鄉。性德為之不平,作《秋日送徐健庵座主歸江南》組詩及《即日又賦》送徐乾學,作此詞送別蔡啟僔。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以推心置腹的知心話語慰撫老師。納蘭性德詞人直言人生在世,沒有什麼事情是值得讓恩師在京城中熬到頭髮花白的,能夠歸鄉隱居,在優美如畫的清溪上垂釣,自得其樂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這是詞人善解人意,對清白儒雅的老師在官場內部爭鬥中蒙冤後辭職歸鄉的選擇,給予的最深切的同情與支持。
下片寫那些看似縱情享受榮華富貴的袞袞諸公,實際上得到的只是身外的一時浮華,是在虛度人生。當然,事出無端,與老師分別之際,車馬蕭蕭,西風淒緊,孤雁南飛。恩師此番一去,就與自己再難見面了,因此納蘭性德心中悲涼不已,鼻酸泣下,細雨濛濛中,別情依依,唯有頻頻揮手以酬知己了。在傷心地慰藉老師之後,最後,納蘭性德還是忍不住吐露了自己憤世嫉俗的情懷:要知道,那些朝廷得勢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確得到了許多身外浮名,但都是虛擲歲月,人生有多少雄心,就有幾番噩夢,最終都是淚點霜華織。
剛剛中舉的納蘭性德,似乎應該是春風得意、前途無量的時候,然而這位年輕的貴公子,卻寫出這樣詞章,可知其內心深處對人生價值,另有不同凡俗的理解。這封學生寫給老師的信,也成為文學史上同類作品中情深誼長的上乘之作。從全詞看,詞人的座師蔡德清先生此番被迫回歸故里,可以說是受了不白之冤的。作為弟子除了填此以示同情和寬慰之外,也只能徒喚奈何了。但此篇中在慰藉座師的同時,也抒發了詞人憤世嫉俗的情懷。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盛冬玲《納蘭性德詞選》:“這首《摸魚兒》就是蔡離京歸南時容若送行之作。容若對他這位座主的為人和學問都很欽佩,而且懷著知遇之恩。詞中在對蔡表示同情和慰藉的同時,流露出對當政的袞袞諸公的不滿以及對仕途風波的感慨。不平之氣,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