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握固
- 起源時間:晉朝
- 宗教:道教
- 出處:《抱朴子》
握固是道教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式。出自晉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導“握固守一”。隋朝太醫令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上也有...
(3)握固是“睡仙功”中最主要的手訣。但在修煉初期,即修煉“服氣導引術”之際,由於氣道未通,應在導引之時開拳展指,嚴格按教材所示進行練功。待四肢氣機暢通...
含1德之厚2,比於赤子。蜂蠆虺蛇3不螫4,猛獸不據5,攫鳥6不搏7。骨弱筋柔而握固8,未知牝牡之合9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10而不嗄11,和12之至也。知...
(1)握固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閒聊、看電視時...
第一段錦: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方法:盤腿坐在蒲團 ( 或大方凳或床上 ) 上,輕閉兩眼,舌舔上齶,摒除心中雜念,調息 ( 輕細無聲 )10 分鐘。坐姿要求身體...
每事皆閉目握固,唯臨散氣之時則展指也。夫握固所以閉關防而卻精邪,凡初服氣之人,氣道未通,則不可握固。待至百日,或半年,覺氣通暢,掌中汗出,則可握固。...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
明·劉元卿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墮深淵矣。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盲人不信,握楯長號。久之,力憊,失手...
《導引經》雲:清旦未起,先啄齒二七,閉目握固,漱滿唾,三咽氣,尋閉不息自極,極乃徐徐出氣,滿三止,便起狼踞鵄顧,左右自搖,亦不息自極,復三,便起下床,...
右法,閉氣搓手令熱,摩後腎堂如數,畢,收手握固,再閉氣,思用心火下燒丹田,覺極熱,即止;單關轆轤法:左右單關轆轤各三十六。右法,須俯首,擺撼左肩三十六...
搐搦是不隨意運動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疾病的病理現象,表現為橫紋肌的不隨意收縮。指四肢抽搐(或兩腕握固、腰膝攣縮,或十指開合、肌攣)《醫碥》卷四:“抽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