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飼麥1號是一種農作物品種,該品種,中、早熟多棱皮大麥品種,幼苗半匍匐,株型較緊湊,苗期繁茂性好,分櫱性、成穗率在多棱大麥中較高,穗層整齊,熟相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飼麥1號
- 類型:揚飼麥1號
- 時間:1995年
- 機構:揚大農學院
適應範圍,特徵特性,栽培要點,
適應範圍
該品種在兩年省大麥區試平均產量為6359.1公斤/公頃,比蘇引麥2號增產3.27%,最高產量為8175公斤/公頃,居參試品種首位。省大麥生產試驗的平均產量為5775公斤/公頃,比西引2號增產11.51%。最大增產潛力為9000公斤/公頃。該品種1998年在臨海農場繁殖原種2公頃,平均產量為7350公斤/公頃,比鄰近的西引2號原種增產近1500公斤/公頃;2000年新洋農場種植14公頃,平均產量超過7500公斤/公頃,同年在上海農場剛開發的灘涂地種植30多公頃,平均產量達6000公斤/公頃,比其它大麥品種增產近2000公斤/公頃;2001年上海農場進一步擴大該品種在灘涂地上的種植面積,種植面積達230公頃,平均產量為5398.5公斤/公頃,比全農場大麥平均產量高750公斤/公頃,最高產量達6474公斤/公頃,可在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省推廣種植。
特徵特性
該品種,中、早熟多棱皮大麥品種,幼苗半匍匐,株型較緊湊,苗期繁茂性好,分櫱性、成穗率在多棱大麥中較高,穗層整齊,熟相好。每公頃穗數在600萬左右,每穗粒數在50粒左右,千粒重在30克左右,籽粒蛋白質含量為13.9%,超過優質飼用大麥的國標。株高與西引2號相仿,抗倒性略好於西引2號,高抗大麥黃花葉病,抗大麥網斑病,輕感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據沿海地區新開發灘涂種植,耐鹽性、繁茂性好於其試種的任何品種,且千畝連片產量在450kg以上,蘇州等地種植表明耐漬性、豐產性均適應當地氣候要求,可以在蘇南地區種植。熟期比西引2號早1-2天。
栽培要點
1.適期播種,江淮流域10月下旬至11月初,蘇南地區11月初播種。
2.提高播種質量,拿足適宜基本苗,一般20萬苗/畝為宜,遲播適當增加播量。
3.合理肥料運籌:一生尿素50—60斤,磷二胺30斤左右,氯化鉀20斤左右,其中基肥占總量的60%。
4.建立好田間溝系,防旱防漬。
5.注意病蟲草害的防治,淮北重點防治粘蟲、麥蜘蛛、蚜蟲,淮南重點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蟲。冬前和春後控制雜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