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機

提花機

提花機作為一種紡織工具,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據考古證實,從河南安陽殷墟墓葬銅器上保留的絲織物痕跡來看,不僅有平紋組織的絹,還有提花的菱紋綺。這說明,我國早在商代就出現了。 一般的織機只能織出平紋的織物,帶有複雜花紋的織物只有提花機才能織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花機
  • 屬性:紡織工具
  • 起源:源於原始腰機挑花
  • 朝代:商代
基本信息,發展歷史,工作原理,操作規程,

基本信息

提花的工藝方法源於原始腰機挑花漢代時這種工藝方法已經用於斜織機和水平織機。通常採用一躡(腳踏板)控制一綜(吊起經線的裝置)來織制花紋,為了織出花紋,就要增加綜框的數目,兩片綜框只能織出平紋組織,3——4片綜框能織出斜紋組織,5片以上的綜框才能織出緞紋組織。因此,要織複雜的、花形循環較大的花,必須把經紗分成更多的組,多綜多躡的花機逐步形成。據《西京雜記》載:有巨鹿人陳寶光妻所織散花綾“機用一百二十躡”,這么多的綜躡織造起來十分煩瑣,到了三國時馬均“舊綾機喪功費日乃思綾機之變”改六十綜躡為十二綜躡,採用束綜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古式提花機古式提花機

發展歷史

花本式提花機出現於東漢,又稱花樓。是我國古代織造技術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線制花本貯存提花程式,再用衢線牽引經絲開口。花本是提花機上貯存紋樣信息的一套程式,它由代表經線的腳子線和代表緯線的耳子線根據紋樣要求編織而成。上機時,腳子線與提升經線的纖線相連,此時,拉動耳子線一側的腳子線就可以起到提升相關經線的作用。織造時上下兩人配合,一人為挽花工,坐在三尺高的花樓上挽花提綜,一人踏桿引緯織造。東漢王逸《機婦賦》中,用“纖纖靜女,經之絡之,動搖多容,俯仰生姿”來形容織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縱提花機的場面。

工作原理

在提花機上,紋板套在花筒上,每織一緯翻過一塊紋板,花筒向橫針靠壓一次。當紋板上有孔眼時,橫針的頭端伸進紋版及花筒的孔眼,使直針的鉤端仍掛在提刀上。當提刀上升,直針跟著上升,通過首線鉤子和通絲帶動綜絲提升,此時穿入綜眼的經絲也隨著提升,形成梭口的上層。在綜絲的下綜環中吊有綜錘,在梭口閉合時,依靠其重量起回綜作用。當紋板上無孔眼時,橫針後退通過凸頭,推動對應的直針,使直針鉤端脫離提刀,因此與直針相連的綜絲和經絲均不提升,經絲就沉在下面,形成梭口的下層。所以每根經絲的運動是根據紋板上有孔或無空來決定的,紋板上的孔則是根據花紋和組織的設計要求軋成的,因此經絲的運動也就符合紋樣和組織的要求。

操作規程

1、維修時必須先按下左右兩隻紅色停止按紐,表示該機正在維修過程中。
2、嚴禁跨越護攔,上下樓梯緩慢小心,當心滑跌。
3、嚴禁將紋板過橋橫棍拆離,任意掛放龍門架地面而滾落,傷及設備和擋車工。
4、不得將工具隨意擺放,以防操作中脫手跌落而造成事故。
5、因維修需要而移動安全擋板時,待維修結束應及時復原歸位。
6、維修後開機,應先進行慢車運行2緯以上,確認正常方能進行快車運行,確認布面質量正常,設備運行正常才能離開該維修機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