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年逾花甲的
推銷員威利·洛曼,拎著兩隻沉重的、裝樣品的箱子回到家。他極度疲倦,仿佛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只有老伴兒琳達了解他、體貼他,盡一切努力來維護他的尊嚴,希望能給他一些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然而,這一切似乎都無濟於事……壯年時代的威利,一付精明強幹的神氣,兩個兒子比夫和哈皮,是他的驕傲。儘管比夫的學習成績不及格,也沒有引起做父親的重視,因為,他確認比夫將來完全可以當一名體育明星,然而,事與願違,大兒子比夫多次離家出走,寧願去當農業工人,也不願留在充滿競爭與欺詐的大城市裡。在沉重的壓力下,威利的精神恍惚不定。為了拯救威利,琳達呼籲孩子們要憐愛父親,甚至把威利要自殺的企圖告訴了他們。這時,小兒子哈皮想出一個辦法,讓比夫向朋友借錢,由洛曼兄弟自家獨立經營,以期乾出一番事業來。這個令人振奮的構想,使全家人抱著新的希望進入了夢鄉……為了預祝未來理想的實現,父子們約定在餐館中聚會。而就在他們見面時,雙方帶來的都是不幸的訊息:比夫沒有借到錢,威利也被公司開除了。這使得父子間又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然而,他們誰也沒搞清楚,生活不下去的社會原因。最終,威利還是自殺了,為了死後的保險賠償給家人帶來福利。
創作背景
“美國夢”是美國社會文化中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理解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關於“美國夢”的內涵,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廣義的方面來講,“美國夢”指的是作為“民主、自由、平等”的國家理想;從狹義的方面來講,它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自我奮鬥而獲得成功的夢想。
“美國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許多移民都是抱著“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人們相信,在美國,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不懈地奮鬥,只要有勇氣、創意和決心,便能獲得美好生活,而不依賴特定的社會地位和他人的援助。
“美國夢”本質上宣揚的主要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信念、銳意進取的民族精神以及兼容並蓄的寬容理念。但是在普通人那裡,“美國夢”的概念就變得非常具體和實際,成了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的代名詞。阿瑟·米勒在《推銷員之死》中展現的正是普通美國民眾對“美國夢”的認識。
美國經濟在20世紀20年代空前繁榮,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規模“戰爭訂單”的刺激,二是工業的社會化大生產,三是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大行其道。與此同時,美國股市投機盛行更給人們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1929年10月,美國突然爆發股災,直接引發了歷史上災難最為深重的“大蕭條”。這次經濟危機前後持續時間長達5年之久。兩百萬成年人在街頭四處流浪、無所事事。作者目睹了自己的父親由生意興隆到瀕臨破產,全家的生活由富裕至沒落。這一經歷和《推銷員之死》中的主要情節非常相似。
人物介紹
威利
《推銷員之死》中的主人公威利是一個小人物。他是個十分普通的美國推銷員,把自己的一生都執著於他所認知的“美國夢”,並不懈地為之付出。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夢想之上,把幻想當作現實。而他在生活陷入困境時,雖然也嘗試認清問題,卻由於對心中夢想的強烈渴望,而使自己被美夢蒙蔽。他天真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從不考慮夢想在這個商業社會裡是否有實現的可能。
琳達
琳達是表面上對丈夫的心意一定要隨聲附和的妻子。無論是在年輕時還是現在,琳達一直有自己作為女人和母親的想法,這是不曾隨著時間而改變的,而她從來不山自主地先將威利的心意當成權威的心意。威利和琳達之間的愛是不用存疑的,但他們之間的情感卻被社會法則異化了。
比夫
長子比夫在威利的心目中是明天的希望和太陽,現在的驕傲,是生活中的支柱和核心所在。他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堅信兒子比夫的事業必定會成功的信念。但是他過分的縱容和錯愛使得比夫養成了偷竊等惡習,最終在學業和工作中一事無成。
哈皮
次子哈皮作為一個小職員,不是認真勤勞地工作,而是通過歪門邪道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在劇尾處,通過父子間的深度交談,自我欺騙和相互欺騙的現象才展示在威利而前。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應當說,威利的真正悲劇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自殺,而在於他為之追求一生的夢想的徹底破滅,以及他對待生命的態度。這個窮困潦倒的小人物的毀滅反映了夢想與現實的衝突:一個卑微的小人物與輝煌的“美國夢”之間的衝突。這一衝突具體又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個人事業的無望,完整家庭的破敗。主人公威利作為紐約一家服裝公司的市場推銷員,他的工作主要是驅車來往於新英格蘭地區的幾個州,上門推銷公司生產的各式服裝。他年輕時信心十足,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堅信依靠自己的勤奮,不僅會給老闆帶來豐厚的利潤,也會為自己建立起可靠的市場推銷網路,有朝一日,他可以開設一家自己的公司。為此,威利拒絕了哥哥邀請他去阿拉斯加採礦的建議,因為他相信自己也能夠在推銷這一行業里挖出“金礦”,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可是,到頭來一切都化成了泡影。他辛勤地忙碌了36年,非但沒有成功,反而洛得一個被老闆解僱的下場。
不僅如此,威利的另一個夢想也以失敗告終,他的傾注了極大希望的兩個兒子均一事無成。大兒子比夫曾在中學裡就是學校的橄欖球明星,威利認為兒子一旦從綠茵場上轉戰商界,一定會取得巨大成功,為家庭帶來莫大的榮譽和巨額財富。但結果事與願違,比夫工作沒有著落,30歲了仍一無所成,比他小兩歲的弟弟哈皮也不務正業,成了投機鑽營、亂搞女人的浪蕩子。在生活環境和經濟困境的壓力下,父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以至於後來相互欺騙、反目成仇,令威利·洛曼倍受打擊,最終,他失去了所有生活下去的理由。
首先是社會原因。《推銷員之死》里的主人公威利·洛曼可謂生不逢時,當美國大張旗鼓地向外擴張疆土並向他的國民們灌輸這種雄心勃勃的淘金信仰時,以威利為代表的普通的美國人卻發現,他們已經深受這個社會的壓迫,甚至已經身陷生活困境,得到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所能進行自由選擇的餘地也越來越小。在這個時代,商業價值成為核心價值,攫取大量財富成為無數人的嚮往。結果,勤勉創業精神衰落了,而宣揚急功近利的各種市場技術盛行,所有的活動都轉化為單純的買賣活動,他們的生命已經放逐了理想精神,在物慾的驅動下成為了金錢的奴隸。威利最終沒有能夠靠推銷發財也沒有贏得人們的喜愛,他死後冷清的葬禮再一次證明了普通人成功道路的曲折以及金錢至上的社會現實的殘酷。事實上,威利的生存危機是一個社會的危機。M·W·斯坦伯格曾鮮明地指出了作者的這一寓意:“米勒把人的處境看作外在於個人的力量的產物,而這處境內固有的悲劇,是個人全力反對貶低人的秩序而遭滅亡的結果。
其次是個人原因。可以說,威利並非沒有其他生存的機會,但是,他偏執的“美國夢”無情地將他一步步逼到了難以生存的境地。一方面,生活中威利把實現“美國夢”當成生命中唯一的追求,一直以來,他總以成功的推銷員辛格曼的形象來鞭策自己,幻想著像他那樣“生意興隆通四海”。可是,冷酷的現實只能使他在幻想的世界裡尋求“成功的秘訣”,在不斷的自我安慰、自我愚弄中獲得生存的勇氣;另一方面,威利有著剛愎自用、自吹自擂的性格,有著極強的自尊心,但實際上他的自尊心是扭曲而脆弱的。當他在年老體弱之時、當他被老闆像“橘子皮”一樣地一腳踢開之時,他的夢想被徹底擊碎,他無論如何不能夠接受這個現實,他只能選擇死亡來逃避精神的痛苦,逃避世界的冷峻。
再次是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威利的另一個寄託,威利一直認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外表英俊、才幹卓越,未來一片光明。可是他的過於縱容使得大兒子比夫忘乎所以,甚至偷竊成習,最終在學業上一無所成;次子哈皮步義親後塵當了一名公司小職員。但他沒有腳踏實地去實現夢想,而是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競爭欲望,收受賄賂,勾引上司的未婚妻等等,全劇最後,父子的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才讓威利無奈地看到了自我欺騙和父子間相互欺騙的事實。另外,威利的妻子琳達對他的命運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琳達似乎是一個賢妻良母,她對威利百依百順、溫順體貼,總是激勵威利掙更多的錢,她對孩於也有著深深的愛。但正是這種關愛,無形中給威利帶來很大壓力,更重要的是使得威利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使得威利不斷地、一味地去編織脫離生活實際的“夢”。琳達沒有想到將丈夫從夢幻中喚醒,而是加劇了他的精神負累,世俗的物質欲望成了琳達生活的全部,她完全忽略了對威利精神世界的關注和了解。在這方面,劇作同樣表達了深刻的寓意:威利是在剛剛付清了自己房子的貸款之後自殺的。這著實讓琳達百思不得其解:“我真不明白……三十五年來我們第一次自由了,我們不欠人家錢了,你幹嗎要那樣做?”顯然,琳達沒有真正地了解威利的生活目的,威利不僅僅要滿足於還清貸款,他對家庭的期待、對兒子的期望實際上是他生活的重要動力和支撐。
該劇的悲劇主角是推銷員威利·洛曼,而他的悲劇則又分成兩層:首先是他個人內心的衝突,多次是他與兒子的矛盾。從表面上看,洛曼一家人之間所有矛盾的焦點都在於他們當下的物質條件與美國當時整體經濟狀況的反差上。威利·洛曼曾是推銷界小有名氣的人物,如今卻遭到少東家的解僱,家庭生活陷入窘境。相形之下,他的朋友查理不但事業一帆風順,兒子也即將成為大律師。對此,威利一方面極力在妻子面前貶低查理的“室內工作”,通過強調自己的“戶外性”來凸顯其男性力;另一方面,威利和兄弟本的幻覺對話揭示了他把“自然”看作毫無感情的物體和對象進行剝削的渴望。本勸說威利走出城市,去邊疆冒險,因為“城裡人只會說空話……到那兒(邊疆),握緊拳頭你就能掙出一大筆錢”。本為威利描述了殘酷的叢林紀則:走進自然,“不要跟陌生人公平地打架”、而要不擇手段地去攝取。雖然二戰後的美國早已不是當年本出入森林冒險發財的年代,但威利的這番幻想反映了他對自己所熟悉的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的懷疑和否定,因為這些浪漫而人道的價值觀已經等同於缺乏競爭力、最終被社會所淘汰的表現。與本的虛幻對話中,威利一再強調雖然他家住紐約,但也“打獵”著都市狩獵,清晰體現了他為向潛意識中受損的自然價值和都市價值兩方面做出補償而在內心進行協調的結果。
威利對自己以及比夫在取得商界成功的期望建立在美國長期以來特別是二戰後對“富裕”意識形態化的追求上,而後者的鞏固正是得益於工商業的擴張。這種實現富裕生話的單一化方式使以威利·洛曼為代表的美國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離開了土地和自然,他們的現代生活里擯棄了人與自然的聯繫這一維度,成了生態批評所認為的不完整的人。可以說,威利·洛曼頭腦中反覆出現的進入自然去冒險去發財的渴望。和同樣熱切的對回歸田園平靜生活的期待的鬥爭最終加速了他精神崩潰,導致悲劇的發生。
藝術手法
結構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
意識流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惡劣的燈光下,比較出角色的各種面向,最後鋪陳出整個完整的故事,不讓觀眾對任何角色做出某一種固定的評價。
該劇結構簡單,但在描述威利生命中的最後幾天時卻顯得複雜。米勒使用的倒敘手法和想像中的對話頗為新穎,向演員和觀眾提出了挑戰。由於採用了此類技巧,本劇即在今天看來仍具現代性。正如《時代》(Time)雜誌所指出的,很多新近創作的戲劇“因得益於,至少是部分得益於《
推銷員之死》,採用了某種時間旅行手法,將過去與現在、幻想與現實揉合在了一起”。
《推銷員之死》在藝術的構思和表達上同樣顯示了它的獨到之處。劇作是一部兩幕劇,舞台表現的時間是兩天一夜,劇作雖設計出一些直觀的現實場景,如推銷員威利的廚房、後院,威利·浴曼夫婦的臥室,比夫兄弟就寢的閣樓,紐約的一家飯店,威利的老闆霍華德的辦公室,以及波士頓的一家旅館房間等,但劇作所表現的又不僅僅是這些實際場景中的內容。作品通過回憶、幻想、講述等手段和視角,設計出一個具有開放意義的舞台空間,在現實和虛擬的遊走移動中,展示了威利及其家人的生活全景,著力表現的是他一生的希望、憂愁和苦惱。這種意識流式的結構安排使得劇作的主題表達深刻完整,立體地揭示出一個在現代社會中失盪了人的價值日標又不甘心失敗的人,為了維護做人的尊嚴而在逆境和虛幻中拚命掙扎的悲劇。
從某個意義上說,威利的夢也是所有渴望實現人生目標、生活理想的人們的夢。只是,威利的致命弱點不在於自己的夢,而在於對個人價值認識的某種錯位。現實已經遠離了理想主義時代,生存的壓力,價值的認識,是由現代人的生存狀況決定的,威利的生存困境正是現代人生存因境的一個象徵。
《推銷員之死》中反覆出現“夢。這個詞,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並不是所有的夢都具有價值。夢不是一種價值,而且肯定不是一種理想。威利的夢更是一種脫離商業化時代的錯誤,這個錯誤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面對物慾化的現實,適者生存的古老法則也許是生命無法迴避的選擇,重尋一種傳統的價值理想亦或是一種生存的姿態。
文本意象
第一個意象是“疲憊”。通過對文本的細讀,我們可以發現文本中“筋疲力盡“這個詞出現了六次,其中五次都是用來描述威利的。除了筋疲力盡,另一個詞“疲倦的”出現了十次之多,當中有六次都是和威利相關。除了這兩個詞,威利的言行
也給讀者留下了疲憊的印象。例如,當威利回家的時候,“他已筋疲力盡的樣子。他用鑰匙開了門,走進廚房,放下了重負,撫摸疼痛的手臂。”很顯然,威利身心疲憊。他雖然聽到了笛聲卻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在第一幕剛開始,威利就告訴琳達,“我累得要死了。”接下來,“他挨著床沿坐在她身旁,稍微有些麻痹的感覺”。威利現在已經六十歲了,還要努力工作養家餬口,可他兩個兒子卻未意識到這點。一向隱忍的琳達最終還是開口責備自己的兒子,並把他們父親目前的處境告訴了他們。得知父親的情況後,比夫打算從奧利弗那兒借些錢做生意.這讓威利覺得生活開始有了好轉。那天晚上,威利“睡的像死了一樣。這些月來還是第一次。真想像不到.星期二早晨唾到十點鐘……”很顯然.長久以來威利的大腦就沒好好休息過,他太需要放鬆地好好唾覺了。
但希望很快就被掐滅了,比夫沒有借到錢,威利也被解僱了。現在的威利,正如琳達所說,他只是一艘尋找港灣的小船。威利太需要找個無牽無掛的地方徹底地休息休息。年青時的威利,懷揣著成為一個偉大的推銷員的夢想.他不遺餘力地討好自己的顧客,但他最終被現實擊敗。現在他已經疲憊不堪,也不敢直面現實。因此.威利筋廢力盡的意象暗示了他美國夢的徹底破滅。
第二個意象是“孤獨”。文本中和孤獨相關描述出現了十四次之多。作為一名推銷員,威利經常在路上奔波,因此孤獨自然成了威利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了打發孤獨,威利有了情人。他也曾和自己的情人講述自己的孤獨。“我寂寞得慌——尤其是在商業不景氣,沒有人可以聊天的時候。”比夫發現他對琳達的背叛後,威利也是以孤獨為自己開脫。其實,細讀文本.讀者就會發現威利在劇中經常感嘆自己孤孤零零的。而他的孤獨感在童年時期就和他相伴了。在威利三歲零十一個月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他。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望父愛,可這只是他一個不可企及的夢想了。現在,威利是兩個兒子的爸爸了,可自己摯愛的大兒子比夫從來就不了解自己對他的苦心,尤其是在比夫發現他的情人後,更是一次次讓他失望。除了兒子給他帶來的打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也讓他感到疲憊與孤獨。從琳達口中的描述,讀者可以看見一個孤獨的老者,把裝有商品的箱子搬下車,又原封不動地搬回來,然後又搬下來……現在的威利已經推銷不出任何東西了,但他還是徒勞地努力著。因威利長期在外工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他的兩個兒子比夫和哈皮也常感到孤獨。在比夫很小的時候,他曾告訴父親沒有爸爸在身邊,自己和弟弟時常覺得孤獨無助。在比夫知道父親的婚外情後,他開始自暴自棄,並離開了家。在外奔波的這些年,比夫嘗試著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找不到自我。現在他三十四歲的他仍然單身。而弟弟哈皮也過的不開心,他在和哥哥聊天的時候,說到了自己內心的孤獨。“有時候,我一個人兒坐在自己的公寓裡,我盤算著自己付出去的房租.簡直荒唐。可是話得說回來,這是我一向的心愿:我自己的公寓,一輛汽車,很多的女人。不過,他媽的,我還是寂寞。”和比夫相比,哈皮擁有很多東西,可他仍然感到孤獨。很顯然,孤獨感籠罩著這個家庭。他們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讓他們的生活像夢一樣。因此,讀者把和孤獨相關的意象聯繫起來,不難發現劇本所反射的一個重要主題——家庭凝聚力。毫無疑問,低家庭凝聚力導致了威利和自己兩個兒子的孤獨,這也是威利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品影響
《推銷員之死》是米勒戲劇創作的巔峰之作,並為他贏得了托尼獎、普利茲獎和紐約劇評界獎。
《推銷員之死》連演742場,被譽為“戰後美國最偉大的劇作”,在半個多世紀之後它仍然在美國民眾意識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1983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了由英若誠翻譯和主演、米勒導演的《推銷員之死》。
作品評價
《紐約時報》 :“該劇風格如此簡單,主題如此充滿了必然性,似乎根本就不是一部經過創作和演出的作品。這是因為米勒先生滿懷同情地洞察了一些普通美國人的內心世界,並不動聲色地 將其希望和痛楚呈現在了戲劇舞台之上。”
美國作家保羅·利伯曼《洛杉磯時報》:該劇“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還是衡量國家及其人民—— 經濟、家庭、價值觀和夢想——的尺度。威利·洛曼……成為了美國式自誇、自負和自欺的象徵。但每個人仍然心繫這位深感好運不再、意志消沉的男人”。
作者簡介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美國戲劇家,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
阿瑟·米勒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的大蕭條時期,他的父親破產,家裡生計維艱。中學畢業後,米勒一邊打工一邊在密西根大學新聞系和英文系學習,並開始創作劇本。
1947年,阿瑟·米勒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兒子》上演,連演三百二十八場。兩年後,《推銷員之死》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場,一舉囊括了托尼獎、普利茲獎和紐約劇評界獎,從而使阿瑟·米勒贏得國際聲譽。另外,米勒還創作了《薩勒姆女巫》、《橋頭眺望》、《美國時鐘》等劇,均針砭時弊,對社會現實和戲劇技巧作了深刻的探索,體現了米勒對社會問題的直面追問,以及對人性、理智、社會正義等問題的犀利見解。自傳體劇本《墮落之後》記述了他與好萊塢名演員瑪麗蓮·夢露一段並不成功的婚姻生活,也深刻剖析了左翼知識分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