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的發生與傳播研究

控制論的發生與傳播研究

控制論的發生與傳播研究》筆者嘗試從傳播的角度,選取控制論發生和傳播最鼎盛的1940—1970這三十年時間,集中對這一學科理論在美國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它在兩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和中國的傳播狀況作個案分析。行文採取變焦分析的手法展開對控制論的考察,以圖揭示控制論作為一門橫斷型學科,其發生髮展的自身規律,以及意識形態何以影響它的傳播,控制論發展的內在規律又如何在國際政治和意識形態下對理論傳播發揮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控制論的發生與傳播研究
  • 作者:彭永東著
  • ISBN:9787544034364
  • 頁數:228頁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1-01
  • 開本:32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相信

版 次:1
頁 數:228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數學

內容簡介

經典科學革命理論中另一個被廣泛徵引的觀念是科學共同體對某一理論或學說的認同。就控制論思潮的萌動及其最終由二戰所催生而言,確實體現了科學群體的共意,然而在其後一段較長的傳播過程中,在控制論所涉及的不同知識領域,以及在不同的國家中,卻出現了一些協調甚至相當詭異的現象。
本書筆者嘗試從傳播的角度,選取控制論發生和傳播最鼎盛的1940—1970這三十年時間,集中對這一學科理論在美國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它在兩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中國的傳播狀況作個案分析。行文採取變焦分析的手法展開對控制論的考察,以圖揭示控制論作為一門橫斷型學科,其發生髮展的自身規律,以及意識形態何以影響它的傳播,控制論發展的內在規律又如何在國際政治和意識形態下對理論傳播發揮作用。

目錄

第一章 控制論之惑
一 引子
二 什麼是控制論?
1.何謂控制?——控制概念的屬性
2.控制論的研究對象及其特徵
3.如何控制?控制論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第二章 歷史的氤氳:控制論思想的萌芽
一 信息與通訊
二 機器與生命體的類比
三 歷史上的自動化運動
第三章 群體的共意:控制論思潮的涌動
一 反饋、控制、通訊和計算——從工程師的角度看
二 反射、調節、穩態——生理學中發展出的觀點
1.反射、調節、穩態
2.神經、“全或無”法則、腦、生物電
三 心理學方面的早熟
四 計算機的作用
五 跨學科合作
六 資訊理論
七 其他領域的共鳴
第四章 控制論在美國(1943-1970)
一 20世紀上半葉關國的科技與社會——控制論產生的背景
二 (控制論)的出版和維納的創造性綜合
三 梅西基金會議——控制論群體的形成和擴大
1.梅西基金會(Josiah Macy,Jr.Foundation)
2.控制論會議
3.控制論群體
第五章 控制論傳播——從美國到世界
一 普及與推廣
二 賽博語言——控制論通用、統一語言的形成與套用
1.賽博語言的建立
2.賽博語言的功能——從類比、綜合到隱喻
3.從隱喻到隱喻——賽博語言的循環、反饋和擴張
4.賽博語言受控制嗎?
三 控制論的發展
1.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套用
2.生物控制論進展
3.人工智慧的發展
4.經濟控制論
第六章 控制論在蘇聯
一 蘇聯在控制論領域的已有成就和相關重要人物
二 20世紀上半葉蘇聯的科技和社會
1.科學機構的不斷發展
2.意識形態的深刻影響
三 反控制論運動:傳播開始的波谷
四 為控制論平反
1.計算機技術作為控制論技術的雙重作用
2.控制論的合法化
五 控制論的盛行
1.賽博語言的全面勝利
2.全能的控制論?
3.對控制論的爭奪
六 控制論的工具性——對控制論在蘇聯傳播的思考
第七章 控制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一 李郁榮和錢學森:中國的兩位控制論先驅者
二 控制論是否產生於清華因?——維納、控制論與中國
三 控制論概念的傳入(1949-1955)
1.建國之初國內的科學與社會背景
2.控制論概念的傳入——兩篇重要文獻
四 控制論問題的翻譯出版與研究工作
1.量化分析
2.質量分析——國內對控制論哲學問題認識的深入
五 科學界對控制論的探索與相應隊伍建設
1.錢學森及其工程控制論的影響
2.控制理論的發展及套用研究
3.生物學控制論
六 傳播模式——哲學先行,平行推動
第八章 控制論: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還是普羅秋斯(Proteus)?——對控制論傳播境遇的思考
1.價值確認是第一原則
2.學科辭典對學科傳播的獨特力量
3.國際政治與意識形態對科學傳播產生的作用力
4.在科學傳播中,有對外來科學理論進行本土化的過程
5.接受圖式的作用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人類就要告別20世紀,跨人21世紀了。不論是科學家還是經濟學家、政治家乃至普通的公眾,當其回首20世紀發展歷程的時候,無不驚嘆科學技術在這100年裡所取得的驚人進展,無不驚嘆科學技術推動著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無不驚嘆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歷史的進程、甚至對每一個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歷史告訴我們: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歷史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已不再像18世紀以前那樣,僅依賴為數甚少的獨立科學家或工程師的個人興趣,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事業,成為國家或地區發展競爭中的焦點。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世界格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並且正在加速滲透到人類社會更為廣泛的領域,不論是對人類精神文明的形式,還是對物質文明的發展都產生著十分強烈的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這在20世紀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