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語言學》是國內第一部以“接觸語言學”為書名的理論性著作,從歷時和共時角度比較系統地研究了中外語言學家關於語言接觸的有關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觸語言學
- 書名:接觸語言學
- 作者:張興權 戴慶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260頁
- 開本:16
- 定價:42.00
- 外文名:Contact Linguistics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0082773, 9787100082778
- 品牌:商務印書館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1990-1991年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之邀赴日進行多種語言對比和社會語言學研究,1995-1998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資助進行三種語言對比研究並出書,2005年得到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建設項目資助出書,2006-2007年得到中央民族大學“9851程”基地項目研究費用進行語言研究和語言調查並著書。主要專著有:《現代語言學》(1989)、《對朝鮮語、漢語、日語現代辭彙及其變異的對比研究》(1999)、《一般社會語言學(普通社會語言學)》(2000)、《對語言和文學的21世紀初的研究》(2005)等,均為朝鮮文版獨著,前3本著作已在韓國出版影印本。已使用朝鮮語、漢語、日語等語文在國內外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此外,出版譯著3本(其中一本為合譯),在各種刊物上發表學術性文章和譯文等約50篇。
圖書目錄
第一節 語言接觸概述
第二節 語言接觸定義
第二章 接觸語言學的先行理論
第一節 洪堡特的論述
第二節 施萊赫爾的論述
第三節 舒哈特的論述
第四節 博杜恩·德·庫爾特內的論述
第五節 保羅的論述
第六節 房德里耶斯的論述
第七節 謝爾巴的論述
第八節 薩丕爾的論述
第九節 布龍菲爾德的論述
第十節 波利瓦諾夫的論述
第十一節 特魯別茨科依和雅可布森的論述
第十二節 帕默爾的論述
第十三節 新村出的論述
第十四節 張世祿的論述
第十五節 羅常培的論述
第三章 接觸語言學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國外語言學家的論述
一、瓦茵萊赫的論述
二、豪根的論述
三、費希曼的論述
四、趙元任的論述
五、李方桂的論述
六、羅簡茲維格的論述
七、維列夏金的論述
八、其他語言學家的論述
第二節 國內語言學家的論述
一、嚴學窘的論述
二、高名凱的論述
三、傅懋劫的論述
四、馬學良的論述
五、喻世長的論述
六、其他語言學家的論述
第四章 接觸語言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接觸語言學的生成和發展
第二節 接觸語言學的概念和定義
第三節 研究接觸語言學的意義
第五章 接觸語言學的研究範圍和內容
第一節 語言成分借用
一、詞語借用概述
1.外來詞、外國語和借詞
2.原語和源語
3.借詞和混種詞
4.字母詞語
5.所謂借形詞
二、詞語借用過程和結果
1.源自漢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的外來詞
2源自俄語的外來詞
3.源自英語的外來詞
4.外來詞的地區變異
5.外來詞的國際變異
6.東北亞三種語言外來詞對比
三、其他語言要素的借用
1.語義的借用
2.語法的借用
3.語音的借用
第二節 雙語兼用
一、雙語現象
二、雙語術語
三、雙語定義
四、雙語原因
五、雙語標準
六、雙語分類
七、雙語功能
八、雙語學習
第三節 多語兼用
一、多語定義
二、國外多語
三、國內多語
四、多語功能
五、多語學習
第四節 雙言並用
一、雙言定義
二、雙言事例
第五節 語言轉用
一、語言轉用定義
二、語言轉用類型
三、語言轉用過程
第六節 語言轉換
第七節 語言混用
第八節 語言聯盟
第九節 語言干擾
第十節 語言混合
第十一節 語言保持
第十二節 語言消亡
第十三節 研究課題
附錄
一、主要參考著作目錄
1.中文版
2.日文版
3.朝鮮文版、韓文版
4英文版
5.俄文版
二、各國人名索引
1.歐洲、美洲、非洲人名
2.日本人名
3朝鮮、韓國人名
4.中國人名
三、語言學術語對照
後記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