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採茶燈(採茶燈(福建龍巖地區民俗舞蹈))

龍巖採茶燈(福建龍巖地區民俗舞蹈)

採茶燈(福建龍巖地區民俗舞蹈)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巖採茶燈又名採茶撲蝶,是流行於龍巖城鄉的民間歌舞,融說唱戲曲舞蹈為一體的綜合性民眾文娛活動形式。採茶燈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美山村流行,採茶曲譜和戰鼓是美山林氏十七世祖由廣東傳入的。舞蹈表現了採茶時節的勞動場景:由茶婆領頭,村姑們尾隨著武生、男醜在採茶鑼鼓的樂聲中,來到茶園中采春茶的情況。

2005年11月,龍巖採茶燈被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4年12月03日,龍巖採茶燈入選國務院發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巖採茶燈
  • 外文名:Tea-Picking Lantern Dance of Longyan
  • 別稱:採茶撲蝶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14年
  • 遺產編號:Ⅲ-116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發展歷史,表演情況,道具組成,藝術特點,傳承情況,社會影響,

發展歷史

採茶燈從19世紀中期左右開始在美山流行,採茶燈的曲譜主要是依據祖上傳下的音樂為主,並吸收了廣東省流入的音樂精華由老藝人改造譜成。清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龍巖陳氏舉行大型活動時表演了採茶燈,當時抄錄的歌詞曲調(現保存在龍巖博物館)。
清鹹豐八年(1858年)手抄本《潁川潑水記》清鹹豐八年(1858年)手抄本《潁川潑水記》
1952年採茶燈經龍巖縣文化館加工整理後,組織排練參加福建省首屆農村會演,獲得嘉獎。後由晉江文工團改編參加華東地區會演,拍成記錄片、拷貝發行全世界。
1953年底,中國青年藝術團把採茶燈帶往羅馬尼亞參加第三屆國際和平友誼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採茶燈樂曾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作為《對農村廣播》序曲延用幾十年。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將美山村採茶燈原始曲譜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備案,同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作“口頭文化遺產”收藏。
2005年11月,龍巖採茶燈被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08年6月27日,龍巖採茶燈研究會在新羅區蘇坂鄉美山國小舉行成立大會,會議通過了研究會章程和組成人員名單。龍巖採茶燈研究會意在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進一步挖掘、蒐集、整理、弘揚“龍巖採茶燈”的藝術魅力。
2008年末,文化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公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推薦名單的公告》,以龍巖採茶燈為項目的新羅區名列其中。截至2008年,新羅區有採茶撲蝶表演隊280支,每逢節假日和婚嫁喜慶之時,“龍巖採茶燈”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文藝節目。
2009年9月10日,10100人參加的採茶燈表演在中央電視台《想挑戰嗎》欄目中挑戰成功,獲得上海基尼斯總部頒發的證書,參加者分別是來自新羅區的19支鄉鎮、街道代表隊及1支教育系統代表隊,涵蓋了農民、企業人員、社區居民、教師學生等階層代表。
萬人表演萬人表演
2010年1月30日,“規模最大採茶燈舞”獲第12屆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項目獎。
2012年,新羅區專門成立“龍巖採茶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對採茶燈的歷史、傳承,以及發展情況進行系統整理,彌補之前準備不足,申遺方向偏差的情況。
2014年12月03日,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申報的龍巖採茶燈,入選國務院發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表演情況

舊時女子不能拋頭露面,一色男扮女裝。設採茶姑娘八人,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各一組成。茶公扮老頭,穿漢衣,扎腰巾,手執大蒲扇;茶婆梳銀寶頭,穿寬錦邊大襟衣和羅裙,手執麥桿扇;採茶姑娘,額佩珠翠屏,頭梳燕尾髻,穿大紅彩蓮衣,腰扎綢帶,腳穿繡花鞋,一手執花扇,一手提花籃燈武小生、男小丑一手執黑摺扇,一手提燈籠或馬燈。
男扮女裝男扮女裝
舊時演《採茶燈》,先要用寫有“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爺大元帥之神位”的紅布製成神位,兩側掛對聯“九天都院歌白雲,十八學士醉青春”,並擺設順風耳、鼓板先師、聲音童子、金花銀花小姐等牌位,殺豬、羊、雞、鴨等祭祀,然後演出開始。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場,向觀眾三鞠躬,用方言說些詼諧的吉利話開場。茶公、茶婆俗稱“師傅”,實際上是歌舞的領隊和指揮。他們能隨機應變,用土語脫口說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順口溜,這些順口溜,有的是事先想好了腹稿,到了某地再隨機應變,見景套詞。緊接著採茶燈表演開始。茶公、茶婆在“的鼓”的引導下,帶領茶女進行不同形式的穿花,表演登盤山小路、上坡下坡、過獨木橋等,接著採茶,“正采”“倒采”,然後隨著音樂到了後山,“採茶燈”表演結束。緊接著茶公、茶婆表演“補缸”“賣花線”“大小爭風”等民間小戲和“打花鼓”。然後開始舞龍、舞獅、打龍船等民間文藝活動。
現在的採茶燈已有所改進,將說唱和小戲剔出,成為純粹的歌舞。男扮改為少女,頭飾的翠牌變為絹花。髮髻梳成長辮並扎以紅頭繩,並圍戴胸襟,突出了採茶姑娘的身影和活力。
採茶燈的舞蹈動作有幾十種之多,基本舞步稱為“採茶步”。隊形的穿插變化有幾十種花式,如表現盤山、越嶺、涉水時用“籬笆花”“水波浪”“剪刀股”“雙水圈花”“繞三柱”等,表演動作可以歸納為:上園花、八字扇、扭身步、肩扇雙雲步、肩園花跳步、筆扇步、前點斜點扇步、八字扇步、腰抖扇步、托燈舉扇步、蓮花八字扇、雲步八字扇、翻身撲蝶、左右趕蝶、捉蝶、蝶繞花、划船步、整裝等數十種。
表演表演
除一般採茶燈外,還出現老年採茶燈、少兒採茶燈、乘船去的採茶燈、乘車去的採茶燈、古裝採茶燈、短裙採茶燈、搖滾採茶燈、六人採茶燈、萬人採茶燈,甚至只有茶公、茶婆的舞蹈等,採茶燈成了一種舞蹈系列。

道具組成

採茶燈原用竹編的菜籃,後綴以鮮花,變為花籃,因多在夜間演出,尤其是在喜慶的春節元宵節龍燈舞獅同時演出,花籃要裝上油燈蠟燭。於是便成為採茶花燈。龍巖的婦女下田上山,多以涼笠、頭帕擋日,原本的採茶燈也以順手摘下的涼笠、頭帕為道具,後因舞蹈不便,改用麥桿團扇,最後才換成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種誇張性的富於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為支架,糊以色紙,畫上蝴蝶圖案,成為碩大的彩蝶。
蝴蝶造型蝴蝶造型

藝術特點

採茶燈的特色是用若干單純、樸素、簡練而具有生氣的舞蹈動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對白來表現茶農勞動的樂趣和熱愛生活的愉快心理。其音樂採用宮廷流落民間的古典和當地的民間小調,音樂曲調節奏明快。

傳承情況

20世紀80年代,曾在解放初期和溫七九一起對《採茶燈》進行改造的章翠英,先後赴台灣和馬來西亞傳授採茶燈,使採茶燈在台灣和馬來西亞流傳開來。
茶公、茶婆茶公、茶婆
截至2013年,美山村里演採茶燈有兩個隊伍,老人一隊,大多都超過80歲了,是傳統的演法。新人有一隊,都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採用新的演法,除了化妝、頭飾不一樣外,唱法也不一樣。能表演傳統採茶燈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藝人,面臨的困境主要是老藝人年紀大,原始資料和道具遺存也都比較少。省級傳承人中,只剩下黃淑霞一人。其他的老藝人,能夠演茶公、茶婆的比較少。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大,也會逐漸遺忘表演程式。採茶燈的表演程式原本有五六十種,但現存的只剩下30多種。新羅區委宣傳部在保護傳統採茶燈的同時,發展現代採茶燈,讓其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做適當簡化,以更好地推廣。新羅區的採茶燈表演隊伍,進校園、進社區工作由新羅區文化館具體承擔,採茶燈還寫進了鄉土教材。
民歌曲譜民歌曲譜
2014年,隨著龍巖採茶燈申報國家級非遺成功,在民間也成立了村鎮兩級的採茶燈文藝隊,招募年輕演員,表演採茶燈節目。

社會影響

早期的採茶燈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頭家”設“燈館”傳授技藝,開館之際,還殺豬宰羊。龍巖原始的採茶燈是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頭家”搭頭,物色天真活潑的孩童設立“燈館”。同時幾名“小頭家”分別照料孩童,給紅包,賜龍鳳服裝,頭飾和鞋襪,授藝登場,村社競賽。
採茶燈主題雕塑採茶燈主題雕塑
2006年起,蘇坂鄉利用龍巖採茶燈這一民俗藝術載體,創新生育文化宣傳平台:把美山國小改造成為龍巖採茶燈人口文化民俗園,作為輻射全鄉、全區乃至影響全市的人口文化宣傳陣地。在美山村成立美山村採茶燈表演劇團,在黃地等村、中國小校成立多支村級採茶燈表演隊。劇團負責把生育文化的內容編成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採茶燈歌舞,寓教於樂。利用“農民之家”網上平台把生育文化內容編成唱詞、民謠、順口溜、方言俗語融入採茶燈文化宣傳網頁。
2014年6月,蘇坂鎮成立了採茶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相關部門授權蘇坂鎮政府使用採茶燈商標,將蘇坂鎮特色農產品米粉葛粉蜜柚等與採茶燈相結合,強化採茶燈的品牌建設。
拍攝微電影《夢緣採茶燈》拍攝微電影《夢緣採茶燈》
2015年8月6日,微電影《夢緣採茶燈》在採茶燈發源地新羅區蘇坂鎮美山村正式開機,劇情中以林家採茶燈傳承人一家的日常生活為背景,講述一個採茶燈的年輕繼承人,對採茶燈從叛逆到接受並創新發展的轉變歷程,展現了新時代中採茶燈藝術傳承與發展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