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船,是冀東沿海漁民對製造木船的俗稱,形式命名,如張網船、步網船、散網船等。無論怎么稱呼,其形制統屬於中國木船中的“沙船”和“福船”。排船的船體多數以木材製成,亦有少數鐵船,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
它不僅是幾千年沿襲的一種文明成果,為捕撈和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方便,也是本土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它作為一種有形的生產資料與無形的文化資源,作為民間文化的物化形式,長期以來存在並發展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船
- 外文名:Rowing
- 地區:河北東部沿海
- 別名:造船
簡介,發展歷史,船體結構,規格及用料,排船工藝,附屬設施,漿,櫓,錨,
簡介
排船,是冀東沿海漁民對製造木船的俗稱。自古至今,民間舟船由於地域、水情等不同,使得其樣式千差萬別,各具特色。形制上雖有差別,但其運貨、載客和捕撈的用途並沒有本質區別。
冀東沿海的船隻,形制雖然類似,名稱卻五花八門。有的按船隻形狀命名,如篷船、牛船、擺子等;有的以作業形式命名,如張網船、步網船、散網船等。無論怎么稱呼,其形制統屬於中國木船中的“沙船”和“福船”。船體多數以木材製成,亦有少數鐵船,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它不僅是幾千年沿襲的一種文明成果,為捕撈和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方便,也是本土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它作為一種有形的生產資料與無形的文化資源,作為民間文化的物化形式,長期以來存在並發展著……
記述排船工藝,可能會激起人們對民間手工文化的理性思考,留住漁區文化的記憶。
發展歷史
船之起源,原於浮木。《淮南子·說山訓》載:“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以類取之。”《易·繫辭》中提到:“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說明了獨木舟和漿的製作特點。其後,集多板而使中空稱之為舟,集多木或竹竿並列捆綁而謂之筏,自然是比較進步的作法。
《詩經·商頌·長發》中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說明商族曾在海外打過勝仗。《詩經·商頌·玄鳥》還說,商王武丁時期是“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亦可證明當時商朝疆域擴大到海上了。《爾雅》中的“並木以渡”,正是對筏子最形象的概括。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孔夫子願乘桴(小筏)浮海,說明在春秋時期,沿海航路的利用業已開端,當促使大量木船出現在不同水域。
鋼鐵的廣泛使用,尤其是錛、鑿、斧、鋸等木工工具的出現,對春秋戰國時期的造船業,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據史料載,靠近東海的吳越和靠近黃海的齊國之間的多次戰爭,全是從海上運輸軍隊。正是有了海上交通,秦始皇才能夠命徐福率一批大船,遠航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雖然不可能尋覓到仙藥,但卻顯示了當時我國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
造船技術在漢代有了重大發展。漢代的木船已根據不同用途分客、貨、漁等類。從出土的漢代陶船模型可以看出,當時的船體已採用流線造型,以減少水的阻力;安裝了能控制航行方向的尾舵,船體中建有包括前艙、中艙、後艙及尾艙在內的多功能艙房;船上設備已使用縴繩、櫓、帆等附屬工具,足見造船技術之高超。
隋唐時期造船技術和規模有了質的飛躍,船隻功能十分齊全。隋代製造的“五牙艦”上起樓5層,高百餘尺,可容800餘人;隋煬帝巡遊江都時的龍舟長20丈,船上有4層建築,隨行船舶近千艘。
唐代的造船技術已比較先進,設計製造出首尾平頭、平底、方梢,適合在內河和近海航行,船身寬闊的“沙船”;兩舷向上逐收,首尾呈尖形、尖底,適合遠海航行的“福船”,又稱尖底船。平底船吃水淺,適於內河航運;而尖底船吃水深,利於迎風破浪。造船結構上增加了橫向多道水密艙壁。鐵釘連船板技術和桐油麻絲加石灰的捻縫技術,廣泛運用於造船和修船,為提高船隻的抗衝擊強度、水密性提供了保障。
宋元時期,官、私船廠的數量與規模相繼擴大。官方船廠主要打制各種戰船、漕船;私船廠則主要打造內河、近海民用船。宋代出使朝鮮的“神舟號”大船,載重量1500噸以上,其形制是尖底的“福船”,多檣多桅帆。尤其是指南針的運用,船塢的開發,促進了宋元時期造船業的發展。
明清兩代造船種類、數量及技術規範等均超過了以往。自鄭和寶船達到技術頂峰之後,基本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清代,船隻種類已達千餘種,已可滿足各種水上交通運輸的需要。
灤河漕運歷史至遲可追溯到唐代。開元十八年(730年),馬城作為通水積糧之地,而成為水運中心重鎮。自元代始,官府實行河海聯運,途徑蠶沙口北上而入灤河,船隻往來如梭。民國26年《灤縣誌》載:元至元十九年五月庚辰……官府“發軍民合九千……伐木于山,及取於寺廟墳墓,官酬其值,乃命桑哥遣人督之。”河海聯運促進了民用造船用船。至清,官辦漕運日漸衰落,但民間河運仍延綿不斷,馬城渡口、蠶沙口碼頭常泊船數百隻。
漁船,主要用於沿海漁民出海捕撈。據考,元以前漁民尚無專用漁船。河海聯運引發了漕船替代漁船。至新中國成立以前,近海捕撈始終沿用平底漕船。漕船改做漁船後,逐步對船進行改造,除加長加寬船體外,為適應近海捕撈,船底由平底改為U形底,吃水適中,行駛平穩;現在,航行於海上作業的V形底牛船,是20世紀50年代初引進的船型,吃水深、速度快,開始也是以帆為推動力,至80年代機動木船逐漸普及,此間,漕船與牛船並存,帆船則逐漸消失。
船體結構
傳統木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首尾上翹,平頭平底,適於內河近海航行的“沙船”。一類是首尾上翹,呈尖型,V形底,適於遠海航行的“福船”,漁船均歸屬於這兩類,只是船身、船底略加改進而已。雖經不斷改進革新,船體基本結構還是比較固定的。其形狀為:兩側鼓腹下削,有龍骨貫穿首尾,通體採用密封隔艙。
傳統的張網船,屬於沙船類。船體由船底(俗稱底盤)、船壁(俗稱船幫)、甲板(俗稱船趕)、船舷、鎖口梁、前拗、後拗(船首尾的底部上翹部分),桅桿等組成。船體內以木板(俗稱堵)隔成艙間,船艙名稱由船首至船尾一般為:
水艙,亦稱門頭艙,用以裝貨或擱置船具等。
腰艙,又稱住艙,一般設定2~3個,分別稱大柜子、小柜子、家機艙,用以船工住宿。
伙艙,即廚房間,放置爐灶,用於做飯。
後樓,即後艙,又稱指揮艙,一般由駕長住宿。
船艙的多少,因船體大小而異,篷船船體較小,一般設定3~5個艙;牛船(機動大船),船身長,船艙有5~7個不等。
船封好甲板後,其上面從前往後分別稱為斧子頭、前滾水、狗腦、緬梁、狗腦、後滾水、迎風梁子。
船的附屬器具主要有:用於推動船隻航行的帆、漿;停靠船隻所用的鐵貓;控制航行方向的舵;觀測風向風力的風向標(俗稱鰲魚)以及必備的繩索等(如圖)。
傳統木船船體結構
規格及用料
以張網船為例,船隻全長5.5丈左右,底長約4丈,底中間寬8尺;船頭長7.5尺,面寬8尺,底寬6尺;船尾長7.5尺,面寬1.2丈,底寬5尺;船舷(含鎖口梁)比船趕高約1.5尺,船艙比船趕高1.5尺,兩旁通道寬約2.5尺,桅桿高約5.6丈~5.8丈,排造此船,需用木料約30立方米。
漁船長期航行於海中,時而風大浪急,充滿了風險。除其結構須堅固合理外,造船用料亦十分講究。木匠們熟知“乾千年,濕萬年,不乾不濕一百年”之松木性能,多以松木為首選。吃水線以下船體用料,包括隔艙板等,多採用堅實、柔韌、細密、耐腐朽、不易變形走翹的優質紅松;船的前拗、後拗、船趕、龍骨、鎖口梁等部位易損壞,多選用硬度較強的榆、槐木或落葉松;船舵常用質地細密,比重大硬度強的棗木或白槐。
排船工藝
漁戶排船,多聘請資深的駕長操持拿總,僱傭內陸區域的排船師傅打造,於休漁時節的晚秋或冬季進行。排一隻船,一般需請5~6名工匠,歷時兩個多月才能完成。其主要工藝是:
1.號料。即購料,由掌作師傅、駕長共同選購木材。按船隻規格、結構、所需木材種類,力求選用整材。故號料時往往從東北林場直接挑選,再經陸路、水路運回。解放後,政府有關部門,專門調運適於排船物料,給予供應。
2.下料。排船購置的木材,多為原木。船之用料,較為特殊,用料厚重,異型材多。故在材料處理上,需加工成不同規格的板材和方木楞,除規矩繩墨等技巧外,掌作師傅在破料、斷料、料之陰陽搭配上,全憑經驗。
3.整料。即以“目劃”的方法,依船隻形體修整木料。如船幫用料,須經揉治壓翹;長度不夠需鋸齒榫或馬牙榫對接;兩端前後敖處,以鋸踅成弧形。其他平面、斜面、起腹、下削等,均須適於船型,可謂“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用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莊子《天道》),全憑排船工匠之技巧。
4.鋪底。民間排船,並無船塢,而是選用碼頭附近平坦處,鋪上厚厚的葦草造船其上,以利完工後推船下水。排船先按船體形狀、結構,做出龍骨(梁)而後鋪底。龍骨用料規格一般在3寸×5寸左右,骨間距離1.5尺~3尺,一般前艙、後樓處骨間距離稍大,腰艙處則密。底板厚約2寸~3寸,為偶數,稱為母底,以騎馬釘拼接。底板與龍骨以丁字釘固定,一般1尺3~5釘。
5.釘幫。龍骨的立柱,承載著船幫、甲板。(如圖5)船幫從上往下分別為卡子1塊,厚6.5寸;蠟1塊,厚6寸;大占1塊,厚2.5寸;小占2塊,厚2.5寸。卡子、蠟外面均為弧形,裡面平整;大占、小占為平板。卡子與蠟用“倒拉”連線;蠟與大占用“千斤墜”連線;占與占用騎馬釘連線。幫板與龍骨用丁字釘固定。千斤墜以鐵鍛打,一端為尖彎成直角,另一端鑽眼。有尖的一端釘入大占,有眼的一端插入蠟下鑽的孔,然後從裡面用釘釘入蠟內入千斤墜眼。丁字釘的一橫兩端鍛為尖,彎成直角,一豎下端鍛為尖。板材拼接面各做半圓凹槽,丁字一豎穿過兩個凹槽組成的圓孔,再穿入樑上的眼;一橫兩端的尖釘入幫板,一豎彎向一側,再揻直角彎釘入梁中。板材長度不夠,多以簡易榫接雙騎馬釘加固。接口儘量放在龍骨處,上下幫板的接口相互錯開,不能形成一個斷面,以提高船體強度。
6.隔艙。按著做骨架時的設計,凡隔艙處,緊貼船幫內壁均裝橫向隔板,板厚約2寸。
7.樹桅。張網船一般裝一根桅,用於懸掛帆。桅桿多採用原木加工,下粗上細,直徑依船隻大小一般在大頭1尺左右,小頭5寸左右;長度要比船身長出3尺~4尺,如原木長度不夠,採用“打叉”的方法接續,再用若干鐵箍包緊。桅桿下部固定在梁根子(船底橫樑)上。甲板以上(如下頁圖)以鹿甲、象鼻子、拴固定。鹿甲以榆、槐等硬木製作,底栓一般用棗木,穿鹿甲、桅桿固定;拴一般用檀木,穿過固定於桅桿的象鼻子,卡在鹿甲上。夾在中間的鹿甲頂在前面的樑上。桅桿頂部設定風向標(即鰲魚),它是用紅布做成的小旗,用來判斷風向、風力。
大船有兩桅、三桅者。帆船發展為機動船,曾經歷了機帆船階段。機帆船是風力、機器並用,順風使帆,無風或逆風開動機器。因船體加大,桅桿加高,為安全起見,桅桿裝配方式改變,使其可豎起也可放倒。
8.掛帆。帆的作用是藉助風力推船前進。因帆的使用要靠風力,故以風力之大小,來確定揚帆程度,且需便於收攏或張揚,因此帆大多以布做成,亦有用蒲、葦或竹篾編織的。帆之大小,因船之大小而異。帆之寬度一般要與船身的寬度一樣,高度約在桅桿的三分之二處,帆若小了,受力不足,帆若大了影響穩定有風險。帆綁敷在細竹竿或竹片做成的簾上,用繩索將竹簾連線,可緊貼桅桿升落。安裝帆繩,需將滑輪組綁在桅桿上、鰲魚下邊,再把帆繩穿過滑輪,以此可調節揚帆張度和角度。順風,視風力大小,調解揚帆張度;逆風,調解揚帆角度,藉助風力走“之”字形或“玄”字形。
9.安舵。舵設在船尾。舵之大小,因船隻大小而定。舵由舵壓(舵把)、舵桿(舵柱)、舢門(舵葉)和舵擦四部分組成(如圖)。舵桿是用長丈余、直徑約5寸的優質硬圓木做成,從船尾甲板垂直插入水中,下端裝紅松舢門,構成斧頭形狀。舢門下端裝舵擦,與船底取平。舵擦磨損嚴重可以拆換。舵把斜壓榫卯結構裝在舵桿上端,由駕長掌握扳動。舢門左撥,海水對其作用產生向右的分力,使船尾右轉、船頭左轉;反之,則船頭右轉。
10.封趕。船艙封隔後,船艙前後左右封蓋甲板,甲板厚約2寸~3寸。為加固船體,腰艙左右的甲板往往縱向組裝,首尾兩端則橫向組裝。
11.鎖口。甲板以上仍留有一定高度的龍骨,上面圈釘幫板俗稱船舷。船舷上再加大於船幫、船舷厚度的蓋板,稱為鎖口梁。梁與舷和船一樣,都是經過揉治,釘釘連線。
12.捻船。為增強其水密性和防腐性,須填補船體縫隙,即人們俗稱的捻船。捻船時,先把線麻或白麻剁碎成麻筋,再用平頭鏟,把麻筋塞入縫隙里。爾後,用篩過的生石灰粉和桐油(原多用熬過的豆油)攪拌成團,再填充船縫抹平。
捻船之後油刷船體外殼。油船原用熬過的豆油;20世紀50年代始用桐油;現在用化學防蛆油。
漁船常年浸泡在海水中,且歷經風搖浪打,灘刮泥擦。到了一定時期則需重新捻縫油刷。為此,在手藝行中,就有了捻船的捻工。
附屬設施
漿
俗稱棹,供航道狹窄彎曲水淺時,以人力撥水使船前行。同時,也可扭轉船向,趨避泥灘、海浪或淺灘掛擦擱碰;沙船一般設定兩隻漿,首尾各一。漿是用長丈余的白蠟、白槐木為柄,下端安裝鏟形狀紅松木板而成。
櫓
用於船尾的划水工具,櫓形同漿但比漿大,通常約1丈~1.5丈,視船隻大小而定。櫓柄多用硬質木,划水櫓葉常用木質輕軟的沙松。櫓柄朝下一面做若干個“軸碗”,船尾甲板上垂直固定鐵制立柱,頂端作以軸頭,執櫓者則按其身材高矮、距水面距離,適當調節軸頭與軸碗的配合,搖櫓划水前行。
錨
錨系用鐵鍛打製成。一根粗重的鐵柱作錨身,頂端圈彎成圓環,用以拴繫繩索,下端放射性連線3個~4個鐵鉤,即錨爪。錨依船隻大小亦分大小,大的約200斤~300斤,小錨100斤左右。一船通常備有3隻~4隻,大錨稱看家錨。拴錨的繩索長10餘丈,直徑近2寸,通常纏繞在大樁(俗稱“狼牙”,又稱“將軍柱”)上。船隻停泊時,將錨沉到水底,錨爪抓住泥沙,將船固定不動。
錨的使用,除正常停靠拋錨外,航行時如遇前面船隻受阻,為避免互相衝撞,也需落帆拋錨,使船減速;當風大浪險,情況危急時,就要拋看家錨,有時錨被卡住,船要航行,就須砍斷繩索棄錨不要故船上都有備用錨。
有的船為防日曬雨淋而裝蓬,一般以竹片作骨架,呈長拱形,上蒙蓋葦席或油過的布。帶篷的船原多見於南方,後冀東也有效仿者,多用於裝運貴重物品。
千帆競渡夕陽下,數里遙望漁船歸。沿海漁業靠帆船捕撈的景象,頗具詩情畫意。但是,這種帆船設備落後,潛藏著極大的危險,早已被隆隆的機動船所代替,給人們的是極大的優越感和安全感,也彰顯出漁業生產的進步。
帆船改為機動船後,去掉了桅桿和帆,裝柴油機作為動力,船體加大,結構和部件也有變化(如圖)。船底裝“穩”,即前後通長的方木,梁固定於“穩”上,使船隻堅固而平穩。排船程式主要有鋪穩、裝底、掫拗、淘水蠟、較梁、上板(船幫)、漫趕、壓眉(艙口)、裝舵、捻船等。木製機器船船幫、底與梁等處的連線、固定均用螺桿、螺母,船頭、船尾包鐵板以加固。
牛船,即福船的一種。現今,此船型方興未艾;俗稱的篷船(亦即帆船,因忌諱帆、翻同音,故稱)、漕船,是沙船類型,此類船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總的講,木船由船體和附屬器具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