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性交易的理論研究及其反壟斷政策分析

排他性交易的理論研究及其反壟斷政策分析

《排他性交易的理論研究及其反壟斷政策分析》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沈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他性交易的理論研究及其反壟斷政策分析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沈波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排他性交易是一種常見的縱向約束的方式。現有理論表明,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可以通過使用排他性交易,實現市場圈定或者壟斷的目的。因此,排他性交易通常被認為是反競爭的,應當受到反壟斷當局的規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也明確地將排他性交易列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表現,沒有正當理由禁止企業使用。然而,也有相關理論提出排他性交易在特定情況也具有促進競爭的效果,可以提高消費者剩餘以及社會福利。儘管大量的理論文獻對排他性交易進行了研究,但其是否具有反競爭性,在學術界仍為達成共識。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本課題通過構建不同的理論模型,對排他性交易的反競爭屬性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本研究首先探討常見的兩種排他性交易的方式(即排他性購買和排他性銷售)對於具有垂直關係的企業行為以及市場結構的影響。其次,本研究還進一步探討排他性交易在雙邊市場上的表現。最後,結合理論,論述排他性交易的反壟斷政策套用。

結題摘要

排他性交易是一種常見的縱向約束的方式,可以被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使用從而實現市場圈定或者壟斷。本課題通過構建一系列理論模型,從不同層面上系統性地研究了排他性交易的反競爭屬性。研究表明在傳統存在垂直關係的行業中,即便上游企業不存在先發優勢,其依然可以通過使用排他性交易來實現壟斷。壟斷形成與否與產品差異化程度、上游企業市場力量的強弱程度以及下游市場的集中程度等因素相關。研究還發現在雙邊市場中,平台與賣家之間的排他性交易可以影響平台之間的競爭,改變市場結構。當網路效應較強時,排他性交易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降低社會福利。此外,通過分析信息中介使用平價性條款的動機,研究進一步表明了具有市場力量的中介可以通過對賣家的價格約束來控制賣家的銷售渠道。基於以上結果,本研究不僅從理論層面上為排他性交易的反競爭效應提供了解釋,而且在實踐上針對與排他性交易相關的反壟斷政策的具體實施給出了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