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受

授受

授受:交付和接受。授:給予;受:接受。

男女授受不親:

古時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有所謂“食不連器、坐不連席”之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授受
  • 常用成語:授受不親
  • 解釋:交付和接受
  • 出處:《孟子·離婁上》
涵義,引申,授受不親,出處,成語故事,授受,日語中的授受關係,

涵義

授:給予;受:接受。
給予和接受。
《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朱熹 集註:“授,與也。受,取也。”
《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猶能授受惟庸,勛賢皆序。”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聖賢授受,功不贊漏。”
鄭觀應 《盛世危言·技藝》:“今各省各局機器師匠,略曉機器,測算等學,彼此授受,絕少匠心。”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意在文字初作,首必象形;觸目會心,不待授受。”

引申

授受不親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男女傳遞物品(話語等)須經第三人手口,不得直接聯繫。

出處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神情民?’孟子曰:‘禮也。’”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雄辯家淳于髡問孟子男女之間不用手遞受物品是禮,那么嫂子掉進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禮嗎?孟子認為是禮。淳于髡又說天下的人都掉進水裡,你為什麼不去救?孟子回答說應該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

授受

夫人之性情。各有不同。大抵可分為兩種。曰剛,與柔,是也。剛性急而烈。上者為強。下者為暴。強者喜爭。故其學拳時多務於剛。以其性喜爭強鬥勝。不屈人下也。柔者性和而順。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故其學拳時。多務於柔。以其性喜和平多涵養也。暴者性燥而魯莽。故其學拳時。專務於猛。而無精細之趣。柔之下者。性柔而弱。意志不強。少進取心。故其學拳時不求甚解。
然武人貴志剛而性柔。有智,有仁,有勇。方為剛柔相濟。如此乃能進德修業矣。上述性別。關乎學者之本性。應注意之。學者以性情之不同。而所得結果亦異。間嘗竊觀。學太極拳者。雖同一師承。而其拳之姿勢。與理論之解釋各異。因而遺下多少竇疑及誤會。凡此蓋亦教授者因其人之性情而授受之耳。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故特表而出之。以解釋群疑。而資參考焉。

日語中的授受關係

日語中,授受關係表達有三組:
(1)くれる、くださる;
(2)やる、あげる;
(3)もらう 、いただく。
1、授受動詞くれる、くださる 是一組表示別人給說話人自己或是自己一方的人東西或者為自 己做什麼的動詞,動作的主體是授予者,所涉及的事物用を,接受者(或受益人用に來表示。 我們將給予者定為A接受者定為B,物為C,則此句型為: Aが Cを Bに くれる 例句:
(1)弟はわたしに映畫の切符をくれました。弟弟給我電影票了。
(2)弟は自分のかいた本をくれました。弟弟送了我自己著的書。
在此句型中,B若為與自己毫不相干的第三者時,不能用這個句型,如“田中は山下に本を くれる”是錯誤的;但是說成“田中は弟に本をくれる”則完全是可以的。這是因為弟是屬於 我一方的人,另外,例(1)中明示“我”,而例(2)中雖然沒有明示“我”,但是實際上 也是給我,也就是說在實際運用中“私は”可以省去。
くださる是“くれる”的尊敬語,用於身份高的人或是尊敬對方時用,給予者為高於自己的 上位的人物,或是自己不太熟悉的人。句型為: Aが Cを Bに くださる
例句:(1)先生は お返事をくださいました。老師給了我回音。
(2)くださるのですか。うれしいです。給我嗎?謝謝。
2、授受動詞やる、あげる 是一組表示說話人或自己一方的人給別人東西或者為別人做什麼 的動詞,動作的主體是授予者,所涉及的事物用を,授予的對象(或收益者)用に表示。句型 為: Aが Bに Cをやる 例句:
(1)古いじしょを弟にやりました。把舊的詞典給了弟弟。
(2)每日花に水をやっています。我每天給花澆水。
(3)犬に水をやって。你給狗倒點水。
可見ゃる表示給比自己級別低、年紀小的或給動物東西是用,而あげる是やる的客氣表達, 表示給平輩或平輩以下的人東西時用。句型為: Aが BにCを あげる。例句:
(1)このじしょをあげるからどうぞ使ってください。給你這本詞典,請用吧!
(2)あなたも田中にプレゼソトをあげましたか。你也給田中禮物了嗎?
其中,A是給予者,可以是第一、二、三人稱,一般為說話人或說話者一方的人,B是接受 者,可以是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或者是聽話者,但決不能是第一人稱或說話人,即決不會有“ 私はあげる”。如果以上的情況確定後,說話時,即使人稱代詞省略也可以把相互的關係表達 清楚。
3、授受動詞もらう、いただく 是一組表示說話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接受別人給的東西或 者為自己做什麼的動詞,所涉及的事物用を,涉及的對象用から或に來表示滿意接受者為主體 ,其句型為: BがAに(から)Cをもらう 例句:
(1)妹から電話をもらいます。我接到妹妹打來的電話。
(2)田中からじしょをもらいます。我收到田中寄來的辭典。
當給予者是高於自己處於上位的人物,或者雖為同位的人,但要表示客氣,則用“いただく ”, 句型為:BがAに(から)Cをいただく 例句:
(1)いただきました。ごちそさまでした。我吃飽了,謝謝你們的盛情款待。
(2)父からいただいたラジォです。從父親那裡得到的收音機。
簡言之,くれる、くださる表示向里給,別人給予自己;やる、あげる表示向外給別人;も らう、いただく表示”領受、接受”的意思,用“あげる”時,說話者站在給予者的一方;而 用“くれる”時,說話者站在接受者的立場上。而漢語中沒有“くれる/あげる”這樣的區別 ,都是“給”,因而要特別注意。 另外,從語法的角度來看日語中的授受動詞。每中語言都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這不僅表現在 語音和辭彙上,而且表現在語法上。不同語言的語法有共性也有個性,個性是特點只所在。例 如在印歐語用詞形變化(形態)表示詞的句法功能,語序就比較自由,而漢語裡的詞沒有表示 句法功能的形態,詞在句子裡充當什麼成分,主要靠詞序(和虛詞)來表示。正如日語中的授 受供詞,其本身的含義比較豐富,同時,日語中的主次具有較強的句法功能,這些因素的綜合 作用就造成了日語中授受動詞的特殊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