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羅王的最後一戰之歌

《掃羅王的最後一戰之歌》是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創作的一首詩歌。該詩分為三節,前兩節歌頌了掃羅的英雄主義精神和面對死神的大無畏氣概,最後一節筆鋒一轉,將描述的重心轉向了“兒女情長”,使全詩跌宕有致。

該詩雖然被一種悲壯與悽美的氣氛所籠罩,但卻並無產生悲觀與絕望的情緒,詩人以掃羅的故事為基礎,對英雄和英雄主義進行了熱情的謳歌,反映出了其內心深處獨特的審美追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掃羅王的最後一戰之歌
  • 作者:拜倫
  • 創作年代:19世紀
  • 作品體裁:詩歌
  • 英文原名:Song of Saul before his Last Battle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Song of Saul before his Last Battle
Warriors and chiefs! should the shaft or the sword
Pierce me in leading the host of the Lord,
Heed not the corpse, though a king’s, in your path:
Bury your steel in the bosoms of Gath!
Thou who art bearing my buckler and bow,
Should the soldiers of Saul look away from the foe,
Stretch me that moment in blood at thy feet!
Mine be the doom which they dared not to meet.
Farewell to others, but never we part,
Heir to my royalty, son of my heart!
Bright is the diadem, boundless the sway,
Or kingly in the death, which awaits us to-day.

中文譯文

  • 版本一(楊德豫譯)
掃羅王的最後一戰之歌
武士們,首領們!當我在征戰,
敵人的刀劍若將我刺穿,
休理會你們國王的屍首,
把鋒刃埋進迦特人胸口!
掃羅的士兵若畏敵怕死,
持我雕弓、圓盾的衛士!
快把我砍倒,讓赤血流淌:
他們懼怕的,由我去承當!
與眾人訣別,與你不離分:
心愛的兒子,王位的儲君!
王冠璀璨,王權無限;
死也要尊嚴,就像在今天!
  • 版本二(查良錚譯)
掃羅王的最後一戰之歌
戰士和酋長們:如果弓箭和利刃
在我率領主的大軍時刺進我的心,
別理會我的屍體吧,儘管我是國王,
要把你們的鋼埋進迦特人的胸膛:
還有,無論誰拿著我的鐵弓和盾,
假如掃羅的士兵不敢正視敵人,
那時就把我的血屍陳在你的腳下,
讓這命運是我的,假如他們害怕。
和一切人告別了,但不能和你分離,
喔,我心愛的兒子,我王室的後繼!
這王冠是燦爛的,王權將廣闊無邊,
否則,今天就是死,讓我們死得莊嚴!

創作背景

在1811年至1816年這大約五年的時間段內,拜倫主要以聖經為題材創作詩歌。拜倫對現實世界的醜惡現象和英雄稀缺現象極為不滿,但又苦於沒有借景抒懷的客體,於是只好轉身到《聖經》中去尋找“發泄”的對象。該詩的題材即來源於《聖經·舊約·撤母耳記》。
據《聖經》記載,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大敗。以色列王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逃跑。掃羅被弓箭射中,傷勢嚴重。他命令身旁的人拔刀將他刺死,免得讓敵人捉住蒙受羞辱。身旁的人不敢這么做,於是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自盡了。跟隨他的三個兒子和士兵也都一同死亡。第二天,非利士人發現了掃羅和他三個兒子的屍首,就割下他們的首級,剝下他們的軍裝,把掃羅的屍首釘在伯珊的城牆上示眾。

作品鑑賞

詩歌的第一和第二兩個段落歌頌了掃羅的英雄主義精神和面對死神的大無畏氣概。語言氣勢磅礴,抒情酣暢淋漓。詩歌的第三個段落筆鋒一轉,將描述的重心轉向了“兒女情長”。這樣的寫作方式使得整首詩歌在內容上顯得豐富,在結構上顯得技巧,在節奏上顯得從容。如若捨去了這個段落,整首詩歌會因此而顯得單薄。
將掃羅的三個兒子說成是王室的後繼,這只是拜倫寫詩的一種虛構。事實上,由於掃羅在執政時做了許多違背耶和華意願的事,耶和華早已將他的王位交給了以色列人的另一位先知——大衛了。也正是由於耶和華拋棄了掃羅,不再支持他做以色列人的王,掃羅才有了這次戰鬥的失敗。
拜倫在這裡以掃羅的故事為基礎,對英雄和英雄主義進行了熱情的謳歌。整首詩歌雖然被一種悲壯與悽美的氣氛所籠罩,但卻並不使人產生悲觀與絕望的情緒。失敗的英雄掃羅帶給人的是豪氣、勇敢、忘我和多情,而不是萎縮、狹隘、自私與寡義。事實上,在掃羅執政的晚期,在對待上帝為他選定的王位繼承人這一問題上,掃羅一直心存不滿,無論是在性格特徵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掃羅都暴露出了許多的缺點與毛病。也許是猩猩相惜,拜倫對掃羅的這些不足之處全都視而不見,專門截取了也許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對這一失敗的英雄進行毫不吝嗇的讚美與頌揚,反映出了拜倫內心深處獨特的審美追求。

作者簡介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出生自沒落貴族家庭的拜倫天生跛足;因家庭變故而情緒變化無常的母親時常拿此殘疾對他冷嘲熱諷,童年的種種不幸讓他內心蒙上了陰影。犀利的言行和感情的泛溢,使得他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最終為了希臘的民族獨立運動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著有抒情短詩《記得當時我倆分手》等,此外還有敘事長詩《唐璜》《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等,並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