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捌,古代的意思是一種聚攏穀物的沒有齒的。現在通常用於記賬時作的大寫,如:捌仟元整。用作動詞時,可以做扒開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捌
  • 拼音:bā 
  • 部首:扌
  • 部外筆畫:7
  • 總筆畫數:10
  • 鄭碼:DJYK
  • 五筆86:RKLJ
  • 倉頡:QRSN
  • 五筆98:RKEJ
  • 四角號碼:52000
  • Unicode:CJK統一漢字:U+634C
  • 筆順編號:1212515322
  • 小寫形式:八
基本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

基本字義

捌 <數>字的大寫
古同“扒”,破裂,分開。
古代一種聚攏穀物的沒有齒的耙。
捌 <動>
用手分開 [flick off;push aside]
故解捽者不在於捌格。――《淮南子·說林》
又如:捌格(分解)漢英互譯
中文:捌
英文:eight
方言集匯
粵語:baat3
客家話:[梅州腔] bat7 [台灣四縣腔] bat7 [客語拼音字彙] bad5 [海陸豐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寶安腔]
bat7
贛語:bat6。例句:捌得指甲;捌開腳來;開椏捌崽;捌高筍(去除高筍葉)

常用詞組

捌哥 捌格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布拔切,音八。破也,分也。
擊也。《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 《集韻》同扒。
官文書紀數,借為八字。《正字通》秦法,凡數目字文單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貳是也。◎按秦諸𥓓惟一二三改易,四以下仍用本文,徐氏始收附捌字,今則一至十字𠀤改,非秦之舊也。
《集韻》必結切。與㧙同。捩也。
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與扒同。亦剖分也。
皮列切。讀若離別之別。義同。
《唐韻》百轄切。《說文》《方言》云:無齒杷。從手別聲。《急就篇》捌杷。《師古注》無齒為捌,有齒為杷。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
博拔切,音八。同朳。〇按集韻從木作㭭。別見木部。
考證:〔《淮南子·說林訓》解梓者不在於捌格。〕 謹照原文梓改捽。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捌
方言云:無齒杷。從手別聲。百轄切

說文解字注

(八)別也。此以雙聲㬪韻說其義。今江浙俗語以物與人謂之八。與人則分別矣。象分別相背之形。凡八之屬皆從八。博拔切。古音在十一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preːd
praːd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博拔
鎋開
入聲
二等
開口
入十五鎋
pat
pæt
pɛt
pæt
pɣɛt
pɯæt
pəɨt
ba
pret
paet
上同
百鎋
黠開
入聲
二等
開口
入十四黠
păt
pat
pat
pɐt
pɣat
pɯat
paɨt
ba
prat
peat
方言云無齒杷百鎋切二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ba
pa
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家麻開
家麻
入聲作上聲
開口呼
pa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布拔
四轄
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
陰入
同上(數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