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拼音:zhèn)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戰國時期。本義是救助。引申為救濟,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賑”。一說本義是振動、抖動。《說文·手部》:“一曰奮也。” 由此引申為奮起、振作,一般用於抽象意義中,又引申為整頓。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振
- 拼音:zhèn,zhēn
- 注音:ㄓㄣˋ,ㄓㄣ
- 平水韻部:去聲十二震,上平十一真
- 部首:扌
- 筆畫數:3+7
- 造字法:形聲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異體:𢈫、𤚾、𤚿
- 統一碼:CJK 統一漢字 U+632F
- 五筆:RDFE
- 倉頡碼:QMMV
- 鄭碼:DGH
- 四角碼:51032
- 字級:一級(1786)
字源解說
詳細釋義
讀音 | 語法屬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zhèn | 動詞 | 〈文言〉救濟(災民);後作“賑”。 | remedy | 《易·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史記·汲鄭列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 | 振救 |
〈文言〉挽救;救援。 | save;rescue | 《荀子·堯問》:“天使夫子振寡人之過也。” | |||
〈文言〉發放;開放。 | 《逸周書·克殷》:“乃命南宮忽振鹿台之財、巨橋之粟。” | ||||
奮起;振作。 | 振奮;振興;振作 | ||||
〈文言〉揚起;顯揚。 | 《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趙岐註:“振,揚也。” | ||||
〈文言〉引申為助長。 | 《韓非子·說林下》:“吾是振我過者也。” | ||||
〈文言〉拂拭。 | 《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 | ||||
抖動;揮動;搖動。 | vibrate;shake | 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 振臂;振顫;振筆疾書 | ||
振動,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復運動。 | |||||
〈文言〉整頓;整理。 | reorganize | ||||
〈文言〉收取;約束。 | |||||
〈文言〉止;終止。 | 《莊子·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 | ||||
〈文言〉擊;敲打。 | 《荀子·王霸》:“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 | ||||
〈文言〉稱,適合。 | 《新唐書·戴胄傳》:“胄明敏,長於操決,無宿疑。議者美其振職。” | ||||
〈文言〉通“震”。震驚;震動。 | astound | 《史記·魏公子列傳》:“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 | 振怖;振恐 | ||
形容詞 | 〈文言〉極;遠。 | 《詩經·周頌·載芟》:“匪今斯今,振古如茲。”朱熹集傳:“振,極也……蓋自極古以來已如此矣。” | |||
名詞 | 〈文言〉通“侲”。幼童。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 | |||
zhēn | 非語素字 | 見例詞。 | |||
zhěn | 名詞 | 〈文言〉通“袗”。 單衣。 | 《禮記·玉藻》:“振絺綌而不入公門。”鄭玄註:“振,讀為袗。袗,禪也。”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ȶ | i̯ən | |
王力系統 | 文 | ȶ | ǐən | |
董同龢系統 | 文 | ȶ | jən | |
周法高系統 | 文 | t | jiən | |
李方桂系統 | 文 | t | jiənh | |
晉 | 真 | jiə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真諄臻 | jien | |
北魏後期北齊 | 真諄臻 | jien | ||
齊梁陳北周隋 | 真諄臻欣 | jien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tɕ | i̯ĕn | |
擬音/王力系統 | tɕ | ǐěn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tɕ | jen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tɕ | iɪn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tś | jĕn | ||
以上參考資料 |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紐)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真 | 臻 | 平聲 | 上平十七真 | 莊(章)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側(職)鄰切/之刃切 | tɕjen | |
震 | 臻 | 去聲 | 二十一震 | 章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章刃切/之人切 | tɕjen | ||
集韻 | 臻 | 平聲 | 上平十七真 | 章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之人切 | ʨien | ||
臻 | 上聲 | 十六軫 | 章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止忍切 | ʨien | |||
臻 | 去聲 | 二十一震 | 章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之刃切 | ʨien | |||
中原音韻 | 真 | 陰平 | 真文 | 照 | 齊齒呼 | 全清 | tʂiən | ||||
震 | 去聲 | 真文 | 照 | 齊齒呼 | 全清 | tʂiən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真文 | 遮人切 | ||||||||
去聲 | 真文 | 葉真去聲 | |||||||||
洪武正韻 | 真 | 平聲 | 八真 | 照 | 陟 | 全清 | 之人切 | tʃiən | |||
軫 | 上聲 | 八軫 | 照 | 陟 | 全清 | 止忍切 | tʃiən | ||||
震 | 去聲 | 八震 | 照 | 陟 | 全清 | 之刃切 | tʃiən | ||||
分韻撮要 | 振 | 陰去 | 第八賓稟嬪𤲃 | 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