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一退化假說(frustration-regression hypothesis)是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N. E.米勒人格理論概念。
挫折一退化假說(frustration-regression hypothesis)是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N. E.米勒人格理論概念。
挫折一退化假說(frustration-regression hypothesis)是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N. E.米勒人格理論概念。與“挫折一攻擊假說”相對。他們在《挫折與攻擊》(1939)中提出。指當個體遭受挫折而喪失追求目標的動機時,常出現早年得到滿足的或較幼稚...
挫折-倒退假說,指的是與挫折-攻擊假說相對,指個體以退縮式反應來適應挫折境遇。亦即個體遭受挫折後,喪失追求目標的動機,對挫折情境以較幼稚的依賴行為來應對困境。具體表現在人們在受到挫折以後表現出來的一種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幼稚行為。
挫折行為的表現主要特徵是攻擊、退化、固執和妥協。這些行為表現往往以綜合的形式出現,把它們分開,只是為了更清楚地進行分析。攻擊行為(Aggression)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道藍德(Dollard)及其同事於1939年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這種...
倫納德·博考維茨( Leonard Berkowitz)修正了挫折攻擊論,引入情緒喚醒、對攻擊線索的認知等中介變數,對多拉德的挫折-攻擊假說進行了修正。認為,挫折導致攻擊是因為消極情感與攻擊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挫折是令人討厭的、不愉快的情感...
挫折—退化 挫折一退化(frustration-regression)是關於個體退化性行為或退化作用的理論解釋。指個體在受到挫折後,其追求目標的動機喪失,當同樣的情境再現時,以幼稚的行為應付困境。
挫折-退化(frustration-regression)是關於個體退化性行為或退化作用的理論解釋。指個體在受到挫折後,其追求目標的動機喪失,當同樣的情境再現時,以幼稚的行為應付困境。伯科威茨進一步修正,而強調攻擊情緒的喚起,若沒有這種喚醒作用,...
即指個人遭到挫折時.採取幼稚的反應形式,恢復個人幼稚時期的習慣與行為方式。例如,成人遭遇挫折時,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嚎陶大哭,或撕衣物或咬手指等均屬退化反應。這是成熟心理的倒退現象,對個人心理上是有暫時緩衝平衡作用,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