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

挪威海

挪威海(挪威語:Norskehavet)是北大西洋的一個陸緣海(因北部位於北極圈內,也常劃為北冰洋的邊海),位於挪威西北方對開,介於北海與格陵蘭海之間。

挪威海西邊與冰島海連線,東北方與巴倫支海相鄰。在西南方,冰島法羅群島之間的海底山脊把大西洋外海與挪威海分開。至於北面,揚馬延海底山脊成為挪威海與北冰洋之間的界線。東邊是挪威海岸線有由冰川侵蝕而成的峽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挪威海
  • 外文名:Norskehavet
  • 面積:138.3萬平方公里
  • 周邊海域:冰島海、巴倫支海、北冰洋
  • 周邊港口:特隆赫姆、納爾維克
  • 周邊國家:挪威、冰島等
  • 水體體積:240萬立方公里
  • 地理位置:歐洲西北部
參數信息,地理環境,洋流,海產,生物,港口,特隆赫姆,納爾維克,污染,

參數信息

平均深度:1600-1750米
最深深度:3970米
海域面積:138萬平方公里
水體體積:240萬立方公里
含鹽度:3.5%

地理環境

北冰洋邊緣海。位於斯瓦爾巴群島、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面積138.3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742米,最大水深4487米,海區北通北冰洋,南連北海,西接大西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北歐海上航運通道。挪威海中部有一東西向揚馬延斷裂帶,把海域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羅弗敦海盆,南部為挪威海盆。海區東部受北歐陸地冰川的刨蝕和堆積作用,形成了峽灣式海岸和峽灣外側的水下崗丘和淺灘。
臨近峽灣和水下淺灘的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成為海區的重要漁場,盛產白鮭等。挪威海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緯度高,氣溫低,但海水在寒冷的冬季並不結冰,主要是受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調節的作用。海區表層水溫比同緯度的格陵蘭海和巴芬灣要高10℃以上。沿岸主要港口有挪威的特隆赫姆納爾維克等。
挪威海天然資源豐富,從1993年起開始大量出產原油天然氣。另外,有人建議挪威海可作為二氧化碳的貯藏所,以減低溫室效應。

洋流

在挪威海及格陵蘭海,表面的海水下沉至2-3公里的海底,所以海底的水較冷且含氧量高。因此挪威西岸外海有一股海面暖流及一股海底冷流
挪威海挪威海
東冰島洋流把冷水帶到南面的冰島,然後沿著北極圈轉向東流。挪威洋流是墨西哥灣流的分支,它把暖水團帶向北方,使挪威的氣候保持溫和及濕潤。另外,挪威海也是北大西洋深層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的一個源頭。
挪威海由於有大西洋較暖且鹹的洋流經過,所以海面不會結冰。此海域漁產豐富,包括鱈魚鯡魚沙丁魚鯷魚等。科學家認為洋流的波動變化是氣候轉變的指標,因此流經挪威海的海流受到嚴密監測。

海產

挪威是世界三大海產出口國之一。挪威的海產包括捕獲於挪威海與巴倫支海的野生魚類、貝類和來自挪威沿海水域數百個海產養殖場的養殖魚類。挪威海產品以味道鮮美和營養價值備受珍視,其新鮮、冷凍和加工製品被出口到150多個國家
挪威海水域躋身世界最佳漁場之列,是200多種魚類、貝類的棲息地。如今,挪威最著名的水產是卵期鱈魚,其挪威文名稱為“skrei”。這種捕獲於挪威北部沿海冰冷海水中的鱈魚備受世界各地烹飪專家的青睞。其它廣受歡迎的魚類、貝類品種包括鯡魚、鯖魚、各種白鮭魚、對蝦和螃蟹。高度現代化的漁船隊和嚴格的管理規定有助於確保挪威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挪威海挪威海
挪威是發展現代海產養殖的先驅。海產養殖場在挪威海星羅棋布,海產養殖已經成為挪威的主要產業之一。海產養殖業生產挪威出口海產品的40%多一點。挪威三文魚是目前出口量最大的養殖魚類,因其誘人的色澤、良好的味道和生產環境而受到高度珍視。其它養殖品種包括鮭鱒魚和各種貝類。此外,挪威正在努力增加商業養殖海產品種,如比目魚和鱈魚。
海產品是易消化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主要脂肪酸的良好來源。挪威可提供各種形式的海產品,包括保鮮、冷凍、熏制、晾制、醃製、魚排及其它經過加工的製品,如裹麵包屑、罐裝和經醃泡的海產品。挪威三文魚在注重質量的日本壽司市場上也十分受歡迎。

生物

挪威海螯蝦(學名:Nephrops norvegicus),是軟甲綱十足目海螯蝦科下的一個種屬。身型幼細,雙鉗修長,呈橙色或粉紅色,體長約有24公分。主要分布於東大西洋海域,北至挪威及冰島之間的挪威海海域,南至葡萄牙對開海域均能找到它們的蹤影。在地中海一帶,挪威海螯蝦並不常見;唯獨於亞得里亞海北部海域,才是挪威海螯蝦的活躍地帶。
它們的尾部有強力的肌能,肉質豐富,因此成為受歡迎的海鮮美食。由於挪威海螯蝦價格比一般的歐洲龍蝦廉宜,所以在西班牙葡萄牙等地,每逢重大節日或者有慶祝活動,都會烹煮挪威海螯蝦。

港口

特隆赫姆

原名“特隆也姆”。挪威西海岸中部港市,是挪威第三大城市。臨挪威海、特隆赫姆峽灣東南,尼德河口。人口15.4萬,中世紀曾是挪威首都。特隆赫姆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歷史和傳統延續了1000多年。公元前997年,維京國王使整個城市復甦,正式定名為尼德羅斯。特隆赫姆是海運樞紐,也是著名的大學城,有歐洲最大的科技研究中心,以及舉世聞名的挪威科技大學。特隆赫姆於挪威中心地區,距離奧斯陸500公里,可以在一天內步行遊覽整個城市。
997年,挪威國王奧拉夫一世(約995年—約1000年在位)創建了此城。14世紀時曾一度為挪威首都。工業中心,有造船、魚類罐頭、木材、造紙、冶金和紡織等工業。與挪威各港市和瑞典有鐵路相通。海運發達。有現代化油港和商港。對外貿易甚盛。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宏偉的教堂。
特隆赫姆特隆赫姆
如果說這個城市不像官方廣告所稱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城市”的話,至少也可以說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讓人感到非常愜意,其城市布局讓人感到十分合理:商業機構與歷史文化性的建築很和諧地構成了繁榮、秀美的市區風貌,而那些地方性的工業部門則被點綴在市郊的翠綠之中。
這座城市最早是富有的拉德伯爵家族的住宅區。拉德伯爵哈康·西戈森當年就是以這片富饒的土地為基地統治著挪威,直到995年死於奧拉夫·特利格瓦森的追殺。而後者(即奧拉夫一世)在兩年以後在此地建立了“特隆赫姆郡的貿易城”,後改名為“尼德羅斯”(由“尼德河”而得名),其城內的大教堂至今仍沿用著這個名稱,不過大部分當地居民仍習慣地稱這座城市為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的聞名與繁榮首先要歸功於奧拉夫二世。這位挪威後來的庇護人在斯蒂克勒斯塔戰役中英勇戰死,此後他的遺體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聖克萊門教堂。1031年,當他的屍體被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新鮮無損(很快這個地方還出現了一個泉眼)。於是奧拉夫二世被推崇為“聖徒”,尼德羅斯也很快成了中世紀挪威的朝聖地,前來朝拜的香客在7月29日的“聖奧拉夫節”前後最為集中。1897年,在奧拉夫二世誕辰900周年紀念日的時候,特隆赫姆又恢復了“聖奧拉夫節”,如今人們每年放十天假來慶祝這一節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特隆赫姆是挪威淪陷區抵抗運動的中心。而今天的特隆赫姆既是通往奧斯陸方向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商港兼漁港。

納爾維克

舊名“維多利亞哈文”。挪威北部城市。在奧福特峽灣東端的半島上。人口1.9萬(1980年)。因北大西洋暖流經過,為不凍港。瑞典北部與斯德哥爾摩之間電氣鐵路的終點站。1883年起為瑞典鐵礦石的主要輸出港。漁業發達。1940年英、德海軍曾在此激戰。
1939年4月,希特勒就已經下達永遠消滅波蘭的作戰計畫,並於9月1日對波蘭進行了突然襲擊。英、法是波蘭的盟國,迫於國內外的壓力,不得不於9月3日對德國宣戰,但卻不出兵,企圖慫恿德國進攻蘇聯。當時,德國西線只有23個師,而英法聯軍擁有110個師的龐大兵力。“靜坐戰爭”使他們失去戰機,而德軍開始西進。1940年4月9日清晨,德軍突襲了丹麥和挪威,四個小時占領了丹麥,傍晚占領了挪威首都奧斯陸,挪威軍隊撤退到內地繼續戰鬥。英法聯軍在挪威沿海城市納爾維克登入,但是,遭到德軍炮火轟擊,雖然經過激烈戰鬥,最後由於死傷嚴重,不得不退卻。6月10日,德軍占領了挪威全境。
納爾維克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上的一個小插曲,但對挪威來說卻是國殤。
法國為紀念在納爾維克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在該地修建了一座烈士紀念碑。這是法國1952年發行的納爾維克戰役12周年紀念郵票。
納爾維克是世界上位置最北端的不凍港,與基律納有鐵路相連。納爾維克是基律納礦石的出海口,小鎮也因礦石運輸而發展起來。

污染

2007年1月13日,希臘籍“運送者”號大型貨輪殘體被拖向挪威西海岸城市卑爾根附近水域的岸邊。據挪通社當天報導,這艘大型貨輪12日晚間在途經卑爾根附近水域時擱淺,180米長的船體遭巨大的海浪擊打斷裂成兩截,估計該貨輪上裝載的燃油有約270噸已經外泄,在挪威海域造成嚴重污染。
事故發生時,這艘2萬噸級的“運送者”號貨輪正準備駛往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裝貨。挪威有關方面接到警報後,立即派出海岸救援隊和直升機救援。截至13日凌晨,船上25名船員全部獲救。
挪威海
“運送者”號貨輪沒有裝載貨物,但船上裝有約600噸燃油。到13日中午,燃油仍在不斷地滲入海中。每秒速度17米的大風加上滔天巨浪使得救援工作非常艱難,也使得附近海岸的油污迅速擴散,美麗的沙灘和當地鳥類的棲息地受到嚴重污染。
挪威有關部門表示,此次燃油外漏是挪威歷史上後果最嚴重的泄漏事故之一,外泄的燃油可能需要至少半年時間才能被徹底清除,這些燃油將對附近的自然環境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茛希臘籍“運送者”號大型貨輪在挪威西海岸城市卑爾根附近水域斷裂成兩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